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学

2021-08-27 15:10黎文敬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黎文敬

摘 要: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掌握丰富而扎实的数学知识,养成自主思考、积极探究的数学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最重要。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关键,是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核心。有效的提问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有促进意义。文章从启发性、主观性、价值性和非预设性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提问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课堂提问;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2012年,番禺区启动了“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行政推动、师生主动,培训促动、课题驱动、教研带动、评价拉动,在全区中小学有效实施,形成上下良性联动的改革合力。其核心理念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由此可见“问题”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当前全区正全面铺开“研学后教”的升级版,鉴于当前全球防疫的需求,笔者以为以问促学,让数学课堂更有效、更为迫切。

“提问”的定义是什么?《汉语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提出问题。现在的课堂提问,从最初的教师在授课时根据教学要求,巧妙地设置问题发展到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转变。问题在每节课中必不可少,好的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如果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则既无助于教学实施,浪费时间,又不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不少教师认为,课堂上让学生提问题,无非就是自己先向学生提出“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看到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这节课学完后,你还有什么问题”。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提问时机,学生可进行提问的情景资源更为匮乏。因此,课堂上让学生提问的设想很好,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教师能真正认识到学生提问的价值,愿意改变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那么课堂上学生提问的时机和资源处处皆是,数学课堂则更有效。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一、与直接的提示相比,应更注意问题的启发性

教学中所使用的问题,特别是“核心问题”,应该具备开放性和自由度。而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一种发散式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它们不仅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好方法,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老方法。

如在教学总价的过程中,出示了信息: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故事书每套15元。

提出问题:买2个篮球和5套故事书,一共要付多少钱?

问题解答:80×2+5×15=160+75=235(元)。

接下来,教学转向了“问题提出”。

师:谁还能再提出一个问题?

生1:买3个篮球和4套故事书,一共要付多少钱?

生2:买2千克鱼和5套故事书,一共要付多少钱?

生3:买4个篮球和3千克鱼,一共要付多少钱?

生4:买2个篮球、5套故事书和2千克鱼,一共要付多少钱?

以上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建构总价、单价、数量等知识,促使每个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同样,教师的提问要问在点子上,启发到关键处。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有效调动,从而不仅能够积极地思考,包括主动尝试或探究,还有足够的动力与耐心去面对和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锻炼出一定的承受能力。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做法,在教学开始就要求学生自由地提出各种与百分数相关的问题。与“放任自流”不同的是,笔者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相应的重要问题上。笔者梳理归纳后提出这几个问题:百分数有什么特点?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用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比较有什么不同?

当然,教师能否紧紧抓住“核心问题”,主要取决于其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深度。

又如,在五年级上册第5页例3“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其难点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它是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延伸,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明白了整数乘小数通过转化的思想方法转化为整数来计算。但对于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整数中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不过关,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不会计算。甚至有些学生与小数加減法混淆,列竖式时不知道末位对齐。

笔者认为,只有当学生深刻明白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才能真正突破难点。因此在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时,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去发现把因数看成整数计算的积和真正的积有什么关系,弄清楚为什么还要缩小积的倍数,应缩小多少倍,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首先提出问题:回想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然后学生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再抛出问题: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该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呢?这才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此时安排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教师板书让学生弄清2.4×0.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然后结合前面的估算结果,与笔算进行比较,进一步确认按上面的计算方法算出的积是合理的,建立了估算与笔算的联系。

接着问:1.92×0.9竖式怎样写?从而引出:为什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中,不是常见的数位对齐而是末位对齐?在教学试一试时,笔者直接放手,让学生独立在研学案上完成,在完成后再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第二次的同桌交流是在例题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一次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学生因年龄、知识经验限制,学习小数加减法竖式时往往先入为主,一小部分学生对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产生负迁移,将积与小数乘法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导致错误。如:

三、注意问题的价值性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价值取向性的,比如,某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百分号怎样写?”这是一个缺乏价值的提问。既然提问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百分数有百分号,那么肯定见过百分号,也应该知道百分号该怎样写。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读完这个发现,你心里有什么疑问?

生1:任意两边怎样理解?

生2:如果其中有两条边的和等于另一条边会怎样?

生3:如果其中有两条边的和小于另一条边又会怎样?

这些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纷纷附和,很明显,他们心中也有这样的疑问,从而引发了他们思考。课就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继续深入。

最后拓展延伸,丰富充实,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空间。如:李木匠有两根长4米和9米的木条,他想再找一根木条组成一个三角形,你能帮他算算看,配一根多长的合适?

四、关注预设之外的学生提问

教学中,教师虽然备课时精心设计,但实际课堂中难免会有学生提出预设之外的问题。这些小“意外”如果处理得当,就会锦上添花,否则容易打乱原来的教学计划,所以教师要小心处理,要格外关注预设之外的提问。

如在教“用方程解决”问题时,一学生提出:“能用方程解决的问题是否都可以用算式解答?”当时笔者短暂思索了一下,马上回答到:“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两者的思维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不怕麻烦也可以把已列好的方程转化为算式来计算。”

由此,笔者以为对课堂中预设之外的学生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真心悦纳。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时有疑问,那是学习的本真现象和应有追求——学贵有疑。教学原本就是为了解惑而存在。教师应该为有不懂就问的学生而感到高兴,要直面相待,真心悦纳。

二是合理处理。教师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问题的知识本质和研究价值作出判断。如果是有价值的,就顺势而导得以解决;如果是问题太过个性化或太过深奥,则不宜当堂研究,教师要及時采用合理的方式告知学生,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心理,精心设计问题,并大胆让学生展现已有认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精心分析学生的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最终实现解决问题、建构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润胜.研学后教[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2]刘加霞,赵亚.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郑毓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引领”与“问题驱动”——“中国数学教学‘问题特色”系列研究(2)[J].小学数学教师,2018(03).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