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K对T淋巴细胞活化特点及抗肿瘤活性研究①

2021-08-21 04:36何亚南孙钰椋任雅坤张胜辉陈童彤路依林刘彦礼李永海林俊堂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抗原淋巴细胞试剂盒

何亚南 孙钰椋 任雅坤 张胜辉 陈童彤 路依林 郭 睿 刘彦礼 李永海 林俊堂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新乡45300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类外毒素,由于其超抗原活性成为研究重点[1]。作为典型超抗原,SEs通过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非限定性结合,无需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加工呈递便可以完整分子形式递呈给T淋巴细胞,从而活化大量具有特异性TCR Vβ亚群的T淋巴细胞(5%~20%,包括CD4+和CD8+T细胞),随后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IL-2、IFN-γ及TNF-α等,同时产生强烈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尤其对MHCⅡ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杀伤作用[2-3]。因此,SEs诱导的免疫激活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4]。但SEs具有诱发机体呕吐、腹泻和发热等毒副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5]。

随着SEs研究深入,2004年国际命名委员会将SEs家族的1个亚组命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like,SEls)[6],其具有与典型SEs相似的结构及超抗原活性,但无致呕等副作用,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并已有相关报道[7]。目前已鉴定出一系列SEls成员,包括SElJ、SElK-Q、SElU、SElV和SElX等[8-10]。课题组前期已成功构建并表达高纯度SElK[11]。本研究旨在研究SElK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并分析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阐明SElK超抗原活性提供理论基础,以期促进SElK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细胞、外周血6~8周龄SPF级BALB∕c雌性小鼠,体重(24±2)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2-0001,所有动物实验均获得我院动物保护委员会批准,并按照中国动物保护协会要求进行操作;肿瘤细胞株由本实验室保存;本研究中所用外周血样本均由本实验室志愿者知情同意情况下捐赠,相关实验操作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要求。

1.1.2 主要试剂MTT购自Sigma公司;FBS(胎牛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和RPMI1640培养基购自Hyclone公司;超纯RNA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鼎国昌盛公司;5×All-In-One RT MasterMix和Prime ScriptTMRT Master Mix购自TaKaRa公司;CD4-PE和CD8-FITC购自ebioscience公司;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

1.1.3 主要仪器HR40-IIA2型超净工作台(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L3-5K型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可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MCO-18AC型CO2培养箱(上海普和希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BD公司);5020型PCR仪(Thermo公司);ABI Prism 7500型qPCR仪(Applied Biosystems公 司);SpectraMax®i3型酶标仪(Molecular Devices公司)。

1.2 方法

1.2.1 小鼠脾淋巴细胞及人PBMCs分离提取 无菌条件下分离小鼠脾脏,研磨后获得脾细胞悬液,100 μm不锈钢筛网过滤,红细胞裂解液裂解2次,PBS洗2次,含10% FBS的RPMI1640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107个∕ml备用。抗凝管中新鲜外周血与PBS等体积稀释,常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得人PBMCs,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裂解残留红细胞,洗2次,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基重悬PBMCs,调整细胞密度至2×106个∕ml备用。

1.2.2 流式细胞术 小鼠脾淋巴细胞(终密度5×106个∕ml)接种至6孔板,2 ml∕孔,加入SElK(终浓度1 μg∕ml)37℃、5%CO2下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72 h;收集细胞,PBS洗2次,100 μl PBS重悬,分别加入CD4-PE和CD8-FITC单克隆抗体4℃避光孵育30 min,PBS洗2次,Guava easyCyte流式细胞仪检测,FlowJo软件分析。

1.2.3 qPCR将调整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终密度5×106个∕ml)与SElK(终浓度1 μg∕ml)共 培 养48 h,超纯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5×All-In-One RT Master Mix试剂盒反转录1 μg RNA获得cDNA,SYBR®Premix Ex TaqTMⅡ试剂盒及ABI Prism 7500进行qPCR反应,检测目的基因表达。小鼠源β-actin、IFN-γ、颗粒酶A(Granzyme A)和颗粒酶B(Granzyme B)特异性引物序列见表1[12-13],2-ΔΔCt法计算,7500 Software v2.3软件分析数据。调整后的人PBMCs(终密度1×106个∕ml)与SElK(终浓度1 μg∕ml)共培养48 h,收集细胞cDNA。参考文献[14]相对定量法及特异性引物进行Vβ谱分析,采用标准曲线计算样本Vβ和Cβ的绝对拷贝数,计算各Vβ百分比=(Vβn∕Cβ)×100%。

表1 引物序列Tab.1 Primer sequences

1.2.4 细胞凋亡检测 将小鼠脾淋巴细胞(终密度5×106个∕ml)接种到至6孔板,3 ml∕孔,加入SElK(终浓度0.1、1.0和10 μg∕ml)与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37℃、5%CO2共培养48 h,收集细胞,按照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验重复3次。

1.2.5 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人PBMCs作为效应细胞,BT474和A431细胞作为靶细胞,检测SElK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靶细胞(BT474:8×103个∕100 μl,A431:3×103个∕100 μl)依次接种于96孔板,37℃、5%CO2培养12 h后移除旧培养基,PBS洗2次,加入人PBMCs悬液(2×105个∕50 μl),加入PBS(50 μl)孔作为对照;分别加入连续稀释的SE1K(50 μl,终浓度0.1、1.0和10 μg∕ml)孔作为SElK处理组;SElK刺激的人PBMCs(终浓度0.1、1.0和10 μg∕ml)孔作为空白组;仅加入RPMI1640培养基为背景组。37℃、5%CO2培养48 h后加入20 μl MTT继续培养4 h。2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出液体,120 μl∕孔依次加入DMSO。将96孔板置于酶标仪中振荡20 s,设置测定波长为570 nm,参考波长为630 nm,检测各孔吸光度(A),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1-[(ASElK处理组-A背景组)-(A空白组-A背景组)]∕(A对照组-A背景组)}×100%。

1.2.6 体内抗肿瘤活性检测 小鼠肿瘤模型建立:取8只小鼠,在第0天皮下注射200 μl(2×106个∕只)小鼠乳腺癌细胞(EMT-6)至小鼠右腋下,第1天将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SElK,尾静脉注射30 μg∕(200 μl·只)],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PBS),每组4只,第5、10、5、20、25天分别注射PBS或SElK。第5天开始每5 d观察肿瘤组织大小,计算肿瘤体积(mm3)=最长直径×最短直径2∕2,实验结束时(第30天)处死小鼠,分离肿瘤组织,拍照并称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ElK对T淋巴细胞亚型增殖的影响SElK(1 μg∕ml)可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SElK刺激后可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二者百分比分别提高1.40倍(P<0.05)和1.25倍(P<0.01,图1A、B)。

2.2 SElK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qPCR法检测SElK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48 h后,脾淋巴细胞中IFN-γ、颗粒酶A和B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标志物颗粒酶A和B表达变化更为显著(P<0.01,图1C)。

图1 SElK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Fig.1 Effect of SElK on mouse derived T lymphocytes ac⁃tivation

2.3 SElK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SElK刺激48 h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不同浓度SElK(0.1、1.0和10 μg∕ml)刺激组与未刺激组均呈现明显凋亡现象,但与未刺激组相比,不同浓度SElK处理组中淋巴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晚期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1),正常活细胞比例显著提高(P<0.01,图2)。表明SElK可显著激活脾淋巴细胞并维持其活性,进而延缓细胞凋亡。

图2 流式细胞术检测SElK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情况Fig.2 Apoptosis of splenic lymphocytes stimulated by SElK for 48 h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2.4 SElK体外刺激人T淋巴细胞中Vβ的表达谱 根据目前已建立的qPCR法检测SElK体外刺激人PBMCs特异性Vβ T淋巴细胞的增殖谱,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ElK可激活携带TCR Vβ5(P<0.01)、TCR Vβ17(P<0.05)和TCR Vβ20(P<0.05)亚群的T淋巴细胞,携带TCR Vβ5的T淋巴细胞最为显著(图3)。

图3 SElK激活人PBMCs特异性TCR Vβ谱Fig.3 SELK activates TCR Vβ spectrum specific to hu⁃man PBMCs

2.5 SElK体外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采用MTT法检测SElK对BT474和A431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ElK在体外刺激人PBMCs后对肿瘤细胞BT474及A431的杀伤作用较强,在体外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P<0.01),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为90%以上(图4A)。

2.6 SElK体内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为进一步检测SElK的体内抑瘤活性,实验周期内实时检测肿瘤体积,结果表明自15 d起,各检测时间节点SElK对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图4B,P<0.01)。实验周期结束时,分离小鼠肿瘤组织,可明显观察到SElK(30 μg∕只)处理组小鼠肿瘤组织较PBS对照组小鼠肿瘤组织缩小(图4C);重量检测结果表明SElK(30 μg∕只)处理组小鼠体内肿瘤组织重量较PBS对照组小鼠肿瘤组织重量显著降低(图4D,P<0.01)。

图4 SElK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检测Fig.4 Antitumour effect of SElK in vitro and in vivo

3 讨论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尽管可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手段治疗,但依然存在复发及转移风险,现有抗肿瘤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功能和存活,具有严重副作用。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促使研究者寻找新的替代疗法,而通过免疫增强剂激活宿主自身免疫力具有广阔前景。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自身免疫系统对恶性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并尽可能地降低副作用,是继化疗和靶向治疗后最具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15]。

SEs作为典型的细菌外毒素,早在1989年就已将该类能够诱导极强免疫学活性的蛋白命名为超抗原[16]。而作为超抗原家族成员,SEs通过与MHCⅡ类分子和特定TCR Vβ链可变区结合,有效激活具有特异性TCR Vβ片段的T淋巴细胞,发挥潜在高效的抗肿瘤作用[17]。已有大量报道证实SEs具有较强的肿瘤治疗潜力,并在基础及临床研究中证实SEs治疗后可产生较强的抗肿瘤作用[18]。我国SEA、SEB和SEC2已被用作肿瘤治疗的补充药物成分。作为经典的超抗原,SEA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生长[19];SEB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激活T淋巴细胞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生长或将其直接杀灭[20];SEC2一直被用作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21]。尽管SEs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较强的潜能,但其自身固有的肠毒性及致呕毒性产生严重副作用,限制了其作为新型抗肿瘤制剂的应用,而致呕吐毒性较低的SEls的发现为开发新型抗肿瘤制剂提供了候选药物[22]。

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SElK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效果,并验证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一步阐明SElK的超抗原特性,结果显示,SElK刺激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4+T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上调,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作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可引导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而CD8+T淋巴细胞是诱导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死亡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主要参与者,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23]。qPCR检测结果发现,SElK可显著刺激人PBMCs中携带TCR Vβ5、17和20亚群的T淋巴细胞增殖。同时SEs激活的T淋巴细胞可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对肿瘤细胞杀伤至关重要[24]。本研究结果亦表明,SElK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颗粒酶A和B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尤其是颗粒酶A和B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与CD8+T淋巴细胞上调结果一致,表明SElK刺激后显著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SElK处理组中,尽管对淋巴细胞的早期凋亡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晚期凋亡细胞比例,且活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表明SElK在淋巴细胞凋亡过程中可维持细胞活性进而减少淋巴细胞凋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ElK可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释放发挥其潜在抗肿瘤活性,因此,SElK激活的人PBMCs在体外对人肿瘤细胞BT474和A431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0%以上。体内实验结果表明,SElK在免疫系统正常的小鼠肿瘤模型中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SElK治疗后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但SElK治疗后尚未完全杀死肿瘤细胞,小鼠体内肿瘤仍在继续生长,表明临床上SElK与放化疗联用可能抗肿瘤效果更佳。

综上,本研究表明,SElK可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最终诱导其体内外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丰富了对SElK超抗原特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其在临床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抗原淋巴细胞试剂盒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基于CLSI-M43国际标准改良的Mycoview-AST试剂盒检测性能评估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牛结核病PCR诊断试剂盒质量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