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2021-09-10 04:17杨远成
红豆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阳光体育高校体育

杨远成

【摘要】阳光体育作为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的大背景,对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較多问题,无法适应阳光体育的要求。为此,高校要不断改善体育教学模式,完善与丰富教学设施、教学内容,从各个方面入手加以改革。在本文中,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阳光教学背景下所展现出的问题及难点,并且相应的提出改革对策,为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一、阳光体育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阳光体育理念的提出,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的教学需求,为此高校不断改善与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将新的思维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体育教学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参与意识逐渐提高。另外,阳光体育提出高校学生需要保证至少一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该理念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了解到体育锻炼对于未来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将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到生活与学习中。可见,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体育锻炼能力也随之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

阳光体育教学是对课堂体育教学的外延,但是仍然不能脱离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将二者相结合,按照国家相关制度执行,在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稳定开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推动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同时,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健康水平,改善体育教学理念及思路,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筛选之后确定最佳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方式与实际需求脱离的现象发生。针对学生实际健康需要以及学科的实际情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拓展高校学生体育知识面,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综合发展,从而推动良好的综合素质渗透到学生的教学思维中。综上所述,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提出,有效的推进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与深入。

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校教学中缺乏终身教学的概念

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要求其不仅要拥有博学且精通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拼搏精神。同时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终身健康意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改善社会压力下的心理状态,拥有强壮的体魄。但是,我国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上,未渗透终身教学的概念。相关研究发现,高校学生毕业之后,体育锻炼急剧减少,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作为社会经济竞争的主要因素,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以终身意识来提升身体及心理素质。

(二)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及配套设施不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师资力量及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这对于阳光体育教学的推广起到了阻碍作用。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对学校体育投入的资金不均衡,场地器材生均占有量严重不足,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学生就缺少开展阳光体育的基础,学生的体育需求也就无法满足。阳光体育教学指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体育运动,而当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体育运动之后却因为场地及设备限制而无法开展,学生就只能被迫选择不喜欢的体育运动,导致体育兴趣不断下降。另外,高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学积极性较低,自然也就无法设计出有趣且有效的教学内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三)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一直以经济运动作为教学教材及核心的教学内容,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素质锻炼的作用,却忽视了体育运动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然而,体育与运动实际上是不同的概念,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而体育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在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及全面发展意识的基础上,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坚强意志及团队意识等。体育教材在编制过程中,忽视了其起到的终身健身作用,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内容也缺乏趣味及娱乐性,也就无法实现阳光体育教学的要求。

(四)学校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多一些。提高办学质量,建设一流专业,是目前各高校的工作重心。而体育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体育的资金投入跟不上,学校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在部分高校教学管理中还存在歧视基础课的现象,认为专业课是重要的,基础课可有可无,对基础课程给了认为的限制,对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精品课程的申报,教学改革和科研立项等方面都设置障碍。导致体育课程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课程建设落后、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陈旧、设备设施老化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随着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师就应该勇挑重担,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身心变化,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调适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

(一)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

现在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机械化,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们的特长与兴趣,甚至很多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导致同学们的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够,也没有体会到体育课的意义与乐趣。以往的体育课程过于强调教师的带头作用,所以体育课程模式僵硬,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较少,也不会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体素质差异,课程设置格式化。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应该进行改革,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设定更加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既要同学们强身健体,更要让同学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高校的教师应转变观念,给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体育课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也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体育课的目的是在同学们在锻炼身体之余,选择个人适合的、喜欢的体育运动,并投入到其中,熟练地进行掌握。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个性化以及对学生个体差異的关注。体育课程需要改革,需要更加地贴合学生们的身心需求,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身体健康,也需要让学生们的思想得到改变,养成他们终身锻炼的思想。学校要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与展示空间,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技巧。

(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要对传统单一的考核机制进行改变,从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要不断淡化体育的竞技性,而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将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学的导向,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表现以及身体素质测试等综合成绩作为体育运动的考核标准,从根本上提高终身体育意识。首先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及体育锻炼中,以此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其次是不能脱离教学大纲要求,在体育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拓展,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当地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体育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和魅力。最后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兴趣爱好,开展分层教学,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甚至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体育习惯。

(三)建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教学不能单纯依赖课内教学,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锻炼的意识,同时高校体育教学也是衔接校内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桥梁,由此可见,课内及课外体育教学的同步开展对于高校体育教学非常关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将课外体育教学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延伸与组成。通过将课内外体育教学相融合,实现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从而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对于课内教学,要充分结合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提高课程教学灵活性,针对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而设计更具特色且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除了关注课堂表现之外,还要关注学生课外锻炼的表现及态度,培养学生资助开展体育运动的意识,从而保证高校学生能够实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由阳光体育教学理念转变为学生身体素质在“质”上的飞跃。

通过课内外教学的融合,实现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其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将“要我学”的被动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而实现课内外教学融合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学生的特点,根据其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课内外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改变,感受身体素质提高之后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真正实现阳光体育健身的目标。

(四)积极开展体育社团建设

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最新文化的承载与传统媒介,其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有着积极作用。为此,高校要注重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投入一定是师资力量以及物质力量,对高校体育社团工作及活动提供指导与支持,针对不同的体育活动尽可能多的创建社团,使得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从而更好的开展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并且定期举办相关的交流活动,以活动作为载体提高体育社团的凝聚力及向心力,将体育活动与课堂教育及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而培养更多的全素质人才。高校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拓展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方法及途径,借助体育社团传播阳光体育文化。

(五)加强高校体育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的基石,高校体育师资建设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产生着重要影响。高素质、高水平、拥有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目前高校体育师资配备不足、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高校需转变观念,坚持”以师为本”。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在政策导向上和制度制定上给予考虑,激活体育教师的内在动力。加大资金投入,为体育教师师资建设提供保障;引进人才,补充现有队伍,提高整体质量,改善学科和专业结构;培养骨干教师,建立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的机制,促进梯队建设,从而保证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多学习、走出去”,制定目标,规定任务,加强考核。让老师们有紧迫感、有进取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建立一支先进的教学团队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理念逐渐发生改变,但这也给阳光体育教学增加了一些困难。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很多高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变化。阳光体育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变,高校的体育教学的发展想要加快改革与深化,需要让学生们对终身锻炼这个概念有深刻的意识,将意识的提升转变到实际行动中去。

参考文献:

[1]仲慧慧.阳光体育运动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

[2]冯莉萍,万美荣,李文风,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向玉山.“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8,10.

[4]贾儒.“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9):160-161.

[5]杨云杉.阳光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落实路径研究[J].运动,2016(16):83-84.

[6]张强.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思路初探[J].运动,2015(3):94-95.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阳光体育高校体育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