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09-10 07:22陈悦佳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管理工作中学

陈悦佳

[摘要]进入中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在大多数的课堂中,老师受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只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提高班级的整体平均分,忽略了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的关注。这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设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提升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比较大的阻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校生活。

为营造和谐平等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必须首先提高每个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班集体是所有人的,而不是个人所有。加强班级管理是确保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拥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团队尤为重要。此外班主任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加强班级内部的文化建设也是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教师;管理工作;问题;对策研究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般学校在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非常重视升学率,使许多中学教师将班级管理活动与课堂班级活动管理等同起来。显然,这个概念是错误的。班级管理活动不仅涵盖了班级的整体成果,而且还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情绪和心理观念等密切相关。因此,当班主任管理班级时,日常教学不仅应作为工作的起点,而且应与各种要素相结合来进行班级管理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在学校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班主任应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将来能够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素质?首先,班主任不仅要管理课堂教学活动,还要管理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堂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而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同时进行课堂管理活动和课外管理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此外,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同事们的先进经验,不断从书本中寻找办法解决班级管理的各项问题,听取老一辈教师的谆谆教诲,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容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发现,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有时会同时用两种情感恰当有效地处理问题。当今时代发展迅速,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新事物。如果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遵循的依旧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那么将会与时代脱节,与学生形成代际差距,这当然无助于推进班级管理。因此,班主任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方法,组织适合现代学生心理特征的班级小组。

二、基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课堂上,每位学生、每个学科老师和班主任都有不同的含义。班级对应团队,学生是团队成员,而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则是整个团队的队长。如果一个团队想要释放强大的战斗力,首先每个团队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并保持团队意识。班级管理活动也是如此。为了使班级正常运行,所有学生必须具有集体意识,并一起参加班级建设活动。因此,负责班级管理的老师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应把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思想教育活动或开展团队合作来帮助学生建立班级集体意识。首先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尤为重要,这是确保班级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每个星期一的班会课中,班主任老师都会播放一个有关团结的视频,以便每位学生都明白整个团队中团结的重要性。视频发布后,班主任老师可以鼓励每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内心想法并发表意见。这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种方法。除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如果学校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应鼓励整个班级积极参与,以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小组的重要性。当然,班主任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与团结有关的游戏中去,例如“接力乒乓球”和“团体跳绳”。通常,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多种方法来确保整个班级自动运行,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意识。

(二)强化班级管理水平

有效的班级管理活动需要每个学生的积极合作,以及班主任老师的正确指导。由于班级事务通常较为琐碎,班主任应组建一支有能力的班干部队伍,以减轻工作负担。在班干部的甄选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公平、公开,且不能将成绩作为甄选的唯一标准,必须确保选定的班干部具有相应的声誉、能力和责任感,以加强班级的管理水平。通常,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不应承担全部事务,而是尽可能地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日常活动中去,发扬主人翁精神。

在选择班长的时候,班主任不应基于学生的成绩,不能以个人主观愿望来决定。从客观角度来看,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选择。当然,在班主任老师选出一位候选人之后,应组织所有学生进行投票。当由班主任老师提名的候选人得到大多数学生认可的时候,该候选人可以担任班长职位。简而言之,在组建班干部团队时,教师必须以平等、民主为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长。另外,在处理特定的班级问题时,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协商。例如,如果某个学科的老师想利用下课后的时间来组织活动,那么班主任应事先与学生协商,使每个学生自愿參与。当然,与其他任课老师就日常班级管理进行及时交流也是改善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通常,班主任老师不能用主观倾向或旧有经验来管理学生,必须以平等和民主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活动。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课堂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良好的课堂氛围密切相关。如何为班级营造良好而和谐的氛围?如何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使所有学生都喜欢班级,爱小组,爱同学,由此形成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可以看出,班级建设文化的强化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密切相关。加强班级的文化构成不仅仅是提高班级的整体表现,更是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精神,以建立一个文明的、一体化的、活跃的班级群体,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班训、班徽和班歌。班训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口号,比如“好好学习”,表达了班级师生共同的期望和追求。班徽是整个班级精神的提炼,是班级个性文化的集中展示,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共同追求和共同的归属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活力和荣耀的象征。班歌是班级文化建没的重要内容,是一个班级团结向前的思想动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借用班歌可以起到良好的徳育感化作用。选择班歌时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选择出生动活泼的流行歌曲,并适当修改歌词,使自身的想象力融入到课堂的真实世界中去。合唱班歌可以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歌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此外,班主任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选择一句名言作为座右铭,该名言可以用于课堂杂志和课堂照片,以增强整个课堂的文化氛围。

三、结语

可以看出,中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时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它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了班级管理水平;加强了文化建设。在班级事务中,班主任理应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落实平等与民主的理念。通常,班主任应摒弃以往的经验,从客观的角度来处理班级工作,使所有学生都充满信心,促进班级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任文霞.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0(15):118.

[2]张东.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 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管理工作中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