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噻吗洛尔胶浆剂制备及其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2021-09-01 04:28白瑞雪接丽莉杨跃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洛尔涂抹制剂

白瑞雪,接丽莉,杨跃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药学部,沈阳110004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5%,治疗方式包括口服或局部应用β-受体阻断剂、手术、激光等[1]。与口服β-受体阻断剂相比,局部给药副作用更小[2]。目前,β-受体阻断剂局部给药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临床中所用药物的剂量、剂型各有不同。国外常用0.1%噻吗洛尔凝胶、0.25%/0.5%噻吗洛尔凝胶形成液、0.5%噻吗洛尔滴眼液、1%普萘洛尔乳膏等[3]。在国内,常将噻吗洛尔滴眼液敷于患处,使用不便,因此出现了凝胶剂、软膏剂、贴剂等医院制剂[4];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凝胶剂、软膏剂易被衣物擦拭掉,固定的贴剂形状尺寸不便于不规则病灶的给药。本研究制备了马来酸噻吗洛尔(timolol maleate,TM)胶浆剂,其制备工艺简单,涂于皮肤可自发形成一薄膜,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剂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药品、试剂

Agilent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4F 紫外检测器(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TK-12B 型透皮扩散试验仪(上海锴凯科技贸易公司);BP211D 电子天平(Sartorius);FE28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公司)。

马来酸噻吗洛尔(TM,批号:170302,武汉欣欣佳丽生物科技公司,纯度99.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型号:SJJ-M,安徽山河药用辅料厂);卡波姆940(批号:717F021)、甘油(批号:1024C0330)、三乙醇胺(批号:825A021)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公司;丙二醇(批号:20190116,江西医普生物药业);羟苯乙酯(批号:2018072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动物

KM 小鼠若干只,雄性,体重18~22 g,由沈阳药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编号:SYXK(辽)2018-0009。

2 方法与结果

2.1 TM 胶浆剂的制备

精密称取TM 原料药(相当于噻吗洛尔50 mg)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定容至10 mL,得TM 溶液。将处方量的CMC-Na 和保湿剂加入TM 溶液中,搅拌均匀,超声使其充分溶解,除去气泡,得TM 胶浆剂。

2.2 单因素试验筛选处方

2.2.1 CMC-Na 用量的筛选按照“2.1”项下方法制备TM 胶浆剂,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CMC-Na(0.2、0.3、0.4 g),考察制剂的外观性状。结果表明,随着CMC-Na 用量的增加,TM 胶浆剂的粘度增大,涂展性变差。当CMC-Na 用量为0.3 g 时,粘稠度适中、涂展性较好,方便涂抹给药。

2.2.2 保湿剂品种的筛选在用量筛选预实验中发现,不加入保湿剂的处方,虽然不影响制剂的外观性状,涂抹后也可形成薄膜;但是所成薄膜过于干燥,与皮肤的粘附性较差,易从给药部位脱离。因此考虑加入保湿剂,保留适当水分,以增加制剂的粘附性。常用的保湿剂有丙二醇和甘油,故考察了这两种化合物对制剂外观性状、涂抹后状态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丙二醇或甘油的胶浆剂均呈透明粘稠溶液,涂抹后均可形成一粘附性薄膜,因此保湿剂种类对制剂的外观性状和涂抹后状态影响不大。权衡丙二醇既有保湿作用,又有促进渗透作用[4],故选其作为保湿剂。

2.2.3 保湿剂用量的筛选制备胶浆剂时加入不同质量的丙二醇(0.5、1.0、1.5 g),以考察其用量对制剂外观性状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得制剂的涂展性、粘稠度均较好,因此丙二醇用量对制剂外观性状没有显著影响,故选择丙二醇用量为0.5 g。

2.3 TM 胶浆剂的理化性质

2.3.1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均匀的粘稠液体,涂抹在皮肤上可在1 分钟内自发形成一薄膜,且薄膜具有一定的粘附性。

2.3.2 酸碱度测定称取TM 胶浆剂1.0mL,加10mL蒸馏水,超声溶解,测定pH 值。结果显示,TM 胶浆剂的pH 值为6.94,符合皮肤给药的酸碱度要求。

2.3.3 含量测定取1 mL 胶浆剂,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0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药物含量,色谱条件参照课题组已建立的方法[4],测得噻吗洛尔含量为0.5%(g·mL-1)。

2.4 体外透皮实验

2.4.1 色谱条件色谱柱:AccusiL C18(150 mm×4.6 mm,10 μm);柱温:30 ℃;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40∶60∶0.1),磷酸调节pH 至5.0;检测波长:295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

2.4.2 离体动物皮肤的制备将小鼠用乙醚麻醉,剃去腹部皮肤上的毛发,脱臼处死,取下腹部去毛皮肤,用镊子去除皮下脂肪及黏性物,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备用。使用前检查皮肤应无破损。

2.4.3 TM 凝胶剂的制备为了评价TM 胶浆剂的透皮性能,选择某凝胶剂作为对照。由于国内尚未批准其凝胶剂,未能购买到市售的凝胶剂,所以选择了自制的凝胶剂[5]作比较。制备方法:将羟苯乙酯溶于丙二醇,加入蒸馏水、甘油,充分搅拌后加入0.1 g 卡波姆940,过夜溶胀。精密称取TM 原料药(相当50 mg 噻吗洛尔)以蒸馏水溶解,倒入上述溶液内,搅拌,加入适量三乙醇胺,调节pH6.5~7.5,补加蒸馏水至10 g,充分搅拌,即得0.5%TM 凝胶剂。

2.4.4 透皮量的测定取“2.3.2”项下的完好离体鼠皮,置于立式扩散池的两个半池之间,角质层朝向给药池,真皮层朝向接收池,夹子固定。分别在角质层上涂抹胶浆剂0.5 mL、凝胶剂0.5 g,排除气泡,在接收池中加入7.5 mL 生理盐水。将扩散池置于(32.0±0.5)℃恒温水浴中,不断搅拌。分别于1、2、4、6、8、10、12、24 h 取样,将接收池中液体全部取出,补充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样品用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按“2.3.1”项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公式计算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M,μg·cm-2):

其中C'n为校正的浓度;Cn为n 时间点测定的药物浓度;Ci为不同时间点的药物浓度;V 为取样体积;V'为接收池中接收液的总体积;A 为有效透过面积。

以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药物经皮透过曲线,结果见图1。

图1 TM 胶浆剂、凝胶剂的经皮透过曲线(n=6)

实验表明,TM 凝胶剂与胶浆剂在小鼠皮肤上的累积透过性无显著差别(P=0.359>0.05)。

2.4.5 药物浓度对透皮行为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噻吗洛尔局部给药制剂的药物浓度尚未统一,浓度为0.1%~0.5%。所以本部分实验想要探究药物浓度是否影响药物透皮行为,为日后制剂的药物含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制备了不同浓度的噻吗洛尔胶浆剂,透皮实验方法与“2.3.3”项下方法相似,结果见图2。由此表明,药物浓度越高,透皮量越大,不同浓度制剂间的透皮行为存在显著差别(P<0.05)。

图2 不同药物浓度TM 胶浆剂的经皮透过曲线(n=6)

2.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 软件作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结果经Mauchly 球形检验,若P>0.05,满足球对称假设,不作校正,若P≤0.05,则不满足球对称假设,需用ε校正系数校正自由度。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制备的胶浆剂涂抹后成膜可滞留于给药部位,制备工艺简单,仅需把辅料充分溶解即可。与凝胶剂相比省去了过夜溶胀、调节pH 值等繁琐步骤,而且两者的体外透皮实验结果并无统计学意义,是一种简单易得、可替代凝胶剂的一种新剂型。

含有CMC-Na 的胶浆剂在局部应用后可形成一薄膜,可避免药物被衣物蹭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婴幼儿血管瘤可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其大小、形状也不确定,这种涂抹成膜的胶浆剂在应用时不受病灶形状的限制,与贴剂相比,胶浆剂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与涂膜剂相比,本研究制备的胶浆剂虽然成膜速度不如涂膜剂(涂抹后几秒内成膜,有机溶剂一般为乙醇),但是所用辅料安全性更高,更适合婴幼儿的使用。

一般认为,闭塞的给药状态可增加皮肤水化,从而增强局部用药的经皮吸收。因此,应用半透膜或不渗透膜(或材料)覆盖给药部位,将是一种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皮肤渗透性的方法,可获得更有效的药物经皮递送。Zhang Q 等[6]在进行β-受体阻断剂凝胶透皮实验时,将凝胶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构建了一种闭塞的给药条件,结果表明,普萘洛尔凝胶和倍他洛尔凝胶24 h 的透皮量增加了2~3 倍,噻吗洛尔在闭塞状态下与在非闭塞条件下的药物透皮量没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噻吗洛尔在pH7.4 时的亲水性有关。在本研究中,噻吗洛尔胶浆剂的透皮量与自制的凝胶剂没有显著区别,可能也与其亲水性相关。

临床噻吗洛尔常用的浓度为0.5%,但这是否为最佳给药浓度并不清楚,且药物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没有统一结论,甚至有正反相悖的研究结果[7,8]。本研究从体外透皮实验的角度发现噻吗洛尔药物浓度确实会影响药物透皮量,浓度越高,透皮量越大。也就是说,药物浓度确实会影响透皮量;但是对于疗效的影响还需深入研究,找出影响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制剂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洛尔涂抹制剂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2016中国农药制剂销售50强企业榜
宠物猫教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