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沟通技巧

2021-09-10 07:22郑文龙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语言表达能力沟通

【摘 要】沟通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问题一直是教育的热点和难点,而教师和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沟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本文讨论的小学低年段学生特指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但在学习生活中自控力较差,很难坚持地做完一件事情;遇事容易情绪化,以自我为中心;对教师的崇拜感却比其他阶段的学生强,有些甚至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感。作为教师,在和这个阶段的学生沟通时一定要掌握好沟通技巧,比如注意沟通的“儿童化”,注重培养这个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关注和爱,这样才能让沟通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沟通;儿童化;语言表达能力

如今的义务阶段教育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地重视学科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因此学校教育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师生间无数次的信息交互。自然而然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问题成了现代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笔者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发展规律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历,探讨针对低年段学生师生沟通要点与技巧。

一、结合有趣现象分析小学低年段学生的特点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探索欲望极强,活泼好动;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通常都有表现积极的美好愿望;但是自控力比较差,常常只是三分钟热情难以持续。这个阶段的孩子纵使在家吃遍山珍海味,也独爱老师奖励的一个小糖果;无论父母如何严词厉行,也抵不过老师一句话如圣旨般的效果;在家衣来伸手,在学校却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只因老师一句鼓励表扬,就疯狂爱上学习;也可因为老师不经意地批评,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瞬间消失……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孩子從小的教育,孩子的家长以及社会其他人员都认为学生要尊重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第二,孩子对教师的敬畏心理,学校比起家里规矩性强,有实时性强的奖惩机制,教师“无所不能”的形象在孩子心里深深扎根,老师的权威性远远超过家长;第三,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自控力差、容易情绪化是比较显著的心理现象。

二、教师与小学低年段学生在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的“信息输出”和教师的“信息接收”问题

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彼此互相影响。在这些年的小学低年段教学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教师在和小学低年段学生沟通时,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往往会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孩子太缺少表达了。造成这样的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敬畏老师的权威不敢表达,另一部分是小学低年段学生不懂得如何沟通、不会表达亦或是表达能力欠缺而使教师接收不到孩子要说明的讯息,甚至有些小学低年段学生还会在沟通中处于沉默甚至哭泣状态中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沟通中出现障碍,教师接收不到学生的信息的原因。这些得不到表达的沟通不是有效的沟通,更是没有意义的沟通。

(二)教师的“信息输出”和学生的“信息接收”问题

在学习知识时我们常常会提到“超纲”这个词,意思就是信息超过了普遍孩子的接受能力。在教师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沟通中也极易出现“超纲”现象。教师有时要表达的意思,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未必能理解。

教师在与小学低年段学生沟通时信息的输出稍不留神就会导致“超纲”。以一道小学一年级数学题为例:“树上有一群小鸟,飞走了5只,还剩下3只,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却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弄不清楚“原来”的意思,看不懂题目意思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得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解释题目的意思。

三、结合实践浅谈教师与小学低年段孩子的沟通技巧

1.沟通语言的儿童化

(1)运用节奏感强、押韵的教学语言

由于低年段学生身心都不成熟,他们天生喜欢新鲜有趣、活泼生动的语言,如果教师整节课都用一成不变的枯燥语言沟通,这样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保证他们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师在小学低年段教学中需要比较高频率的使用课堂调控语言,比如:“一二三,我坐端”“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看老师”等等丰富有趣的儿童化语言。这些节奏感强又押韵的课堂调控语言瞬间就能让小学低年段学生注意力重回课堂。

(2)不断创新的鼓励性语言

显而易见,比起夸一个小学低年段学生“你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他们更想听到以下这样子的表扬:“棒棒棒,你真棒”“谁是劳动小明星,某某某是劳动小明星”“你今儿真是我们班的数学小王子啊”等等。同样的,这些鼓励性语言也要保持与时俱进,比如“你是我们班的小柯南,聪明绝顶”“你是我们班的大白,真是个暖心的人”“你的力气比熊大还要大,能帮助同学背书包”……一句恰到好处的表扬,很可能会给这个孩子注入满满的能量。

(3)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语言

枯燥一直是小学低年段孩子学习的最大克星,常常会看到学习数学算法算理时犹如“一潭死水”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越来越注重将枯燥的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并且有趣生动的语言。下面还是以一年级数学凑十法的知识点为例:在学习凑十法时是需要孩子们熟记“1+9=10、2+8=10、3+7=10、4+6=10、5+5=10”,我们会将这些枯燥的等式转换成有趣好记忆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好伙伴、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哪一种更能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愿意去学习,相信答案不必多说了吧。

2.沟通肢体语言的儿童化

结合这些年小学低年段的工作经验和总结,笔者发现在和小学低年段学生沟通时,肢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儿童化的肢体语言”。紧紧皱起的眉头,冒着怒火的眼神,叉腰或者环抱在胸前的双手,都能让儿童感觉到教师强烈的负面情绪,从而拉远教师与儿童的心理距离。下面分享一些比较独特的做法,比如和学生在走廊上相遇时,并不要求每一个都是恭恭敬敬地敬礼,有些孩子会伸出右手用力地和笔者击掌,有些是伸出大拇指互相比赞……这些“儿童化”的打招呼方式比以往的一声“老师好”显得更加平等、更加具有互动性。这样独特有趣的互动方式会让班上的学生更加地喜爱。

3.沟通思维的儿童化

这里的“儿童化”更多的是指“儿童画”,比起语言文字的刺激,小学低年段学生对视觉图画刺激更感兴趣,学习能力也更强。我们总能看到低年段的课本上面的插画比起其他年级更五彩斑斓,引人入胜。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低年段孩子的思维时更多时候也是以图画为载体。下面分别以小学低年段语文和数学的教学为例:

图一是一年级语文在学习描写春天的语句时,学生们根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等句子描绘出的画面。图二则是根据古诗词《咏柳》,学生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画下来,让其他同学能够看到自己对这首诗的思考,通过直观的画面能将学生脑海里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

图三则是小学二年级的一道数学题“有一口井深20米,一只小蜗牛在井底往上爬,白天爬5米,晚上睡觉下滑2米,请问几天能爬出井口?”,如果利用文字讲解(图四),方法一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方法二虽然比较直观,但讲解起来却是冗长繁琐,不如图三用动态图片解释来得简单明了,利用多媒体播放动图,学生能直观感受题目变得简单易懂。儿童化的思维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提升沟通的效率。

四、全方位提升教师与小学低年段孩子的沟通效果

1.注重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笔者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每一届的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开始就将讲台交给他们,开始让他们“说话”,从一开始的“自我介绍”到引导他们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按着“四个步骤”(见图五)引导学生表达:从孩子入学第一天就要求他们数学课每一次上台分享观点时一定要先说“请大家听我说”,然后再分享自己的观点。分享完自己的观点后再反问全班同学一句“你们有什么问题要向我提问吗?”接下来就是台下学生针对刚才学生的发言提出疑问。最后再有礼貌地说一句“谢谢大家的倾听”。一开始孩子会不习惯,但是只要每节课每位同学发言都按照这个模式,慢慢地全班同学都信手拈来了。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在他们有了一套轻松的发言模板之后,只需要不断完善第三个步骤“分享自己的观点”,充实自己的发言就可以了。

每一次到了数学习题课就是孩子们最活跃的时刻,课堂上大部分的习题是学生上台讲解的,一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做到这个效果。其实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都是特别渴望展现自己的,不敢发言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因为害怕自己说不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他们上台发言,就算是只说一句自己的观点都好。正是因为有了这“四个步骤”,避免孩子上台后手足无措,他们可以很有条理的发言,比如“请大家听我说,我觉得99是最大的两位数,因为两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最大的,你们有其他问题要向我提问吗?谢谢大家的倾听!”,尽管孩子分享自己观点只有一句话,但有了这么一个发言模板后会显得更加的自信。当孩子们变得自信之后,个个都会抢着发言,大家的表达能力自然就不断变强。

那么在这么一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引导他们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给予小学低年段学生充足的关注和爱

小学低年段学生在心里承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沟通时需要教师给予充足的关注和爱。

首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家校合作,只有双方统一使劲,才能达到沟通教育的最佳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样才能形成一股强的教育力量。

其次要充分关注孩子的社交情况。小学低年段学生在班级的交友情况就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交情况,你会发现社交能力好的同学和教师的沟通基本也没什么问题,而社交能力落后的同学往往就和教师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问题。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班上孩子的社交情况,尤其是他们课间的社交情况,很多问题都需要老师的及时引导。比如低年段出现“总是独自一个人玩耍”的情况,排除了心理原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集体游戏,带领他们尽快融入班上其他孩子们,教师可以多开展团队活动、团队游戏,这些是增进班级集体情感的最有效方式。

最后,爱是打开你和孩子间沟通大门的钥匙。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最深处。”孩子都是一块单面镜,他们只会做出最直接的反射,所有的反射行为,都有它的反射源。因为孩子需要的是教师用爱走进他们的小世界,用愛理解他们的小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周建雄)

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学校 郑文龙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段语言表达能力沟通
初探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如何衔接词汇和句子课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低年段体育课活动的有效实施
小学低年段英语字母的发音教学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立体化字词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