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法治意识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研究

2021-08-26 05:12朱翠华
求知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设计研究高中思想政治

摘 要:指向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高中思想政治应使学生知法、懂法,使学生具有高度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使其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法公民,并为祖国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探讨了指向法治意识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法治意识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2-0020-02

引 言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1]。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法治核心素养是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部分组成的。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这四部分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法治意识培养的不重视

高中阶段,大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只是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率。此外,教师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不重视,也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其实,若学生具备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积极影响。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2]。同时,教师要注重用真实的案件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今后遇到此类情况时懂得如何应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

(二)教学手段没有与时俱进

大多数学生在上课时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加上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教师如果只是单纯讲解,就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没有参与感,也会使学生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十分浅薄,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结合实践,引导学生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观念,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3]。

(三)对师生互动的误解

传统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这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师生互动。这种片面的理解使学生与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惧怕与教师互动,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所以要改变传统的互动方式,教师就需要选择一种具有亲和力的师生互动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同时,教师也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破困境,懂得创新

(一)开展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再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教学活动空洞无味,不能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懂得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情境演示,表演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之后让学生进行判断,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做出正确判断。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现象,同时能使学生明白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包含了文本、声音和图像多种功能,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开展小组学习,集思广益

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升合作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識。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小组学习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有序的分析,也能使学生有序地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5]。如果只是听教师的讲述,学生可能会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课堂上,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习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学习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这种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这种分享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能使师生互动更加频繁,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小组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时代的学习理念,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6]。

(三)课下作业要具有开放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7]。当然,如果只通过让学生听课来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素养的是远远不够的,课下的自主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打破传统的作业模式,不要布置枯燥无味的作业,而是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进行思考与学习,从而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思想政治水平。教师将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8]。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法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下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这样的作业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为这种开放性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同时,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家长求助,从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此外,这种开放式的作业,也非常符合学生对学习的期望,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培养法治意识的同时增强政治认同感。

结 语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入场券”,也是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9]。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要懂得创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识。同时,教师要学会引导,帮助学生产生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另外,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布置开放性的作业,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龚云洁.中学生法治意识核心素养培育论析[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4):80-85.

董昱麟.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探讨[J].就业与保障,2020(14):95-96.

陈永良.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路径探析: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2020(26):68-69.

李珍珍.高中政治教學中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47.

张方群,常翠,任林.培育中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4-6.

江奕晨.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王晓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治意识培养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20.

权飞.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彭伊雯.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朱翠华(1985.8—),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获全国赛课一等奖。

猜你喜欢
设计研究高中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办公大楼环境景观设计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导入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