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中国孩子的诗和远方

2021-09-10 07:22焦雨陶方绎晴李诗意
国际商业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游学研学旅行教育

焦雨陶 方绎晴 李诗意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研学旅行在中小学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正在日益增长,各类研学旅行机构也在这一背景下层出不穷,但因研学旅行属于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且各类研学教育机构也多为民办机构,具有一定的逐利性,所以当前我国研学旅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内容单一、价格昂贵、重游轻学、品质不齐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类问题也成了衡量我国研学旅行教育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此篇文章将从一位研学旅行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视角剖析当前我国研学旅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研学旅行;游学;教育

一、研学旅行的过去与现在

研学旅行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兴起的“大游学”活动,但在中国的起源,我认为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游学”概念。“游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可谓是十分巨大的,是每一位读书人都必须经过的教育环节,“游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还可以广交朋友、感悟人生,中国古往今来无数的名章绝句、思想典故都是在这名山大川的游历之中诞生出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也应证在这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日益加重,学生不仅难以有机会参加“游学”,甚至户外活动的时间都少之又少,这无疑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孩子的诗和远方在这海量的作业和试卷的裹挟下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自2013年以来,“游学”第一次以“研学旅行”的名称步入了公众的视野,但 “研学旅行”的这次出现并不是在教育界的推动下,而是在旅游界的推动下,因而虽然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在各地方中小学内部的推广却阻碍重重。直到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应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后,研学旅行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真正的热潮,其后2017年10月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遍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研学旅行”自此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有了官方意义上的“地位”。2017年随着这一文件的发布,也将我国研学旅行的讨论热潮推向了极致,众多资本瞄准了这一素质教育发展带来的风口,仅在2017年当年成立的研学旅行机构就有超过5000家,这一数量超过了2017年之前所有年份的研学旅行机构之和(数据来源:智研咨询),因此,2017年也被业内称之为“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元年”。

从2013年到现在,研学旅行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也不过只有八年左右的时间,行业内的企业整体呈现年轻、零散的状态。研学旅行这一行业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现阶段的研学旅行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研学旅行这一行业的风口是否已经结束?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研学旅行从业者深入思考,同时,也值得学界和教育界人士深入思考,以此不断调整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思路,促进研学旅行的良性发展。

二、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存问题

从2019年开始,研学旅行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公立学校组织力度明显加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企业参与热情极大提高。2019年,国家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都在全系统年初大会上强调,继续深入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劳动教育。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强调,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疫情过后,各地区积极响应教育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在2021年陆续颁布了很多相关优惠政策,推动了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

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毕竟研学旅行在我国才刚刚兴起,我们通过对研学旅行行业的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的从业经验,分析得出研学旅行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研学旅行市场缺乏规范,缺乏专业性。研学旅行本身是基于“教育+旅游”的新型教育产品,但随着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實施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不少研学旅行出现了“旅学分离”的极端现象。有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过于简单,形式单一,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难以发挥研学旅行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也有不少学校和机构过于强调研学旅行中“学”的成分,布置了大量的调研报告、研学日记等作业,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使研学旅行加重了不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2、学生安全问题成为最大阻碍。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学生人数多,每次外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大量人员的集体活动,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很多家长在能够认同研学旅行所带来价值的同时,又对其安全保障产生怀疑,因此使其成为研学旅行开展的最大绊脚石,也成为研学旅行行业蓬勃发展的阻碍。

3、行业准入门槛高,前期投入高、收益少。研学旅行从业企业,前期不仅要投入研学基地、研学设施,后期,还需组建产品设计、教学、运维等团队,各项支出均十分庞大,种种高昂的开支,也成为许多研旅机构项目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另外,因行业内部竞争压力巨大、家长价格承受能力有限,许多国内项目定价又不宜太高,这使得许多企业挣扎在退与不退的“生死线”上。目前市场上也存在着部分“政策导向型”的研学旅行企业,它们一方面紧跟国家、地区政策导向,争取财政补助;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创新和经验,无法与头部企业竞争,而不得不采取低价、低成本、低质量的运营方式来维持运转。

4、研学旅行价格居高不下,致使许多普通家庭难以承担。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家长更愿意为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支付更高的价格,有60%的家长认为研学旅行价格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而海外研学项目单价则更高,均价可达1.2万元。对比《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9》中各地市平均工资来看,研学旅行对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

三、对现阶段研学旅行所存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现阶段研学旅行所存在的问题不仅阻碍着其行业业态的健康发展,而且不正确的研学方式、低质量的配套服务,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威胁与危害。因此,探索如何解决好研学旅行存在的上述问题,才是中小研学旅行企业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应该好好考虑并认真面对的问题。关于上述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

1、合理安排“游”“学”时间,严格审查研学内容。在学校组织课外研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研学活动中“学”和“游”的比例,既不能将研学娱乐化,也不能让研学失去趣味性,成为另一种变相形式的课外辅导。在学校与校外研学旅行公司合作组织课外研学前,校方应当严格审查研学旅行公司背景、公司人员、从业资质,实地考察研学旅行场地,避免一切因为人为疏忽,而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

2、严格规范行业标准,在安全保障、注册资本、人员配备方面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对高质量、高品质、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研学旅行公司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其健康发展。打好行业标准限制和政府政策支持的组合拳,引导研学旅行企业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导风气的方式改善行业生态环境。

3、鼓励公立学校与私营研学企业、旅游公司合作,提高研学旅行在引导青少年成长、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我国许多研学旅行公司前身均为私营教育培训公司或旅游公司,不同前身的公司所专注的方面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研学旅行公司都忽视了研学旅行在引导青少年成长、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如果研学旅行公司能够和具有丰富“育人”经验、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公立学校加以合作,将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研学旅行对学生培养的积极意义。

4、规范研学旅行市场定价,根据行业情况,制定指导价格。近年来,研学旅行市场火爆,吸引大量教育机构、旅游公司纷纷转行。大量公司的涌入,也使得研学旅行市场价格混乱成为制约研学旅行规范化发展的一项主要问题。从长远来看,想要规范市场价格、扩大研学旅行受众范围,也与规范市场价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价格指导政策,规范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国家还要加强监管,坚决惩处低价恶性竞争的扰乱市场行为。此外,建议教育部门、公立学校对参加集体研学旅行的困难学生,按照研学费用的一定比例提供补助,以减轻其家庭负担。

教育是国家大计、民族根本,研学旅行更是新时代培养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妥善解决好现阶段研学旅行存在的各类问题,才能助推我国的研学旅行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向好、向善、向上发展,才能让学生在游历名山大川、感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坚定理想。

参考文献:

[1] 陆庆祥,程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A].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 ,(2):22-26.

[2] 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 ,(18):12-14.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44.

[4]张慧娟,李志文,李文等.挖掘旅游地学文化 开辟研学旅行德育新路径[G].中国地质教育,2021,(02):111-114.

猜你喜欢
游学研学旅行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理性看待“海外游学热”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寓教于游,从“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