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运用分析

2021-08-20 02:58谢春平蓝复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常规流程护理人员

谢春平,蓝复莉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医院 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116)

0 引言

严重多发伤属于一种危急重症疾病,患者在发病之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会严重损伤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1]。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目前出现严重多发伤的几率也在逐年提高,成为目前影响我国公共安全卫生的主要疾病之一[2]。针对这种疾病必须要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就针对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过程当中的运用意义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3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将其分成流程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15人。其中流程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46.84±1.35)岁;常规组中男9例性,女6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46.88±1.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要进行常规护理,也就是通过开放绿色通道以及患者疾病和生命体征的评估和监测,另外还要给予患者进行基础的补液,输血以及吸氧等救治措施,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流程组织要进行急救护理流程,首先在急救之前需要成立一个急救护理小组,医院要定时组织他们进行相关急救护理流程内容的培训,从而提高所有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首先要求急救护理小组时刻保持警戒和备用状态。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后,要在1 min之内完成出车,同时到达急救现场之后必须要加强与患者家属和目击者的联系,大概了解一下患者的受伤原因以及疾病情况,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其次,急救小组在到达急救现场之后,需要对患者的气道、呼吸功能、循环系统、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了解,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疾病以及身体状况进行大概的评估。最后在评估完成之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同时要完成患者的转运,在整个护理流程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疾病变化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观察,同时加强与医院工作人员的联系,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嘱咐他们做好相关急救措施的准备。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后要接受院内的急救护理,这个时候需要再次进行气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肢体功能的检测,同时仔细评估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针对出现致命伤的患者必须要及时优先处理,随后要将就是护理任务进行分配,保证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职责来进行工作。针对一些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并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稳定患者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SPSS20.0检验数据,将计数资料进行χ2值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T值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流程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抢救成功率比较。流程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n(%)]

2.3 生活质量比较。流程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流程组 15 84.56±3.48 83.48±3.22 83.49±3.46 82.79±3.24常规组 15 72.68±2.94 71.98±2.81 72.86±2.49 72.96±2.97 T - 10.0997 10.4217 9.6578 8.6618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4 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比较。流程组的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SAS 护理后SAS护理前SDS护理后SDS流程组 15 7.43±2.41 3.61±1.52 7.27±2.36 3.52±1.58常规组 15 7.46±2.53 5.49±1.26 7.31±2.51 5.37±1.39 T - 0.0332 3.6879 0.0449 3.4047 P - 0.9737 0.0010 0.9645 0.0020

3 讨论

严重多发伤属于一种创伤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该疾病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也比较严重,大部分都是由于同一致伤因素所导致的,患者会出现两处及以上脏器或者解剖部位损伤的情况,同时还有一处及以上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的损伤[3]。严重多发伤具有病情危重、发病急等特点,而且患者在发病之后很容易出现低血氧症和休克等现象,所以整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必须要为患者提供有效及时的救治和护理。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严重多发伤患者在发病后1 h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所以必须要在1 h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这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救治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4-8]。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急救护理流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并且每一个护理步骤都必须要求整个急救小组人员之间都能够互相合作配合,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急救。为患者提供院前急救的时候,门诊部在接到电话之后必须要在一分钟之内出动救护车,而且护理人员在赶往地点的途中一定要与患者取得实时联系,还要有相关人员记录好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好初步判断。驾驶员一定要在保证车辆安全的同时尽量提高行驶速度,并且尽快到达现场。在到达现场之后,一定要做好清场工作,禁止移动患者,如果患者有出血情况,立刻要使用敷料压迫止血。一般情况下,院前急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维持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同时还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疾病情况,还要加强与急诊科室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在急诊科室接到通知之后,一定要在一分钟之内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道内没有异物堵塞。同时还要做好静脉通路开放工作,及时的采取血液进行验血配血。为了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还要提前与主治医生做好沟通,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好手术时间,提高整体的抢救效果。由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是很容易出现毁容、肢体残缺、死亡等情况的,所以患者自身情绪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护理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从而顺利接受手术。

研究数据显示,流程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均要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的抢救时间要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的生活质量(84.56±3.48、83.48±3.22、83.49±3.46、82.79±3.24)以及护理前后情绪评分(7.43±2.41、3.61±1.52、7.27±2.36、3.52±1.58)均优于常规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运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常规流程护理人员
常规之外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