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新探

2021-08-20 02:58李淑丽王金凤姜长林李雪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0期
关键词:消融术腰椎间盘射频

李淑丽,王金凤,姜长林,李雪辉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该病是因为腰椎间盘的各个部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在外力作用下,腰椎间的纤维环发生了破裂[1]。随着人们工作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最近几年,我国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肢呈现出放射性的疼痛、腰痛等[2]。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现阶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微创手术近些年被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该方式具有创口小、恢复快、脊柱稳定性好的特点该治疗方式现阶段已经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3]。但如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后未得到良好的护理,则会增加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影响其生活质量。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患者总数107例,依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3例。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2~67岁,平均(34.56±3.17)岁;平均患病时间(2.18±1.12)年。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33~66岁,平均(34.62±3.14)岁;平均患病时间(2.21±1.14)年。将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等层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微创治疗方式。应当使患者保持仰卧位的体位,用垫枕将其腹部抬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椎间隙进针[4]。同时确定手术治疗的靶点,而后结合X光线再次进行确定,对患者进行消毒以及麻醉。从穿刺点准确将针刺入,并穿刺针放置在椎间盘内,然后分别进行运动神经的刺激以及感觉神经的麻痹,如若无异常,则可进行射频消融。在完成消融后,在患者的椎间盘内推注臭氧,并使患者保持卧床休息两天。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以及术后各项指标的监测等内容,此外不进行更多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内容。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多发人群为中年人群,且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就会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发病过程进行详细了解,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成效,并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患者的案例,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应当充分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赢得患者的家属的支持与配合,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可通过宣传手册或知识讲座的方式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使患者认知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应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可在手术前加强肢体活动,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自身心肺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同时还可以教授患者正确呼吸的方式,避免在术后因为排痰不畅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应该对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进行评估,包括疼痛情况、生命体征、高抬腿等情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为手术提供参照。

术后护理:体征监测:在手术后患者会短暂出现部位水肿的状况,使病情加重,所以在这时应当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必要性以及经过脱水治疗后症状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对患者的顾虑进行消除。如果患者的下肢出现麻木或者脚趾活动受到限制,应当及时报告主治医生。早期锻炼:在手术后进行早期的下肢肌以及腰背肌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应当使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而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制定自我锻炼计划,教授患者锻炼方法,使患者能够自觉进行锻炼。在手术后帮助患者去枕,使其保持平卧2 h,48 h内应当卧床。每2 h应当帮助患者完成翻身,避免手术椎体受到压迫。护理人员还应当协助患者进行压膝等被动的活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扩胸以及深呼吸运动。早期功能锻炼应当遵循动作由轻到重、范围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的原则,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以患者不疼痛为原则。饮食护理:在手术后患者即可进食,应当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这样能够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引发的椎管内压力增高。康复指导:应当叮嘱患者在出院1个月都应当佩戴腰围,以此来实现保护腰椎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减轻腰椎关节创伤性的反应。应当指导患者正确的坐、立、劳动的方式,避免因常因久坐或久站而导致病情的复发。在手术后2个月内应当禁止搬运重物,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人员还应当积极鼓励患者完成康复计划的制定,并坚持每日进行康复锻炼。腰部肌肉训练应当坚持半年以上。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复诊,而后再根据复康复情况进行康复训练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情况,治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是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是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是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得到丝毫改善。疼痛度的测评方法为视觉模拟量表(简称VAS),分值介于0~10分,0分示无痛,10分示剧痛[5]。

1.4 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对比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情况(n,%)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对比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情况(±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情况(±s)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3 7.56±1.11 2.13±0.34对照组 54 7.54±1.13 5.65±0.40 t-0.092 49.004 P-0.927 0.000

3 讨论

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临床上关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也不断丰富起来,包括推拿、药物治疗、针灸等,但这些治疗手段具有远期并发症高且复发率高的特点。手术治疗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一项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开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两种方式,但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费用较高且创伤较大的特点。近些年,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而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这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损害性更小,定位也更加准确,能够极大地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优质的护理方式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性护理方式是近些年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的一种护理方式,该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并根据患者的特异性帮助患者制定护理方案,降低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

本次实验再次证明了在射频消融术结合臭氧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针对性护理方式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数据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当在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针对性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消融术腰椎间盘射频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