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育人机制研究及路径探索

2021-09-10 07:22冯杭州
红豆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实施路径

【摘要】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和学习实践的重要项目,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将德育教育理论知识转为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合作意识、精神,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品德、品质等。本文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价值进行分析,对育人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实施路径。

【关键词】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实施路径

前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在新时期下具有工作复杂、组织性强、用人结构系统等特点,且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我国教育部多次发布关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力求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实践教育,并要求学校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有的放矢的德育教育工作。针对育人机制学校要明确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地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教育,并有效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价值

(一)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现代教育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努力将大学生打造成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政治、道德思想觉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充满正能量的志愿服务就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探索和吸收,掌握实践能力。

(二)提高实践活动的价值。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所在。虽然各大学校在近些年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实行素质教育,但进行实际了解过后发现大学生受到的素质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理解吸收的程度也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

二、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育人机制的策略

(一)实践活动生活化。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传统的育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大学生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育人活动或育人机制已经无法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应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形式上进行创新。针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来说,在发起和组织的前期环节可以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并用风趣的谈话形式和灵活生动的实际举例,引导大学生从心里接受。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普通活动,在此期间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仪式感。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应根据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的具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更够帮助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的深度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大学生思想和相关舆论的导向,促进大学生形成优秀的价值核心观念。

(二)提高大学生育人机制的时效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育人机制不是单向性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大学生志愿实践活动中,实践是关键环节,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领悟专业知识也可以增加社会知识,对社会中的时事政治加深认知和了解,提升思想观念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充实的思想认知和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思想教育,并在此前提下利用收获的知识和经验继续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提升服务质量。实践加强思想方面认知,提升思想认知又可以促进实践活动完成效率和质量,这样优质的循环是新时代大學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重要体现。比如,日常体育竞技活动的志愿服务中,只有大学生亲身体验过,才能在志愿服务环节做到重视细节,准备充足,了解参与人员的需求和需要,甚至可以做出相关防范工作,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质量。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回归本质,改善传统育人模式的弊端,指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大学生群体很快会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引导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认知,并在正确积极的思想下完成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培养大学生人格魅力、综合素质、养成优秀人生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大学生未来更好发展[2]。

(三)创建大学生育人机制中的评价体系。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学习或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也是如此。在大学生志愿活动环节要重视评价体系的作用和价值,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的育人评价体系。大学生在实际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会遇到各种因素造成的工作阻碍情况,从而降低学生参与和继续工作的积极性,而评价体系的创建则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在复杂的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给予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表扬,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实践动力,有效的反馈是对大学生在活动付出的回报。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成绩、实践经验、实践报告等进行结合,加强大学生对服务实践活动的信心和动力。

结语:综上所述,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大学生和学校都应加强对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认知,从而做好志愿服务的组织和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胡朝红.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现状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80-81.

[2]孙寅勇,梁蓝方,王坚.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育人机制与方法研究[J].智库时代,2019(39):249+254.

作者简介:冯杭州,男,汉族,籍贯:江苏徐州(户口:江苏南京),生于:1988-02-27,工作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单位省市:江苏省南京市,单位邮编:210088,职称:助理研究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又读了一个江苏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已毕业,只有学历,无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实施路径
组织系统优化设计:辅导员育人机制构建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