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四学”

2021-09-10 07:22陈浩荡
教学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

陈浩荡

摘要:在“三课四学”的整体评价中,立足“四个学会”的基本思想,在以“学会生存”为“首学”环境的前提下,创造了以“学会合作”与“学会他人共处”为灵魂的“互学”与“群学”环境,使“学会认知”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三课四学”;小学课堂;教学

一、以儿童学习过程为教学展开的基本依据,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的“三课四学”模式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和“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模式,在短期内或表面上看,“首学、互学、群学、共学”这四个学习的基本环节是对“三课”课程中的知识学习过程或者问题解决过程的展现。但是长期实践和深入研究以后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辩论意识、包容意识、共享意识以及相应能力如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创造能力等,都会有长足的发展。因此,这样展开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具有科学的内涵和实践的基础。

在实践中提出,小学课堂学习中组织知识模块学习和问题模块学习,必须依据相应的目标任务,必须经历“四个”阶段性学习活动。这个学习过程简称“四学”。

在首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内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明确布置学习任务,让小学生研习相关的教学内容,自主阅读、观察、操作和实践。同时,对首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

在互学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在首学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规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处置能力。在互学活动中,合作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小学生互相启发和交流,使他们获得对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发展了重要的学科素养。同时,习得尊重、合作、互助等意识和习惯。

在群学活动中,主要让各个小组向全班作交流,通过汇报交流、各组之间的互动答辩,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重要的学习品质,让小组学习成果接受全班的检验。同时养成倾听、质疑、思辨的意识和习惯。

在共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概括小结、统整关联、评价反思,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认知与思维的品质进一步升华。

在“四学”活动中,教师注重研究性的教学,让小学生充分经历研究的过程,把探究的方法比较充分地体现在课堂上。

这项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改革,抓住了小学生学习过程这一基本载体,让学生的学习高质量地展开,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发展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聚焦学科课堂的育人质量提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三课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升课堂育人质量始终是核心任务。认真研究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育人方向,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育质量观,以“三力”为基础的育人目标着力提升育人质量,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耳目一新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经验。

通过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被称为“四大支柱”关键性教育原则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生存”,获得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育人理念。

把“学会与他人相处”放在第一位,提出把“人格力”作为学生发展的首要关键能力的主张,以此来实现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现代社会公民的社会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儿童的人格、友善、合作和互助等重要的德行品质。特别是他们列出“热情友善、乐观自信、合作互助、自觉刻苦、勇敢诚信”等具体要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推广的价值。

把“学会认知”放在第二位,提出把“学习力”作为儿童发展的关键能力的主张,以此让学会学习成为发展学生文化基础素养的基本特色和成功秘诀。经过实践检验,在如何提升儿童的学习能力方面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特别关注学生“观察体验、阅读思考、模仿选择、探究交流、实践操作”等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样,学科课堂教学把发展学生“三力”作为育人目标和育人任务,使得“學会生存”这个教育理念真正地打桩落地。

三、对教学单元进行科学整合,促进小学生形成整体化的学科认知结构

在实践中发现,由于知识模块和问题模块的学习过程因“四学”的介入延长了学习时间,使得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与“四学”产生冲突。经过调查研究后,他们在国家课程教材框架和学习总体时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学科教学内容以教材单元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划分为单元课、学时课和整合课。

单元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内容的总体概览和领悟,一般采用一课时或半课时组织学生概览各单元学习内容,形成单元学习要点结构框架图,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总体把握,达到“定学习要点、定学习目标、定学习方向”的要求。

学时课主要任务是对核心内容即对知识模块和问题模块进行探究式学习。借助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得出学习结论,以现实的问题情境为基础,经历知识形成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达到“质疑、释疑、解疑”的要求。学时课突出过程性学习,得出科学的结论,进行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思考、表达和交流非常重要。

整合课重点关注学习成果的巩固应用的研究,注重能力提升和综合应用,通过承接、变式和拓展等方式进行应用训练,学用结合,在温故与知新的过程中,着力发展儿童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课”的形式对小学学科课程进行了科学整合,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三课”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从课程与教学的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从知识序列维度确立教学重点,设定知识技能目标,从思维维度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从学科德育维度关注习惯态度和理性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用“三课”建设的基本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能够用整体和单元教学的思想看待学科教学,帮助小学生很好地建立了结构化的知识系统。

参考文献

[1]郑大明.“三课四学”成就“三性教育”[N].中国教师报.第四版.现代课堂.2018.08.22.

[2] 郑大明.3-4-3现代教育智能课堂教学模式[P].国作登字-2020-A-01063437.

[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76.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浅谈小学课堂教育的情境教学法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浅谈将游戏引入计算机课堂的意义及建议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