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弥合“数字鸿沟”探析

2021-09-10 07:22曹宇嘉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数字鸿沟

摘要:自互联网出现到进入发展加速期,其便捷、即时和易获得性等特征曾使学者和专家们对其弥合“数字鸿沟”的能力寄予厚望,期待信息资源能在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中得到均衡分配,最终打破信息资源壁垒,消除“数字鸿沟”。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几十年,“数字鸿沟”在各方主体的努力下逐渐弥合,期盼中的信息平权有望在未来实现。超脱数字技术的使用差距这一因素,我们更加需要超越技术维度的测量尺度,开始着眼于更加广阔的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地探寻产生“数字鸿沟”的真正原因,并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

关键词:“数字鸿沟”;非网民群体;弥合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082-03

一、绪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迅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带来巨大的数字红利,使话语权逐渐被下放至公众群体,于民众来说,信息获取逐渐平权化,网络上几乎可以获得任何需要的信息。伴随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众生活的极大部分被数据占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享有的众多服务也被数据化。但数字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社会提供的数据服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非数字用户群体与数字用户群体的差距不断扩大,非数字用户群体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这些人群往往被排斥在日益崛起的数字经济外,“数字鸿沟”对他们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产生消极影响。

二、“数字鸿沟”:从“接入沟”到“使用沟”

由于每个国家互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扩散程度不等,所以不同国家学者的相关研究进度大多不同,但是他们大致都经历了从第一道到第二道鸿沟的两个阶段,即由“接入沟”到“使用沟”。

進入21世纪,社会环境发生极大改变,“接入沟”已不再是困扰学者展开社会研究的拦路虎,因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实现“接入沟”的填平,因势而动,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开始从以往的研究物质层面的不平等逐渐转向精神层面,多角度探究社会中形成“数字鸿沟”的原因。

“使用沟”与以往学者们研探的“接入沟”不同,对“使用沟”的深入分析基于基础设施设备的相同,即同为使用者,他们各自的使用技能和动机有差异,对这一部分的原因研判以及相应的措施制定是我们当下研究的重点领域。

三、数字化时代的非网民群体

第47次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非网民用户规模为4.16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62.7%,非网民用户仍然以农村地区的人群为主。非网民群体无法接入网络,就会导致其在出行、消费、就医等日常生活中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为普通大众带来的便利[1]。因此,接入互联网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健康码申领与出行之困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扰乱了民众的正常生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各方始终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强化内防反弹,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在这样的情势下,公众出入公共场所出示健康码成为必然事项。但是由于非网民用户在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以及信息技能使用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且人数也相对较少,这一群体的权益往往得不到社会重视。因此,健康码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这一群体带来了麻烦,因其大都具有年龄大、文化水平较低等特征,健康码的申领甚至成为他们出行无法翻越的一座大山,具体表现为智能手机的缺失导致其无法申领和使用健康码,没有健康码就意味着其出行等活动极不方便。

(二)线上火车票购买与线下抢票之困境

公众的日常生活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正在经历新的转向,其显著特征是民众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无障碍地接触智能设备和媒介,享受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20世纪的人们若想乘坐火车,需要先去车站排队购买车票,遇上节假日或春运,可能还会面临买不到票的窘境。如今通过智能设备上的相关APP,人们可以任意浏览适宜自己出行的车次,并直接在线上选择、付款,完成火车票的购买,十分便利。但这种利用智能手机线上操作购买火车票的方式对于非网民用户来说,又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还需和旧时一样,去火车站排队买票。但无论去多早,各类时间段的票都可能被线上用户抢购一空,手无智能设备的非网民群体在这场抢票风潮中沦为被排挤的对象。

(三)网络挂号就医与线下排队就医之困境

近几年,互联网医疗优惠政策的部分出台,为“互联网+就医”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可以预见的是,过去人们因为就医需花去一上午排队等待的体验即将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避免接触造成感染,一种新型的无接触治疗与诊断的就医方式成为群众刚需,继而催生出一系列就医新模式。如今,全国各大城市的医院相继推出网上挂号问诊服务,如果不是严重的病症,系统直接分配医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从挂号到提交病历,再到医师问诊,开具处方、审核处方,接着下单买药快递至家中,全程所需时间不过一小时;如果必须到医院就诊,也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络渠道提前挂号,系统可精准测算患者需要到达医院的时间,患者只需按点到达医院即可,民众走出了过去排队挂号难、就医难的困境。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不懂操作甚至没有智能设备无法使用网络就医服务功能的非网民病患,只能通过旧办法,循环着“排队三小时,看病五分钟”的就医体验。

四、非网民群体被“遗弃”之因

(一)地区:区域间的发展进度与规模尚存在不平衡现象

曼纽卡·卡斯特尔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指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地区和相当部分的人群被网络技术体系所抛弃,不同人群、地区和国家接触到新技术力量的不同时间,构成了当代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来源。”[2]由于地理位置、东西部地形等因素,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不平衡状态。

“数字鸿沟”的定义起源于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于1999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数字鸿沟”主要体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差异。从产生原因来看,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接触、基础技能、内容、需求四个方面,其中接触层面即是“接入沟”,意为不同地区的民众获得的互联网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水平是不一样的,而在这一层面,先接触到互联网的社会群体往往对这一技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运用,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网、利用网络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而偏远地区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等没有跟上,互联网的接入率和使用率往往并不是很理想,同时这也是第一道“数字鸿沟”产生原因的集中体现。以中国为例,东南沿海地区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度总体高于西北部地区,因而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的公众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这种鸿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亟待弥合。

(二)年龄:创新与扩散下老年人的滞后扩散

年龄是创新采纳与扩散的一个门槛,在创新与扩散研究的五类人群中,年龄偏大的老一辈往往属于拒绝采纳创新的滞后者群体。数字时代的急剧变迁瓦解了老一辈人曾经习以为常的熟人圈子和集体社会,他们在巨大的断裂中无法完成自我身份的调适和主体身份认同的重建,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不属于他们主场的时代。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顺利进入应用扩散期,中国的网民人数屡创新高,但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老年人这一信息弱势群体在此次跨时代飞跃中的尴尬地位,他们对这次互联网奇迹的贡献始终非常有限。信息和电信技术缺乏者可分为三类——对技术进步免疫者、边缘接入者、边缘使用者[3]。很明显,老年人属于对技术进步免疫的滞后者,由于其生长的环境与当下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既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又体现在对智能设备这类新事物的运用上。在这个落后一厘即差之千里的时代,技术的发展一次又一次地拉开代与代之间的“数字鸿沟”,在这场技术的角逐下老人们渐渐被抛弃在时代的洪流中。

(三)技能:个人对技术使用目的不同催生结果不平等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学界关于“数字鸿沟”的讨论也逐渐从之前热议的“接入沟”转向“使用沟”,除了作为第一道“数字鸿沟”的“接入沟”外,人们更多地关注因公众技术水平差异的存在而导致群体的分层与隔离这一更深层次的原因,个人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掌握程度仿佛成为一种重新划分社会阶层的新的资本。

当下,个人对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恰当使用已成为个体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因而社会个体需要掌握更多、更优质的信息通信技能,以免被数字时代抛弃成为数字弃民。而不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技能学习和资本积累的个体将会深陷信息穷人的漩涡,仅仅将互联网当作娱乐或消遣的工具,久而久之,他们和善于利用高级技术发挥自身价值的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数字鸿沟”将更大。日常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具有时代前瞻性的一部分人通过在互联网上学习高级技术(例如PR、PS等应用软件),不管是将其作为副业还是真正的高级技术从业人员,这都使得他们与纯靠体力输出挣钱的群体区别开。

(四)代际:代代相传的学习习惯与知识运用形塑鸿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演愈烈,以往民众大都通过互联网学习新技能,如今在很大程度上被娱乐型的获取替代,不同群体对信息技术用途的选择出现了分流。当网络接入家庭后,父辈既有的网络技能获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以一定的方式影响子辈网络技能的获得[4]。从代际角度看,不同家庭之间父母辈呈现出的“数字鸿沟”对子女间的“数字鸿沟”有较大影响。也就是说,大多数家庭,他们(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对互联网表现出的高度依赖性与其对信息技术功能应用方面的单调性和局限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下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格外重要,如果孩子看见家长在家里的活动以电子设备的娱乐活动为主,他们也会对这一行为进行模仿,甚至不清楚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而知识经济地位較高的家庭则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学习技能,并以此作为提升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的途径,言传身教之下,其子女也会学习与模仿,知晓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自身及其家庭的良性循环。

五、弥合“数字鸿沟”

(一)地区弥合

哈贝马斯曾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但从实际开放程度来看,当时资产阶级对公共领域全面开放的声称并不是事实,女性、无产阶级的男性以及激进派人士等社会地位低者都被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同理,在互联网时代,由地理位置差异形塑的“数字鸿沟”也由来已久,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乡村农民等群体因为地域因素被排除在信息技术公共领域之外。

治理“数字鸿沟”的实质是通过反社会排斥实现社会融合,对此,国家要进行信息资源的宏观调度,从大范围完善边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加快落后地区的数字化进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具体说来,从地区角度,国家需要将互联网基建工程扩散至西部、西北部等偏远地区,对当地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应用程度进行深入调研;从城乡角度,政策上需要重视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还需要加强对乡民、村民的教育,只有民众主观上愿意使用、主动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如此,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了,合作成本相应降低,利益的分配变得均衡,不同区域之间公众的数字区隔也会相应缩小。

(二)年龄弥合

美国学者普林斯在2001年首次提出“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这两个概念,用以表征不同年代的数字产品用户在接受、采纳、使用及管理数字化技术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5]。前者是引领互联网时代技术浪潮的青年人,后者则是步履蹒跚、亦步亦趋、艰难适应技术浪潮的中老年人。因此,如何根据老人这类社会结构中的信息弱势群体的需求设计信息服务类产品,以帮助他们完成自我身份的调适和主体身份认同的重建,在信息社会中寻求一方独属于他们的天地,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高龄老人这一类的非网民群体,相关应用的技术开发团队需要重新设计适合他们使用的智能设备,或是优化软件应用,使呆板机械的技术操作步骤更加人性化,如此一来,便能消除数字访问的特定物理或精神障碍,高龄老人也能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这个对他们而言曾经很陌生的信息通信领域就会显得和蔼可亲。

同时,因为老人通常不太可能在学校或工作场所等专业机构的环境中学习互联网技能,长居于室的他们面对技术障碍通常会求助子女一辈的年轻一代,代与代之间的互动(即数字反哺)或可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技能弥合

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圈层壁”不断被打破,但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融合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不同文化圈层以及网络世界里不同角色间的冲突是一直存在的,技术使用的差距也由此拉开。

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可以由此将数字人群划分为技术富有者和技术贫困者,这一概念的提出成功将这一不平等的议题引入社会、政治与学术领域的讨论中,成为社会政策甚至政治主张中的一种关怀[6]。因此,个人使用技术差异导致的鸿沟,致使其成为技术贫困者。针对这一群体,社会组织应该提供相对集中的技术访问与培训,引导其系统地将高级数字技术用于工作、生活和教育中,并从中受益;对于一些难懂深奥的软件应用,应该开设无差别的课程教学,确保打通资源分配不均匀的壁垒,使得新时代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踏上通过互联网实现自我提升的路径,这是外部环境可以提供的政策支持和帮扶;从个人来看,处在不利地位的技术贫困者也应主动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提高学习能力,以更开放、更积极的胸怀拥抱新技术。

六、结语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学者们期待以技术的发展弥合“数字鸿沟”的美好设想并没有实现。相反,由于地区差异、年龄差异、技能使用差异和代际影响等方面的不平等,不同群体之间的鸿沟变得更大。其中,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接入沟”上,年龄、技能和代际影响主要体现在“使用沟”上。硬件设施接入上的鸿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进而逐渐缩小,而公众运用信息技术缩小个体发展的能力、水平与素质方面的差距,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结构性不平等造成的鴻沟,并且这种结构性不平等对于不同群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而需要社会多方主体作出努力,以弥合“数字鸿沟”。

参考文献:

[1]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2-03.

[2]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8.

[3] 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04):45.

[4] 江宇.社会结构和网络技能获得——一项关于高中生互联网使用技能差异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O7(02):42-49.

[5] 普林斯基.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J].地平线,2001,9(05):1-6.

[6] 金兼斌.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1):75-79.

作者简介:曹宇嘉(1999—),女,安徽宣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革命对传播学实践应用的影响
推进“信息化”消除“数字鸿沟”
浅析互联网时代知识沟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
弥合数字鸿沟,构建公民社会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