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创造力的指导策略

2021-09-10 07:22孟娜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指导策略创造力

孟娜

摘要: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老师有一个观点在讲创造力和人之间的关系,原话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其实主旨是在讲人的创造力是蕴含着无尽的可能的。在人的一生当中,幼儿时期的创造力是最能激发潜能的,他们会在小脑袋里迸发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并且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来体现出来。科学活动的开展则是为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能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无限的挖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创造力的指导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创造力;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

引言

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形成的一个主要阶段,要想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自身的创造性进行激发,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幼儿创造性发展,从而使幼儿的创造力能夠得到一个充分的挖掘。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适当的科学活动,从而保障每一个幼儿都能够感知到科学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对自身的创造性进行提升。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已经为每个活动步骤设置了时间与任务,而且会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任务。在教师的高度控制下,科学集体教学活动常常是“步步为营”,使幼儿探究的时间一次又一次地被压缩。一般情况下,科学活动的过程为:导入环节——介绍材料——引导猜想——动手操作——幼儿发言——活动总结。在短短十几、二十几分钟的集体教学时间内完成诸多环节,孩子们必定是被驱赶着做实验,被动完成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以配合教师尽快完成活动任务。如此一来,教师有时会不断地压缩一些与“教”无关的环节,很多应该留给幼儿探究的环节也被压缩了,导致幼儿探究的热情被磨灭。教师压缩幼儿探索环节体现为:减少科学猜想的时间,提出封闭性的问题;幼儿操作科学材料的时间缩短,投放高结构的材料立即得出结论;教师使用一半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总结,方便孩子们从整体上学习与记忆科学知识。

二、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创造力指导策略

(一)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求知欲望

参与活动是幼儿得到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幼儿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发展幼儿各种能力。因此在进行科学游戏时,应注重让每位幼儿都体验到兴奋与满足,以增强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进行“平衡架”的游戏中,一一将一个黄色的砝码放在了平衡左边从里向外数的第三个小钩子上,平衡架向左边倾斜了下来。一一拿起另一个砝码把它挂在了右边第三个小钩子上,平衡架向右边稍微回正了一些,但是还是向左有些倾斜。一一又拿起一个黄色砝码挂在了右边第二个小钩子上,这一次平衡架倾向了右边,一一在左边第四个小钩子上挂了一个砝码,平衡架又倾向了左边,一一在右边第一个小钩子上挂上了砝码,平衡架倾向了右边。平衡架左左右右来回倾斜了好几次,其他孩子也纷纷开始试试如何使平衡架平衡。乐乐拿起第六个砝码,想了一会儿,把砝码挂在了左边第五个小钩子上,一下子平衡架完全向左边倾斜了过去。一一又开始将砝码挂在右边平衡架的小钩子上,眼看右边的平衡架上也快挂满了,可是平衡架丝毫不为所建议一一将平衡架清空,又在左右两边同样的位置放上相同的砝码,平衡架左右摇晃了一会儿,慢慢平衡了下来,一一说:“你看你看,它们两个一样重”,一一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又推动了幼儿主动操作其他的探究活动,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二)有效提问,激发幼儿创造思维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儿童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导向。在他们的探究过程中,会围绕这个问题,去寻找假设,收集证据。教师提出的科学问题就如串起糖葫芦的中间的竹棍一样重要。科学问题主要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有机体和事件,与儿童应掌握的科学概念有关。教师通过收集和利用证据,形成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渴望和热情。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优先考虑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兴趣,当我们在活动开始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科学主题时,科学活动已成为幼儿值得探索的挑战。“大家可以试着玩一玩,告诉我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呢?”教师既可以利用这些问题来导入活动,也可以用它们来激发幼儿思考活动的结论,引导幼儿在探索之前进行预测:“如果......会怎么样?”中、大班的幼儿,可以请他们写下自己的预测。然后,记录探索结果。当幼儿的探索活动处于“休息”状态时,教师的有效提问犹如兴奋剂,可以重新唤起幼儿探索问题的欲望。

(三)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有利于孩子的探索

孩子并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在以往传授、灌输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使用诸如“老师来告诉你们”、“不对”、“应该是”等指导语,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发现问题、认识错误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我在指导他们活动时,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自己试一试”、“你能行的”、“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等;在设计问题时,我也注意让其利于孩子的思考,如一次在带领孩子玩纸的活动中,我让他们想出多种让纸飞起来的方法,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他们有的用嘴吹,有的用手拍,有的用扇子扇,还有的将纸用力向上扔等等,方法多种多样,可是玩了一会儿,他们都觉得累了,兴趣也减弱了,于是我又启发他们想想:“怎样才能让纸飞得高,但是又不费力呢?”孩子们在我的提示下,又开始尝试着玩,在操作中孩子们发现将纸揉成团的方法最好。同时,我在提问时尽量多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如“你真行”、“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呢?”、“真奇怪,为什么会这样的,让我们一起来想想、试试”等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品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品质;为幼儿创新多元化的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专注性学习品质;最后还要尊重幼儿的质疑,培养幼儿的资源利用学习品质。另外,在科学教育活动结束后还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只有这样,幼儿的学习品质才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幼儿和谐健康的成长,为幼儿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臧一鑫.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素养[J].考试周刊,2020(79):165-166.

[2]闫丽霞.幼儿教育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J].幸福家庭,2020(14):42.

[3]张静.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30-31.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指导策略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