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研究综述及教学举隅

2021-09-10 07:22邓怡红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六国论研究综述

邓怡红

摘  要:《六国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篇目。本文首先对《六国论》已有研究资料加以整理,做一点文献综述,次则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教法作评述,最后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以丰富该文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六国论》;研究综述;教学举隅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篇目,不同的教材版本,均有选用。先是2005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单元,后来新课程改革最新教材在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选编了此文。对这篇经典散文的研究文献资料非常丰富。笔者在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六国论”,相关的文献共65篇。笔者首先对这些文献资料加以整理,做一点文献综述,次则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教法作评述,最后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以丰富该文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综述

(一)六国灭亡的原因

1. 史学家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

从历史发展规律而言,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必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一单元《从中华民族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的建立与巩固》,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提到了秦统一全国的条件:(1)人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经济决定政治发展。各地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政治割裂的阻碍。(3)秦经过几代领导者,励精图治,逐渐强大。(4)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为统一提供了条件。以上三点也是六国灭亡的客观原因。

2.其他文人笔下六国灭亡的原因

苏轼和苏辙均有《六国论》传世,清代李世桢也以“六国论”为题作文。苏轼认为,六国诸侯“皆争养士而自谋”,秦国君王不尊谋士,遭至速亡,侧重于探究“养士”。苏辙认为,六国灭亡是“不知势”。李世桢认为,六国灭亡,秦取天下,“皆天也”用今天的话说,是历史规律。

3.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文章开门见山,斩钉截铁地提出中心论点。他认为,韩魏楚三国割城以求苟安,割之越多,秦侵之越急迫。齐燕赵,这三国没有赂秦,但是齐“与嬴”,燕赵“用武不终”,正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紧承上文,苏洵在第四段提出了六国存亡的办法,一是重用谋臣,一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不过,六国之君,计不出此,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苏洵为什么深入分析六国破亡的原因呢?当时的现实背景是:宋真宗时,契丹大举南下,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岁赂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宋仁宗时,西夏发动了同宋王朝的战争,结果岁贿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契丹也再次大军压境,岁增赂契丹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正如何仲默所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苏洵在《六国论》最后一段把宋王朝同六国比较:六国皆诸侯,势弱于秦,犹可“不赂而胜”;宋王朝据有天下,势力远比契丹、西夏强大,告诫统治者勿重蹈六国覆辙。

(二)《六国论》论证严密吗?

苏洵研究专家曾枣庄先生,不置可否,他认为,“全篇行文纵横恣肆,论断斩钉截铁,语言质朴简劲,最能代表苏洵论辩文的风格。”有学者认为,该文论证严谨,例如高炜认为,“《六国论》结构严谨,推理缜密,表现了极高的纵横捭阖的艺术结构特色。”包括教材也对此评价这篇散文,“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又有研究者指出本文论证不严谨。代表有董鸥老师的《论证欠严密的<六国论>》,主要观点如下:开篇提出“弊在赂秦”,从两个层次铺开,一是“赂秦而力亏”一是“不赂者以赂者丧”,首先韩魏楚三国赂秦,但也曾经力战抗秦,只是战不利,转而赂秦。按照归因理论,根本原因不是战不利,兵不善吗?那么作者分析这三国原因的时候,为什么将根本原因归结为“赂秦”?其次齐燕赵三国“义不赂秦”,但是在第三段分析是说齐“与嬴”,燕“用计”,赵“谗诛”,这些是内部原因,不能证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董老师的这篇文章有理有据,非常据有说服力。

我的看法,六国灭亡的原因本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因此欲论证天衣无缝,似乎“难于上青天”。再者,作者下定的结论和所选论据均有作者的意图。不论如何,读者在阅读此文,一定被文中强大的论证气势所吸引。

(三)《六国论》文体辨析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于《六国论》教学的起点便是辨析该文文体。关于本文文体,集中于三种观点:政论文、史论文和杂文。

1.政论文

比较有意思的是,苏洵研究专家或大学学者认为本文应为史论文,广大一线教师将此文视为经典的政论文。毛永宁、王钰、马磊、王凤云、杨丽妃等老师的教学设计的均申明,这是一篇政论文。原因主要在于,它不是历史事件的评述。文章旨在表明,北宋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只能最终落得类似六国灭亡的结局,告诫统治者不应“为积威所劫”。这种解读的代表有闵芹老师的《六国论值在哪里》,“《六国论》是一篇经典的政论文”。我的看法,政论文要求严谨的论证和准确的事实论据,而本文无论是论证不够严谨,论据也与事实不合。开篇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像齐、燕、赵没有赂秦,但“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第三段论述时,分析三国灭亡的原因是“与赢”“刺秦”“谗诛”,或因为战略错误,或因为战术错误,或因为内耗,这些显然不是“失强援”,这是论证上的不严谨。再比如,“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与事实不符。以魏为例,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89秦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显然是“战败而亡者”居多。

2.杂文

持此观点的是白平福,他在《<六国论>的体裁与分段 》中认为,从写作动机看,《六国论》是托古讽今;从写作内容来看,是影射时弊;从写作特点来看,具有形象性,通过幽默和讽刺来表现主题,最后一段尖锐泼辣,类似鲁迅杂文之风。

我的看法,白氏文观点新颖,但是文中并没有就杂文这一文体作界定,所以与其他学者研究的“杂文”有不合之处。例如王先勇的《古代“杂文”含义演变探析》指出,中国古代“杂文”一词,自在《后汉书》中出现,就是作为文章中的一类,而并非一种文体。因此认为此文时杂文,未免有折中之嫌,不够严谨。

3.史论文

将该文当作史论文来解读的,例如,王云江《从<六国论>看苏询史论文风特点》、杨发清的《从<六国论><过秦论>看古代史论的特点》。这些文章虽没有就一篇文章就“何以界定为史论文”作论述,但在解读六国论时均以史论文为前提。尤其是杨氏文,最后总结史论文特点,针对现实,以文饰史。

我比较偏向将此文作为史论文。本文是一篇评述历史的文章,这是事实。“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这是隐喻现实。告诫统治者,不可重蹈“割地以偷安”的覆辙,借古喻今,这是本质。

二、《六国论》教学方法举隅

(一)读写结合法

吴会娟老师的《如何借助<六国论>开展议论文写作教学》,姚云照老师的《以读促写,提升写作能力——<阿房宫赋><六国论>读写结合教学初探》是代表。这种教学的要点:首先,读出《六国论》可供写作的范式。例如,开门见山亮观点,段落议论多样化,抽象内容具体化,结合现实增加文章厚重感等。其次,依据范式,让学生练笔。

(二)评点式阅读方法

史桢老师的《<六国论>评点法教学设计》从字词句入手,对教学旨要和疑难之处加以评点,每段进行总评,最后做出总评。这种教学方法细致,对文本的解读能落实到字词句,有利于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思维养成。

(三)对比阅读

顾名思义,即选定参照文本,进而在对比之后赏析本文的语言、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精妙之处。所选参照文本均是以史实为据,例如同样是研究秦与六国历史文章,教材中所选的《过秦论》《阿房宫赋》与本文具有可比性。同样是唐宋八大家,苏轼和苏辙也写了《六国论》,标题和时代背景一致情况下,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也很有价值。此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各具特色的咏史名篇——<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的对比教学探析》。

(四)思辨性阅读

思辨性阅读是近几年研究的热门话题,这种研究的热潮也影响着《六国论》教学研究。典型的研究成果是童志国老师的《平视经典:思辨性阅读的一个新视角——以<六国论>教学为例》和刘永超老师的《史论文思辨性阅读的实施:从“质疑”到“反思”——以<过秦论><六国论>教学为例》。这些老师首先立足文本整体把握课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语言和论述层面找出质疑点,然后再深入文本的内容,或借助课外资料,去验证推理自己的理解或判断是否合乎“文本逻辑”,最后,再次回归文本,与文本开展对话,反思质疑点存在的合理性,进而理解经典作品经典性。他们的研究均提到,《六国论》的观点和论述过程均有可质疑之处,但最终不是对这一经典作品“文革”,而是审度之,慎思之,理解这些不合理之处也有存在的逻辑合理性,经过质疑,對经典有更多维的认识。

(五)我的看法

首先,《六国论》虽是一篇有范式的论说文,但是和当代学生考场中要写的议论文还是有区别的。将《六国论》当作经典的议论文来教,也相当于将《六国论》视为优秀的议论文,这无疑降低了经典作品的经典性。其次,《六国论》的写作具有本身的历史情境性,缺乏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六国论》的范式进行模仿,开展写作,这显然有很大的难度。依此,很多研究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将此文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阅读,进而将课型定位为古代散文欣赏课。

三、我的教法

主要分为五个环节,每一环节提供一种情境,重在理解本文的逻辑特点、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和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

第一,图表情境下,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画出本文的行文结构图。参考如下:

第二,对话情境下,体会文章的逻辑特点。第一段,假定一个“客”与苏洵对话,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改写第一段,并诵读,体会论点提出非常严谨。

苏:六国破灭,何为也?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不赂者以赂者丧。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参考:

苏:六国破灭,何为也?

客:兵不利,战不善。

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客:愿闻其详。

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客: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不赂者以赂者丧。

客:此话怎讲?

苏: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客:夫子是矣。(善矣,善矣。)

第三,图表情境下,体会论证方法。第二段用对比手法论证“赂秦而力亏”,揭示韩魏楚三国为什么破灭,请用表格方式呈现本段对比点。

对比 评论

秦所得 战胜而得 其实百倍

诸侯所亡 战败而亡 其实亦百倍

秦大欲 诸侯大患 固不在战

先祖父 子孙

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侵之欲急

强弱胜负已判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第四,文本情境下,合作探究第三段内容。文本中分析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分别为“与嬴”“刺秦”“谗诛”“智力孤危”。思考探究,这一段能论证第一段开篇观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吗?

第五,历史情境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老师提供历史背景(参见前文加点字),理解作者写作本文旨在借古喻今,提醒统治者改变治国策略。本文结尾处,作者满怀激情地发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的呼喊,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思,对国家深沉的爱。

本人教法的可取之处:在上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合作学习等情境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可以以情境学习理论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支撑。故而本人尝试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出乎文本,细读文本,合作探究,关联社会,关注自己发展。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国学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情境化教育研究”(2018JKSJD1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苏轼此文,原先作《论养士》,选自《志林·论古十三首》,后来南宋郎晔注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将其改为《六国论》。

[2]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7):1243

[3] 高煒.是借古喻今 还是借古讽今——对苏洵《六国论》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的探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01):38-39+73.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6页。

[5] 董鸥.论证欠严密的《六国论》[J].中学语文教学,2011(9):38-39.

[6] 毛永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六国论》教学设计[J].高考,2019(11):31.

[7] 王钰.《六国论》教学设计[J].新课程学习(中),2012(06):90-91.

[8] 马磊.《六国论》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7,4(49):350-351+355.

[9] 王凤云.新理念 新教材 新方法——《六国论》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1(31):8.

[10] 杨丽妃.《六国论》教学设计[J].文学教育(下),2011(02):131.

[11] 闵芹.六国论值在哪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44

[12] 白平福.《六国论》的体裁及分段[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67-69.

[13] 王先勇. 古代“杂文”含义演变探析[A].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观念的背景与特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五辑)[C].: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2017:14.

[14] 王云江.从《六国论》看苏洵史论文风特点[J].华夏文化,2002(02):34-35.

[15] 杨发清.从《过秦论》、《六国论》看古代史论的特点[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50-51.

[16] 吴会娟.如何借助《六国论》开展议论文写作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9(11):27.

[17] 姚云照.以读促写,提升写作能力——《阿房宫赋》《六国论》读写结合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6(28):79-80.

[18] 史祯.《六国论》评点法教学设计[J].甘肃教育,1982(01):17-20.

[19] 夏同泰.各具特色的咏史名篇——《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对比教学探析[J].语文学刊,2002(04):96-97.

[20] 童志国.平视经典:思辨性阅读的一个新视角——以《六国论》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7):38-42.

[21] 刘永超.史论文思辨性阅读的实施:从“质疑”到“反思”——以《过秦论》《六国论》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4):158-160.

猜你喜欢
六国论研究综述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之比较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