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奠定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021-09-10 13:57杨正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杨正英

为减少中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加强风险管理,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研究,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健全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试行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基于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探索并构建与当下中学体育工作相适应的体育风险防控体系,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1.明晰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类型及原因,制订体育运动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案

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高负荷、高风险性,加之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且对自身能力水平缺乏准确认知,因此,在中学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学生运动伤害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本着预防为主、健康至上的指导思想,遵循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损失控制的指导原则,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常见运动伤害事故的致因因素,找出风险源,制定风险识别方案,进行相应的风险等级评估。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形成一套在中学体育工作中适用的运动风险识别方案。运动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虽然很多研究在运动风险的分类方面做了相当多的陈述,但是在中学体育工作实践中进行风险识别和分类仍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暂行办法》只从整体层面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进行原则性指导,并未在实践操作层面给予具体方案,因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亦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风险识别主要来源于教学层面、学生层面、学校管理层面3个方面,需要经过长期重复多次的调查分析,才能客观总结出引起运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层面。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实际组织者,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责任心、安全意识及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教师要从上课前的备课、场地器材检查、学生着装、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状态等方面梳理体育运动风险;从教学实践中的热身运动、组织队形、练习方式、运动负荷、专项运动安全知识、保护与帮助等方面,厘清不同运动项目在教学实施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警识别特征。

学生层面。学生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主体,如果学生的危险意识低、风险意识差,则会增加体育运动风险。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身体状况、疾病史、体育课堂常规遵守情况、掌握技术动作熟练程度、是否掌握保护与帮助方法、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有熬夜习惯等方面梳理可能导致的体育运动风险。

学校管理层面。学校體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相关部门岗位责任的明确,都是学校体育风险防控体系的关键。学校应从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人人明确自己的安全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运动风险梳理。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存在诸多变化因素,因此不易把控。每所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身体素质都有所不同,因而导致每所学校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风险也各不相同。因此,每所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为体育运动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2.健全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制度,构建权责明确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理流程

在中学体育工作中,建立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也能够依据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学校的救助能力,从而降低损失。学校应成立专门的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与督导工作组,并使其成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制定、实施、完善相应的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和计划,明确学校相关部门的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制定体育教学规范和教学事故认定标准,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制定场地器材管理制度,制定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保险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管理工作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及时,关键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学校可以将医务室设为预警部门,因为在体育课中,学生一旦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第一时间会到医务室寻求帮助。校医能够从专业角度,依据学生受伤情况,进行体育运动风险识别,及时向体育教师发出预警。医务室应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应配备符合资质的专门的校医,并加强对校医的专业培训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校医的专业水平。校医要与体育教师、班主任形成及时畅通的沟通机制,能够根据特殊体质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应急预案。医务室能够结合医疗卫生知识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及时发出运动风险预警,制定相应的体育运动风险医疗预警方案。

学校应制定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并要求相关岗位人员熟悉具体操作流程,一旦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以及后勤部门、宣传部门等相关人员都能具有快速应对和有效处理的能力。

3.加强师生体育运动风险教育,将风险预防放在首要位置

从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几率。学校应通过体育课、安全讲座、急救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师生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降低运动风险,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体育教师是构建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骨折、止血、包扎、搬运等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应对能力和对受伤人员的及时救助能力。学校还应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事故分析和风险识别能力,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时刻将体育运动风险防范放在工作的首位。通过日常集体备课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课前备课、场地器材检查、学生着装检查,要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课堂组织纪律、检查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保护与帮助,从而真正减少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生是构建体育运动风险保障体系的主体,通过培养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来有效预防和降低风险的发生,进而有效干预和控制体育运动风险。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体育运动风险宣传教育,其中,体育课中的安全教育是有效的宣传教育途径之一。体育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在体育课教学设计中加入运动防护内容,在不影响体育课教学内容完成的前提下,融入运动项目的易受伤部位、预防措施及演示受伤后的自救方法。当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关键因素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尊重运动规则,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科学的自我评价方法。

4.善用校方责任险和法律顾问制度,依法保障各方利益,转移体育运动风险

学校应重视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的事后阶段。当学生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完成应急处理和救助后,应及时向学校的法律顾问咨询,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处理体育运动风险事件,从而保障学生、教师、学校的利益。当然,事后的救济保障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保险手段能够为受伤学生提供及时的救济保障。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联合颁发《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首次明确规定了在全国各中小学开展意外伤害校园责任保险制度,详细规定了校园责任保险的投保范围、责任主体、赔偿范围及经费保障。学校要擅于运用校方责任险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事后管理这一有效方式,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为中学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1505/t20150515_189495.html,2015.05.15/2021.06.28.

[2]中共中央辦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2015.05.15/2021.06.28.

[3]井红艳,张胜华,李良胤.高校体育风险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的视角[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10):56-60.

[4]刘琪.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J].运动,2017(1):9-10.

[5]陈晓春,于海浩.高等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104-105.

[6]武斌鹏.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9(1):98-100.

[7]姚建龙,滕洪昌,田相夏.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95-96.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