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及措施分析

2021-09-10 16:03谢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措施分析实践活动教学现状

谢来

摘要:随着新課改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的调整,众所周知,高中地理涉及的很多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授课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多应用所学的机会,可有效避免学习枯燥感的产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更好地提升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179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地理认识、地理品质和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能力、地理综合思想观念和地域认知能力等层面。地理人地协调是指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在同一个空间上的协调能力,是基于人类对于地理环境的认识与理解基础上实现的;地理综合思想观念是指人类在已知的地理学的理解上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和认知的思维模式;地域认知是指人类对于同一个空间中的自然环境地域变化的预测、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和地理模型构建的思维能力。

1转变授课模式,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模式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是单向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忙于大量输出知识,学生忙于盲目接收笔记,这种教学模式丧失了学生自主思考理解的能力,导致课堂缺少互动,缺少了生机,学生学习没有了乐趣,教师的授课彰显得无聊。因此,为加强学生地理知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课堂学生互动、小组讨论形式促进师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地理想象能力,通过教师的知识讲解与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空间构建能力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的思维碰撞促进自身知识的完善,增强了学习的体验感,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先进的教学仪器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打开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球公转》一章的教学任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构建四个地球的昼夜变化图像,并在这些图像中呈现出一年四季地球受到的光照影响,通过投影设备可以将四个季节的地球昼夜分布图依次展开,利用先进的设备为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锻炼提供基础。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后仔细观察这些图像的特点,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地球不同季节的光照分布模型。学生通过对每个模型进行对比,在自己的思维中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光照的不同对季节变化产生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构建能力。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情景式教学,即教师根据课文描述的知识,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辅之生动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描绘的情景表象,以加深学生的记忆,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教学方式。情景式教学可以活化教学内容,教师若是通过互联网+把教学知识与实际情景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于一体,能让学生的不同感官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利用思维导图支撑课堂教学活动

利用思维导图支撑课堂教学环节,利于帮助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对学生的地理思维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积极意义,例如,在讲解《人口的变化》的教学中,我们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首先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之后的具体教学环节就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学生在预习环节已经对教材基本内容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可以以“人口变化”作为核心词汇,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思维导图,“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人口变化具体包括几方面内容?如果让你结合教材将这部分知识划分成几个模块,你怎样划分呢?”,给学生提供具有探讨空间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已经预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学生在讨论合作过程中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想法,我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点的关联,标注重点问题。最后,经过我们的总结和思考,人口变化这个核心词汇一共产生了三个分支—人口的增长、人口问题、人口比例,结合以上三个分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三部分问题出现的原因,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思维导图构建步骤,形成以人口为主题的思维导图。这个教学过程以思维导图作为核心和引领,环环相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参与思考和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在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4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将要面临高考的考验,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需要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高中地理知识较为琐碎,如果学生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他们在答题时很有可能回答不全面。以必修二“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例,这节课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各地的气候类型以及水稻的生长条件。其次,本节课还需要探讨季风水田农业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难以考虑全面。利用微课视频具体分析影响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因素,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讲解,引导其掌握具体的分析方法,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结语

总而言之,实践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更好地提升,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寻求针对性实施途径,给地理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保障。实施地理实践活动应做好活动方案的精心设计,做好实施过程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同时,还要做好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估,针对性地解决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延峰,焦存志.合理运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青海教育,2019(10):49-50.

[2]郝鹏翔,官山明,钟菊芬.融入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8):18-20.

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校

猜你喜欢
措施分析实践活动教学现状
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