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贝消瘿方联合甲状腺膏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气郁痰阻证)的疗效观察*

2021-09-07 10:55殷晓轩刘秀岑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8期
关键词:消瘿抗体症状

殷晓轩 刘秀岑 张 鹏 徐 欣 刘 玉

(兖矿新里程总医院,山东 邹城 273500)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简称亚甲炎,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的自限性炎症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长[1-2]。据不完全统计[3-4],SAT约占甲状腺疾病的5%。SAT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甲状腺局部疼痛、压痛或放射痛等,常伴有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发热等症状,若不予以及时的干预措施,容易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SAT的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紊乱等有关[5],临床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6]。有研究发现[7],中医治疗SAT具有疗效良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中医学中并无SAT这一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可将其纳入“瘿病”“瘿痛”等范畴,而气郁痰阻证是其常见证型之一。本研究选取220例SAT(气郁痰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香贝消瘿方联合甲状腺膏外敷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2008年版)》中SAT的诊断标准[8],经影像学检查、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郁痰阻证的辨证标准[9]。纳入标准:符合SAT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气郁痰阻证辨证标准;年龄30~74岁;首次发病;未经激素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依从性较好,能够接受中医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障碍者;过敏体质者,对中药内服和外敷过敏者;体温居高不下(>39℃)者;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者;正在服用激素类药物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0例SAT(气郁痰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81例;年龄32~71岁,平均(45.12±6.55)岁;病程12~35 d,平均(28.55±3.64)d;甲状腺肿大程度为Ⅰ度27例,Ⅱ度83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85例;年龄35~72岁,平均(46.03±6.12)岁;病程10~37 d,平均(29.11±3.25)d;甲状腺肿大程度为Ⅰ度30例,Ⅱ度80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包括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注意休息等,对照组患者予以醋酸泼尼松片(湖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526)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日2次,后续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香贝消瘿方联合甲状腺膏外敷。香贝消瘿方:浙贝母、香附各15 g,木香、桔梗、紫苏梗、法半夏、猫爪草、厚朴、丹参、瓜蒌、茯苓、夏枯草各10 g,化橘红6 g,山慈菇5 g,炙甘草3 g。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甲状腺膏外敷:甲状腺膏药方由檀香、香附、苏叶、吴茱萸、白芷、莪术、陈皮、丁香等组成,首先对患者风池、人迎、合谷、丰隆、天突等穴位进行点按式按摩,清洁患者颈部皮肤后,将药膜调制软硬适中成膏状敷于颈部,石膏需覆盖包裹住药膜,塑型保温,收敛促进药物吸收,同时生石灰遇水放热,起到加热作用,予以红外线照射20 min左右。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4 观察指标 1)主要症状评: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内容[9],分别对两组前后的颈部梗塞、颈前肿大、情志抑郁、便溏不爽症状进行评分,按照严重程度从无到高分别计为0、2、4、6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2)甲状腺功能:采集两组治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样本,离心取血清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3)甲状腺自身抗体: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4)实验室指标:采用魏氏法测定血沉(ES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疗效评价标准[10]。临床控制:ESR、甲状腺功能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甲状腺体积正常,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90%。显效: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ESR、甲状腺功能接近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甲状腺体积较前减小,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60%,<90%。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显示甲状腺体积较前有所减小,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30%,<6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7、14、28 d的颈部梗塞、颈前肿大、情志抑郁、便溏不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颈部梗塞3.26±0.57 2.55±0.41*△1.82±0.37*△1.05±0.18*△3.51±0.52 3.31±0.47*2.11±0.35*1.88±0.41*颈前肿大3.88±0.65 2.97±0.54*△2.02±0.32*△1.12±0.21*△3.91±0.64 3.31±0.67*2.85±0.43*1.97±0.36*情志抑郁3.11±0.65 2.31±0.43*△1.71±0.32*△1.13±0.21*△3.07±0.66 2.89±0.54*2.20±0.41*1.89±0.44*便溏不爽2.97±0.61 2.03±0.42*△1.31±0.38*△0.74±0.23*△3.01±0.62 2.55±0.54*1.87±0.41*1.29±0.38*

2.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甲状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比较(±s)

组别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SH(uIU/mL)0.65±0.24 2.58±0.69*△0.57±0.26 1.69±0.47*FT3(pg/mL)5.12±1.25 3.17±0.52*△5.33±1.29 4.21±0.68*FT4(ng/dL)2.55±0.84 1.01±0.25*△2.41±0.86 1.49±0.36*

2.4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TPOAb、TG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IU/m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自身抗体比较(IU/mL,±s)

组别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POAb 416.55±82.93 301.52±65.61*△418.36±81.22 369.58±78.55*TGAb 425.89±93.64 305.29±74.12*△427.55±92.12 408.55±85.91*

2.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见表5。治疗后两组ESR、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ESR(mm/h)43.52±8.41 14.55±1.27*△42.19±8.52 22.59±1.79*CRP(mg/L)29.55±3.61 7.41±1.12*△30.15±3.42 13.52±2.27*IL-6(ng/L)14.55±2.57 2.51±0.52*△15.09±2.63 6.97±0.89*

3 讨论

《诸病源候论》记载道“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诸山水黑土中……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严氏济生方》曰“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可见中医学家们对SAT的病因总结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其中外感多为风热、风温之邪,内伤多为情志不遂、抑郁、正气不强等,素体情志内伤,肝气郁而化火,外感之邪稽留于颈前时,火热之邪灼伤津液而成痰,痰凝气滞,气结痰阻日不化而血脉瘀滞,而气滞、痰凝、血瘀与毒邪共同作用,壅结于颈前,痰堵经络使气机不畅,而气运行无力则无法推动津液输布,津液停聚而成痰饮,如此反复,从而加重热毒,导致本病不易痊愈,易于迁延复发[12-13]。现代中医学家根据SAT的发病特点,将其分为急性期(甲亢期)、甲减期和恢复期,将SAT急性期分为热毒壅盛、气郁火旺、气郁痰阻证[14-15],其中气郁痰阻证患者多为表证较轻,病机以气机郁滞、痰浊阻遏于颈前为主,患者除疼痛、颈前肿大等症状,一般还伴有情志抑郁、胸闷不畅等症状。笔者认为,对于SAT(气郁痰阻证)不仅需要注重局部的病理变化,也需要兼顾整体的病理基础。因此,本研究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将中药内服和甲状腺膏外敷联合应用于SAT患者的治疗中,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本研究所用香贝消瘿方中香附、浙贝母共为君药,共起化痰散结、理气解郁之功效;木香、瓜蒌共为臣药,增强理气疏肝、散结化痰之效;桔梗、紫苏梗、法半夏、猫爪草、厚朴、丹参、茯苓、夏枯草、化橘红、山慈菇共为佐药,茯苓健脾利湿,猫爪草散结化痰,山慈菇清热散结,厚朴散结化痰;炙甘草为使药,起调和脾胃、祛痰之功效,全方消痰散结相益,共奏散结化痰、理气解郁之功效。患者所用的外敷甲状腺膏为我院自调软坚消瘤膏,方中吴茱萸、白芷、莪术等药具有散寒、消痈、活血、散结的功效,配伍理气药物,共起行、散、消等治疗结节之功效。中药外敷是一种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黏膜、肌肉、筋骨等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能够在病位直接发挥药效[16-17]。乔静等[18]研究发现,将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7、14、28 d的颈部梗塞、颈前肿大、情志抑郁、便溏不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香贝消瘿方联合甲状腺膏外敷治疗SAT(气郁痰阻证)的效果良好,对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本研究对两组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香贝消瘿方可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既往研究发现[19-20],SAT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树突细胞和HLA-DR表达的抗原阳性细胞在SAT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成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对甲状腺滤泡细胞具有一定的刺激。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TPOAb、TG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香贝消瘿方可改善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有研究发现[21-22],炎症反应贯穿着SAT的发生发展过程,而监测血清ESR、CRP和IL-6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亚甲炎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SR、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香贝消瘿方可缓解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香贝消瘿方联合甲状腺膏外敷治疗SAT(气郁痰阻证)的效果良好,对改善患者主要症状、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消瘿抗体症状
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凋亡及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自拟银翘消瘿汤联合消瘿散治疗火郁痰阻证亚急性甲状腺炎
消瘿方对甲状腺FRT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活血消瘿片对实验性大鼠甲状腺肿的影响*
Gly-HC1/EDTA放散法用于HDN抗体放散试验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