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1-08-26 08:53刘燕
求知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有效策略阅读教学

刘燕

摘 要:阅读发生于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人一生中的阅读时间大约有4.5万个小时,阅读量大约有4亿~5亿字。因此,阅读是中小学生必备的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结合的意义,进而研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0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國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新时代的人才,教育学者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不同阶段的教育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并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因此,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新课改要求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并将二者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将二者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育模式改革,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有强烈的求知欲,而阅读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仔细筛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将之推荐给学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另外,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教导学生语文就是将课文的主旨大意传授给学生,却忽视了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对于一篇文章,每个人阅读后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生由于阅读量小,经验不足,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需要教师指导。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仅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基本的了解,却没有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融入作品中,不能从文章中找到关键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较差。目前,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都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仅是对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有基础认识,但没有体会到文章的优美,没有用心感受到作者笔下的人物、景物等。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朗读以及听教师的讲解,可以初步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但是对其中的感情却没有更深的体会。圆明园被毁灭是我们国家的耻辱,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要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写作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备的技能之一,但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流水账,需要教师不断指导,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用来上学、做作业,他们的生活阅历少,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缺少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不能引人入胜。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平时的生活积累,也与阅读量的多少有关。如果平时没有足够的积累,就会导致素材匮乏,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大多数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技巧时总喜欢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事情,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是平淡的,这就使得学生的写作质量不佳。

现阶段的写作练习,大多是教师给学生一个主题或作文题目,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最后由教师批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不能找到好的角度开展写作。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虽说每个人都有心爱之物,但是学生却很难找到恰当的描写角度。教师要先寻找类似的例文,为学生讲解描写方法、描写角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要说明写作的要求,包括字数、题材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身的情感,使作文更加引人注目。

此外,受应试教育影响,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是考一个好的分数。小学阶段的写作练习也多是以一两种文体开展,教师通过长期的练习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是效果不明显,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恶心理,进一步影响语文成绩的提升,形成恶性循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意义

(一)促进语文素材的积累

阅读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在教授阅读前,要做好阅读文章的选择,选择优秀且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为学生讲解。教师要带领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表达形式、写作手法以及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启发学生写作。现如今,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对于有些题材,学生没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写出的作文不够生动、形象。而此时,阅读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阅读可以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生活,从而积累情感,弥补某一方面情感的缺失。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课余生活,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除此之外,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情感,还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及写作技巧,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写作水平也就能稳步提高。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到写作方法、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引发学生的共鸣。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别人的优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有效策略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