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打造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名片

2021-09-10 07:22刘松龙翁国梁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程创新党建引领教育模式

刘松龙 翁国梁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支撑。关注文化育人的目标和方向,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时代,中职学校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数字化平台,打造新时代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党建引领;教育模式 ;课程创新

我校经过顶层的梳理,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并通过以下各项举措,将顺德中专“凤凰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以下简称“凤凰树下”)打造成一张闪亮的教育名片。

一、“凤凰树下”理念依据

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源泉,我校以党建为引领,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开展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凤凰树下”系列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凤凰树下”秉承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为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新时代的意义,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根植于学生心中。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与专业教育、“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并将传统文化和理想的前途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

二、党建融合下的课程创新

在党建的引领下,我们对课程结构进行创新性改革,搭建了“五环融合课程体系”,分别是“中华传统文化讲座”“读给你听”“汉字听写大会”“国学嘉年华”“晨读晚练”。“五环融合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设计,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新时代的意义,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着“家国情怀”的理念,将理想前途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围绕我校专业设置进行设计,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通过“五环融合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做到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以此全方位立体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三、教育方式的协同创新

在对数字化平台有效运用的基础上,我们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一是建立起“家”“校”“企”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平台和长效发展机制。通过邀请家长和合作企业共同开展活动,建立“家”“校”“企”三位一体有机沟通、协同育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发展机制。二是形成“老师-学生”“企业-学生”“专家-学生”“学生-学生”四维联动、立体延伸的网状教育模式。“凤凰树下”课程形式多样,有以老师、专家、企业员工、学生等为主讲的讲座,也有国学游园活动和各类文体比赛。三是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联动管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扩大受众面,通过对微信管理群的营运,实现“晨读晚练”的高效常规管理。首先为解决场地小、受众面窄的问题,学校利用网络直播和微信公众号扩大受众面;其次是通过对微信管理群的营运,实现“晨读晚练”的常规化。“晨读晚练”是我校“中华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有效尝试,迄今为止,对“晨读晚练”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生会、学习部等相关部门通过咨询主管老师,在“晨读晚练”管理群布置任务,各班管理人员在早读和晚修之前下达任务并带领学生完成任务。同时学生会、学习部每天都会对早读晚练进行评价、监督、反馈和总结,最终通过分数累积将各个班级纳入到文明班评比中去。自项目开展以来,学校的早读和晚修的记录良好,课堂效果也得到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学校教务处也会在期中和期末两个关键性阶段中评出“早读晚练”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对其进行表彰,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四、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合理运用数字化平台,“凤凰树下”课程实施至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公开出版了《凤凰树下晨读会》(上下册)《凤凰树下练书法》(上下册)《国学励人综合素质教育读本》《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等6本教材,分别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二是长期坚持了“诵写经典”“晨读晚练”等常规活动,举办了以传统节日、经典著作为主题的28场专题讲座,“国学乐园”“汉字书写大赛”等8场专项大型活动。至今已有六届4105名学生参与其中。

三是学生参与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各级技能竞赛、和各级文体竞赛较往年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参赛总体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四是同学们的内在素养得以加强,精神面貌、行为规范呈现出可喜的變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渗透,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其爱国情操。

五是“凤凰树下”课程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接受过该课程教育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责任心强,敢于担当,得到了企业和行业协会的高度认可。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一等奖79个,参加各类征文、演讲、文艺活动,获得452项奖励。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获得221项奖励。在学校走向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凤凰树下”吸引了省内外51所兄弟学校参观和交流,在省内外开展了9次经验介绍。《佛山都市报》等媒体也报道了“凤凰树下”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切实地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形式扩大受众面,让“凤凰树下”成为顺德中专学校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五、结语

顺德中专“凤凰树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打造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名片,创新理念,创新模式,与时俱进,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意义。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基础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成果颇丰。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建设数字校园文化促进区域学校特色发展与品牌塑造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YQJK152)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课程创新党建引领教育模式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