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传承人周广口述史

2021-09-10 13:16睢辰萌王雪松郭树航
关键词:口述史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睢辰萌 王雪松 郭树航

摘 要:“蔚县剪纸”是我国河北省的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艺术,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周广被确定为“蔚县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访谈中,周广围绕其刻苦学艺、潜心钻研和守正创新的经历,讲述了“蔚县剪纸”的技艺特点、代表性作品和传承发展情况,呈现出“蔚县剪纸”详实生动、鲜活真切的人文历史。

关键词: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传承与保护;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1.02.014

Oral History of Zhou Guang, the Inheritor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uxian Paper-cut"

SUI Chen-meng1, WANG Xue-song1, GUO Shu-hang2

(1.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2.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fice,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Yuxian paper-cut" is a kind of paper-cut art in Hebei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is the only incised mainly carved category supplement color dyed paper cutting.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 so far. In 2006, "Yuxian paper-cut" was selec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 2009, it was included in the worl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2012, Zhou Guang was identifi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 of the "Yuxian paper-cut" project. In the interview, Zhou Guang gave an accou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uxian paper-cut" skills,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uxian paper-cut" by concentrating on his experience of hard work, study and innovation, which presented the detailed and vivid, fresh and real human history of "Yuxian paper-cut".

Key words:

Zhou Gua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uxian paper-cut;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oral history

周廣,男,1952年生,河北省蔚县南张庄村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广出身于剪纸世家,师从其父周永明——蔚县剪纸艺术创始人王老赏惟一的嫡传弟子,9岁开始学习蔚县剪纸设计、刀工和色工。60多年来周广潜心钻研,以他精细的刻制点染技法创作出的人物、花鸟等剪纸作品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北大景观》《六合生肖》《百廉图》《八仙》《神州腾飞》等,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等50多个奖项,作品被多地博物馆收藏,1995年周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作者:周老师您好,您能介绍一下蔚县剪纸的起源和工艺特点么?

周广:按照文字记载和调查取证,从唐朝开始就有剪纸这门艺术形式了,最初是用剪子剪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剪纸和刺绣差不多是同一时期诞生,它们有一定的联系,刺绣有花样,剪纸也是剪出花样,只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后来剪纸不断地发展演化,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逐步发展成今天这样。蔚县的剪纸艺人首创了用刻刀刻剪纸,从开始用刀刻到现在差不多有200多年的历史。蔚县剪纸是全国惟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传统的蔚县剪纸多以戏曲人物、翎毛花卉、鱼兽草虫及吉祥图案作为题材,制作过程大致是先画好图样,然后用刻刀刻,最后进行染色。从发源到现在,蔚县剪纸一直是用宣纸制作,而且是惟一的用刻刀刻出来的彩色剪纸。剪纸在之前也叫窗花,过年过节贴在窗户上,代表人们的美好愿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别的地方也有剪纸,和咱们蔚县剪纸有什么区别呢?

周广:其他地方的剪纸没有彩色的,从开始到现在蔚县的剪纸都是彩色的。蔚县的是用刀子刻的,我现在徒弟全国各地都有,四川的,陕西的,东北的都有。咱们蔚县有王老赏,我父亲,我,还有我二妹周淑英。其他地方剪纸,大部分都是单色,它风格也不一样。我记得浙江温州有个特殊的剪纸,叫细纹剪纸,这细纹剪纸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细纹,它刻的特别细,第二就是不上色,就是白的,这种剪纸特别漂亮。还有这个细纹剪纸刻的张数少,就刻三张五张,也需要一定的功夫,一定的技术,不然也刻不好。他那个刀子和咱蔚县的刀子不一样,咱周家的刀子又和蔚县其他地方的刀子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广灵县,蔚县原来归山西省,这个广灵县做剪纸和蔚县剪纸刀子大不同,蔚县剪纸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剪纸刀子,这是在王老赏他们师傅这一代发明的,蔚县剪纸用的刻刀是蔚县一个银匠发明的,根据刻金银首饰的刀子发明的。广灵县刀子刻的时候往前,咱的是往怀里推,再一个刀型也不一样。全国各地剪纸各有各的风格,我们蔚县有我们蔚县的风格。

作者:咱们蔚县剪纸是如何从单张发展到40多张的呢?

周广:蔚县剪纸最古老的时候也用剪子剪过,一开始是窗花,剪一些福字什么的。当时供应不足,尤其是春节家家户户贴。那会儿有个银匠说,这简单,你把花样拿过来,我用我这刀子一次能刻十几张。这是打这儿传过来的,蔚县剪纸是自己发明用刀子刻的,不是从别处传过来的。

作者:蔚县剪纸的“染”和“刻”有什么关键之处么?

周广:刻刀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剪纸艺人大约有40到50把刀子,它有大中小不同的型号,分刻什么地方用什么刀。它一般同类的刀子有两个,还有能用的有不能用的,好使的不好使的。我父亲告诉我,这刀子必须得听你的指挥,心里想啥样就能做啥样。有针尖刀几毫米,倒拉胡子刀。染色就是用笔,和画画一样。染色的特点简单地说,第一就是颜色不能散到别的地方。第二就是配色,三原色发展到七原色,七种颜色能配成几百种颜色。在王老赏的时代,颜色是现配,酒还是酒,色还是色,酒盅不剩色,就和咱们喝水一样,倒一杯喝完了再倒。在解放以后,蔚县成立剪纸厂,人多了,有技术高的有技术低的,就开始配一瓶子大伙儿一块用,主要是方便大家。

作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剪纸的呢?

周广:这个剪纸,从我爷爷那一代,爷爷叫周信,爷爷人特别心细,也是做剪纸的,但是没有我父亲做得好。我小时候,不知道我父亲的技艺有多么好,但是经常听别人夸我父亲的剪纸,我母亲也是剪纸艺人,大约在我9岁,我和母亲学的染色。怎么就喜欢上这个剪纸呢,原来家里没有大桌子,也没有这么大的房子,就在家里炕上的小桌子上,用小酒杯放着染料,父亲和母亲就给剪纸上色,我就趴在桌子上看。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来业余搞这个,过大年做剪纸,刻窗花,我就在旁边看,特别感兴趣,染得花红柳绿的,染了好多颜色,看得我十分感兴趣,也很高兴。

平时不论做什么,父亲要求十分严格,有一次,我就问我妈,父亲正好不在,我能不能染一染,母亲说可以呀,可以试试。父亲对母亲要求也严格,不能染坏了,母亲就拿一张新的,让我染黄色,开始为什么染黄色呢,因为其他的颜色可以把这个黄色盖住,先染浅的颜色,再染深的颜色。先染阳色,就是红的、粉的、黄的;后染阴色,就是黑的、绿的、蓝的,这是蔚县剪纸民俗的分法,和美术不一样,美术颜色分冷暖,而咱们老百姓分阴和阳。

染色的时候,母亲就教了我两点:第一点,你不能洇,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顏色,不能洇到别的地方。我父亲从小喜欢画画,看见什么就画,熟能生巧,后来画得特别好,但是也没上过美术学校,我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农民艺术家,没上过高等学校,但我父亲画出来的东西,在剪纸界堪称一绝。

我染完之后,母亲和父亲说,你看看这个染得行不行。父亲说还可以。母亲说这是你儿子染的,他想学剪纸。父亲说,可以呀,你教他吧。就是从这会儿开始,慢慢学剪纸。至于为什么喜欢这个,就是看这个东西好,想学他,从小就喜欢,所以后来就一直学。从9岁开始和我母亲学染色,和父亲也学。到11、12岁,学的刻,咱们蔚县剪纸不是用剪刀剪的,而是用刀子刻的,为什么咱们蔚县剪纸在全世界、全国这么出名,就是用刀子刻。咱们蔚县剪纸的特点就是画、刻、染、装裱。15岁,父亲教给我画,他和我说,你要想做一个好的剪纸艺术家,画、刻、染这三项,你只会一项,都不能称为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要三项全能,三项全精通。

作者:在您从小学艺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周广:在学艺的过程中,剪纸怎么才能做好,要求很多,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蜡板。但那时候小,15岁左右,虽然当时会做,但还不精,但已经比我们村别人家的好。我们村是个剪纸村,是蔚县剪纸的发源地。当时我就学这个蜡板,我二弟还是三弟就给捣乱,说大哥这是干什么呢,结果就给我整坏了。当时给我急的,这可怎么弄,我就问我二弟和三弟,后来还动手打了他们。父亲知道后,把我教训了一顿,说你作为家里的老大得照顾弟弟,这个我当时记得特别清楚。

我在15岁的时候,当时就是做8cm×10cm的小窗花。剪纸的画法和美术不一样,画的都是民间的东西。父亲给我讲了讲民间的画法。当时也不知道啥意思,也没见过。当时我画了一个剪纸,给父亲看,画了一个菊花,下面有一个姜芽、石榴、桃。拿给父亲看,父亲笑了笑,说还行,不错。后来学画和刻,父亲给我讲,越是不懂美术的人,画出来的东西越有民间的味道,就是真实,用俗话说,就是有土味,准确的说,就是有窗花的味道,现在我们蔚县剪纸统称为剪纸,但其实之前就是窗花。

作者:您小时候学习剪纸时,遇到过什么困难么?

周广:肯定有啊,当时,12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锉刀,当时小啊,没有劲,父亲和我说怎么去锉,怎么去拿刀,这是周家独有的,但是当时拿不住,一锉就把手弄破了,然后特别疼,这时就想,我们差不多大,为什么我二弟不做,从心底里就不想去做。当时我父亲看我弄破了手,他不安慰你,还怪罪你,说为什么不小心点,当时教完之后,先说你几句,再和你讲道理,为什么会伤到手。

这个刀子在锉的时候,要时不时在头上磨。因为你刚锉好的刀子,它不光滑,刻的时候,它刻不动,头上有头油,可以使刀子好锉。我最感兴趣的是,有一个老师傅,他在头上磨刀的时候,是往前一下,往后一下。我就问他,你这样,也不割头啊,我们都这样割过头,在头上磨刀的时候,一不注意,在头上拉一口子。这个刀子特别锋利。我还学过这个老师傅的做法,拉了好几次口子,一下不想学了,还是学我父亲的最基本的磨法。还有就是这个刀子,在刻的时候,刀子一下跳了出去,直接扎到指甲盖上了。我就问父亲,这个拉胡子,您是怎么拉的,也扎过手吗,父亲就和我说,你要用胳膊并上一股劲,心里要有一口气,拉直线,不能松劲,不能泄气,才能拉好。在我25岁左右就差不多学成了,用我父亲的话说,就是达标了,有了点小名气。但我父亲就批评我,别人说你,不是说你已经巅峰了,只是好一点点。当时我还不服气,但30来岁时,我才懂,这个艺,它没有止境。我现在虽然说是在别人看来剪纸技艺很好了,但是和我的父亲还差得很远,不论是技巧还是技艺,在各方面比,差得太多了。

作者:您有哪些比较得意的剪纸作品,可以选几个为我们做些详细介绍吗?

周广:剪纸和图片不一样,在对图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创作时,不能直接照着图片进行同等样子的创作,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剪纸有剪纸的风格特点,国画有国画的特点,水粉有水粉的特点,油画有油画的特点。为了观赏性,为了艺术性等方面,在创作前会对原图进行相关的改造,加进一些剪纸的语言,就将图片改成了剪纸的艺术形式。

在游览了苏州园林后,我被这美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想要创作关于苏州园林的作品。回来后我对搜集和拍摄的苏州园林的图片进行剪纸艺术性的改造,大胆开创剪纸手法的新思路。用黑白两色表现古建筑和园林美,黑白结合美感强烈,一口气创作了23幅苏州园林,成为我的经典作品。累是肯定的,但更多的是高兴,是传承,是发扬。

在北大校庆制作纪念品时我发明了几种新的染法,想达到一种新的高度。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8000多校友参加,有省委书记、中央领导,还有就是一些科学家、名人等,我受邀为北京大学校庆设计剪纸纪念品。当时是北京大学向我提供的相关的图片,有北京大学北校门,上边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的字,还有三孔桥,还有就是北大在多年前的旧貌。针对三孔桥、华表和铁狮子运用了雾染法,我也叫六笔雾染法。像铁狮子本身是白色,就要进行染色,丰富剪纸内容。按当时的剪纸工艺来说,已经是最高的制作水平。这次创作可以说费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是我最累的一次。因为一方面自己作为剪纸艺人,能够被北京大学这样数一数二的学校邀请来设计制作纪念品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也是对自己剪纸技艺的肯定,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来参加校庆的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是在国家级层面的人物,自己设计的纪念品必须得是精品,自己一点不敢怠慢,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敢放过,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我也正在创作关于建党100周年的剪纸作品,向伟大的共产党致敬。2022年冬季奥运会北京申奥成功,冬奥会即将在咱们张家口举行,我很自豪,我也正在为冬奥会设计相关的剪纸作品。一方面助力冬奥,另一方面向外国友人展示我们的剪纸文化。

作者:了解到您从2011年开始着手打造《蔚县百工图》这幅作品,现在进展怎么样呢?

周广: 《蔚县百工图》和《清明上河图》的形式一样,是一幅长长的生活图卷。以南山---县城---农村为轴线,从空中草原开始,到蔚县县城,再到八大镇。有南关、南安寺塔、玉皇阁等各大景点,有蔚县的五朵金花:树花、雪绒花、窗花、杏花、雕花,还有秋收的、烧砖的、打铁的各种工匠等等。我从2011年着手开始创作,大概完成了三分之一,其中刻的三分之一,上色的十分之一。预计成品20多米长,现在大约10米长。这是以前开剪纸艺术节时设计的,篇幅比较长,现在创作到了一定的程度,等找到传承人后,再开始自己的百工图。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这件作品可以说是我最期待的一件作品,这是记录我从小生活的家乡的一件作品,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也算是寄托着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一代代的剪纸人,也算是对这片土地的回馈。

作者:蔚县剪纸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

周广:不同时期剪纸的发展有不同的制作规模,在建国初期,剪纸的制作集体是叫互助组,大家在一块互相协作,制作剪纸,之后发展成合作社,到1956年左右成立了县剪纸社。但在六十年代那会儿,蔚县剪纸被强制停工过一阵,期间剪纸艺术被迫转型,改为玻璃画。在最困难的时期,我父亲的《百脸谱》面临被全部销毁的局面,这可是我父亲一生的心血。于是我父亲把跟自己性命一样重要的脸谱藏到房梁上,这才把这些珍贵的剪纸脸谱模板留了下来,也为后来的剪纸制作工艺提供了模板。直到70年代,蔚县剪纸又开始焕发了生机。当时一个外国领导人访华,当时就是看的我父亲的10种大脸谱。然后外国访问者在欣赏完咱们蔚县剪纸后,就说我们要买你们这剪纸。当时接待的领导人说可以,说我们也愿意把我们的文化分享给大家。于是1971年蔚县剪纸重新焕发生机,剪纸艺人开始做画样,1972年开始大规模制作,画刻染分工制作,批量生产。除了一小部分剪纸供国内使用,其余绝大部分是出口到国外。

南张庄作为蔚县剪纸的发源地,国家和蔚县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剪纸文化遗产的保护,把王老赏和周永明的故居进行了重新修建,也把南张庄村的门楼、牌楼进行了修建,保护这些文化遗址,便于传承蔚县的剪纸文化,南张庄的街道也进行了修建,并入了蔚县县城的街道。剪纸博物馆里边陈列着从王老赏到我父亲周永明再到我这一代的剪纸艺人的剪纸作品,可以说是代表了各个时代的剪纸文化特色。在过年过节时候,来南张庄观赏剪纸的游客每天就有几百甚至上千人。

作者:您能介绍一下现在蔚县剪纸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么?

周廣:中国剪纸第一村也就是我们剪纸的发源地——南张庄,与旅游相结合,建设标志性建筑、剪纸商业街,整修剪纸艺术大师王老赏故居等。2010年蔚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确立了“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的领头雁地位。“中国剪纸第一街”盛大开街,街内收集了全国多位大师的几百幅作品,使“中国剪纸第一街”成为中国剪纸艺术长廊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观园。2011年“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首届中国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在蔚县隆重举办。作为蔚县剪纸的代表人物,我也在艺术节上发言,感谢大家对蔚县剪纸的支持,自己也会把这门手艺发扬下去。同时蔚县剪纸也带动了咱们蔚县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是为全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原先咱们县是贫困县,现在也成功脱贫了,人们生活也好了。

作者:您是怎么传承这门手艺的?

周广:想赶紧把剪纸这门手艺传下去,让这门手艺可以传承下去。我的徒弟不少,有从最开始师从我的,也有跟别人学过后,又再来跟我学的。当时的剪纸都是手工刻,我家的剪纸比别家的剪纸价格要高,同样张数的剪纸比如8×10的别家卖5毛,最多1块,我家的就卖到了2块5,就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供不应求,主要是因为我家的剪纸质量高,工艺精湛。因为供不应求,所以就得再招收工人,招收进来的工人制作工艺达不到周家的剪纸工艺要求,我就再教那些工人们制作出高质量的剪纸。还有全国各地的人慕名而来学习剪纸,就这样徒弟们也越来越多,到现在达到上千个。

也有好多的学生专门过来了解和学习蔚县剪纸,我也是热情接待。益海嘉里是全国知名企业,他们在蔚县创办学校,给那些贫困孩子、没人管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包揽一切费用。有个孩子特别想学剪纸,于是学校老师把孩子带到我家中向我请教,为了方便,也为了可以多培养培养孩子对剪纸的兴趣,多学习学习,我就把他留在家中,跟着家里人一起吃饭生活,学习剪纸。下花园有个孩子是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要写关于蔚县剪纸的毕业论文,前前后后来过好多次,最长一次在我们家写了4天,他来我家也学了几天,我也是让他叫我师傅。他给我打次电话说师傅告诉你个好消息,就因为写我家这个剪纸的毕业论文,还考上研了。看到这么多的学生对剪纸这门技艺感兴趣,我也是十分的欣慰和高兴。

作者:您被授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对您的剪纸生涯有什么影响呢?

周广:在被列为国家级传承人后,首先自己的心情肯定是特别地激动,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可以说是最高的荣誉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把这项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在之后的工艺制作方面,自己更是不断努力钻研,推陈出新,为剪纸注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呈现在大众视野。后来我还发明设计了多层彩色剪纸。联合国也授予我剪纸艺术家的称号,国务院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也体现出了国家对剪纸文化的重视,我也很感谢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与照顾,我也会好好地把这项手艺发扬下去。

作者:您对传承和弘扬“蔚县剪纸”这项非遗还有什么想法和愿望么?

周广:蔚县剪纸发展到现在,将来再发展还是靠文化水平,当今时代发展,都是新的东西。当年的自己和父亲学习剪纸时候,都没有美术功底,就是靠自己的所见所感。现在的好多学生大都有美术功底,跟我们之前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不一样,肯定会有区别,在创作、构思等方面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像我侄子大学学习动漫,设计出的剪纸又快又新。蔚县剪纸的发展前途不可估量,在以前的社会都可以发展的那么好,在现在国家这么重视的情况下,在社会发展这么好的条件下,文化水平越来越高,艺术的根已经根深蒂固,咱们蔚县剪纸肯定也会发展得更好。現在我的记性不太好了,但是对于剪纸的相关东西是永远也不会忘记,是刻在骨子里的。

(本文在周广口述的基本上整理,经周广本人同意在本刊发表。)

收稿日期:2021-05-11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Q201061)

作者简介:睢辰萌(1988-),女,河北馆陶人,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学院讲师;王雪松(1991-),男,唐山乐亭人,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学院讲师;郭树航(1973-),男,河北辛集人,河北科技大学纪检监察室;副书记,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口述史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黄梅香自苦寒来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