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MS法测定木香槟榔丸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2021-09-01 04:28伏光耀张小龙陈洪岩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橙皮木香黄素

伏光耀,张小龙,陈洪岩

1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连云港 222069;2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 223003;3 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连云港222006

木香槟榔丸主要由木香、槟榔、枳壳(炒)、陈皮、青皮(醋炒)、香附(醋制)、醋三棱、莪术(醋炙)、黄连、黄柏(酒炒)、大黄、炒牵牛子、芒硝等13 味中药制得,可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治疗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等相关症状[1]。该制剂中常见的有效成分有去氢木香内酯、α-香附酮、氢溴酸槟榔碱、盐酸小檗碱、橙皮苷、大黄素、大黄酚等。这些成分对人体有重要的药理作用。目前,《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对木香槟榔丸的质量控制仅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并没有相关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在文献报道中,有对木香槟榔丸中枳壳的质量控制,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枳壳中的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或者对木香槟榔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1~3]。对上述提到的木香槟榔丸中7个常见有效成分只测定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成分[4~6],而未见对上述7 个成分同时测定的报道。本文同时测定了木香槟榔丸7 个成分的含量,完善了木香槟榔丸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药品、试剂

1.1 仪器

LC-30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SIL-30A 型自动进样器、LC-30AD 二元输液泵、真空脱气机、CTO-30A 柱温箱),日本岛津公司;QTRAP 5500 型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美国AB Sciex 公司;AG135 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 公司;Agilent1260Infinity HPLC(配备DAD 检测器、二元泵系统、高通量自动进样器);Agilent-Mass QTOF(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

1.2 药品与试剂

对照品:去氢木香内酯(批号:111525-201912,纯度99.5%)、α-香附酮(批号:110748-202016,纯度99.4%)、氢溴酸槟榔碱(批号:111684-202003,纯度99.8%)、盐酸小檗碱(批号:110713-202015,纯度85.9%)、橙皮苷(批号:1110721-202019,纯度95.3%)、大黄素(批号:110756-201913,纯度96.0%)、大黄酚(批号:110796-201922,纯度99.4%)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供试品:木香槟榔丸(厂家提供,批号:18081488、18071871、19051395)。

甲醇、乙腈、乙醇、甲酸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C18(2.1 mm×100 mm,2.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按表1 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30 mL·min-1;进样量:1.0 μL。

2.2 质谱条件

离子源为电喷雾电离源(ESI);正负离子模式;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毛细管电压为5500 V(正离子模式)、-4500 V(负离子模式),脱溶剂温度为550 ℃,气帘气压力为35 psi,雾化器与干燥气的压力均为55 psi;离子源所用氮气纯度≥95%,碰撞气纯度≥99.999。7 个待测组分的离子对质谱优化条件见表2。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氢溴酸槟榔碱、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盐酸小檗碱、橙皮苷、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适量,分别置于100 mL 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摇匀,制备成浓度分别为209.6、190.4、208.0、182.3、133.1、135.6、211.9 μg·mL-1的储备液。

精密吸取上述7 个成分的对照品储备液各1.0mL,置于同一200 mL 的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混合对照品溶液Ⅰ。再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I 为5mL,置10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 mL 分别含有上述成分524.0、476.0、520.0、455.8、332.8、339.0、529.8ng 的混合对照溶液Ⅱ。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精密称取约1.0 g,置150 mL的烧瓶中,用移液管精密加入50%甲醇50 mL,称定重量,回流处理1.5 h,室温放置,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中,摇匀,离心,取上清液。精密吸取上清液1 mL 置20 mL 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清液1 mL 置10 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5 阴性对照试验

按照木香槟榔丸处方[1],制成只含醋三棱、莪术(醋炙)、炒牵牛子的阴性对照样品,按“2.4”项下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与阴性对照溶液各1 μL,进样测定,色谱图见图1、图2。

图1 混合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图2 阴性对照总离子流色谱图

2.6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Ⅰ适量,用甲醇稀释,配制成氢溴酸槟榔碱浓度为1048、524.0、104.8、52.40、26.20、10.48 ng·mL-1,α-香附酮浓度为952.0、476.0、95.20、47.60、23.80、9.520 ng·mL-1,去氢木香内酯浓度为1040、520.0、104.0、52.00、26.00、10.40 ng·mL-1,盐酸小檗碱浓度为911.5、455.8、91.16、45.58、22.79、9.116 ng·mL-1,橙皮苷浓度为665.5、332.8、66.56、33.28、16.64、6.656 ng·mL-1,大黄素为678.0、339.0、67.80、33.90、16.95、6.780 ng·mL-1,大黄酚为1060、530.0、106.0、53.00、26.50、10.60 ng·mL-1的系列溶液,进样测定其峰面积。以对照品浓度(ng·mL-1)为横坐标,各对照品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

表3 线性回归方程与范围

2.7 进样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2.3”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Ⅱ,精密吸取1 μL,按“2.1”及“2.2”项下检测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氢溴酸槟榔碱、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盐酸小檗碱、橙皮苷、大黄素、大黄酚峰面积的RSD(n=6)分别为0.88%、1.95%、2.22%、0.40%、3.39%、1.44%、0.95%

2.8 稳定性试验

吸取“2.4”项下供试品溶液(批号:18081488)适量,分别在室温下放置0、4、8、12、16、20、24 h,进样检测,结果氢溴酸槟榔碱、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盐酸小檗碱、橙皮苷、大黄素、大黄酚峰面积的RSD(n=6)分别为3.52%、1.89%、2.56%、2.17%、2.69%、1.45%、2.93%。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中待测组分在室温下24h内稳定。

2.9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样品适量(批号:18081488)共6份,按“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结果氢溴酸槟榔碱、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盐酸小檗碱、橙皮苷、大黄素、大黄酚平均含量分别为336.6、141.6、590.0、6356、2179、1108、962.1 μg·g-1,RSD 分别2.43%、1.25%、2.76%、0.87%、0.25%、0.97%、3.04%(n=6)。

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样品(批号:18081488)约0.5 g,共6 份,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各对照品储备液适量,按“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及“2.2”项下检测条件进样,以样品称样量乘以各待测成分的平均含量,得到加标前原样品中各待测成分的含有量(以g 计),即基础值。

将图谱中得到的各待测成分色谱峰的峰面积代入其线性方程,计算得到供试品溶液中各待测成分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出加标后样品中各待测成分的含有量(以g 计),即实测值。

将对照品储备液浓度乘以加标体积作为加标值(以g 计),以(实测值-基础值)/加标值100%计算各待测成分的回收率。结果表明,氢溴酸槟榔碱平均回收率为101.46%,RSD 为2.31%(n=6);α-香附酮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 为2.50%(n=6);去氢木香内酯平均回收率为100.27%,RSD 为1.95%(n=6);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97.94%,RSD 为1.47%(n=6);橙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 为2.13%(n=6);大黄素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 为3.33%(n=6);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100.18%,RSD为1.85%(n=6)。

2.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3 批木香槟榔丸样品各适量,按“2.4”项下方法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及“2.2”项下检测条件进样,将供试品图谱中得到的各待测成分色谱峰的峰面积代入其线性方程,计算得到供试品溶液中各待测成分的浓度C,以浓度C 稀释倍数/(称样量×1000)计算样品各待测成分的含量(平行制备6 份样品,含量以6 份平行样品的平均含量计)。结果见表4。

表4 3 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6,μg·g-1)

3 讨论

由于大黄素、大黄酚的[M+H]+峰响应均不是很高,且有大黄素、大黄酚在负离子模式下测定的文献报道[7,8],本研究采用负离子模式测定样品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通过实验可知,大黄素、大黄酚的[M-H]-峰响应较高,故确定其采用负离子模式测定。

实验分别考察了甲醇、乙醇、5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分别用超声法、回流法(0.5、1、1.5、2 h)、研磨法提取样品,结果表明,采用50%甲醇作溶剂,回流1.5h效果良好,可将待测组分提取完全且操作简便。

猜你喜欢
橙皮木香黄素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N-端改造植物P450酶实现工程大肠杆菌合成甜菜黄素
小区里的木香树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橙皮糖
雨季的木香花
橙皮糖
“营养高手”橙皮酱
千疮百孔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