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吟诵读写

2021-09-10 22:14钟立军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诵读古诗词教学读写结合

钟立军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结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意义与实际价值,强调在充分结合语言、思维等层面素养提升的目标引领下,实现有效的策略实施与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诵读;读写结合

当前的时代与教育背景呼吁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要对当前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做出优化和改进,打破困境,势必需要充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层面来进行深入地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诵读培养语感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结合古诗词文本来看,其语言可以说值得反复的品读和回味,这也是由其本身的多重特点所决定的。那么基于语文课程本质中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这一要求来看,教师需要对古诗词的语言和字词使用过多关注,从而在渗透中循序渐进地落实核心素养目标要求。

古诗词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以及优美的音韵节奏等特点,是中小学生需要且有必要反复诵读和品味的重要文本。诵读,是一种适用于汉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诵读者以口头复述的形式来融入自己的语气、情感,表现出自己对于作品美的理解,更深层次地,还可以结合到作品中蕴含的平仄韵律以及作者独特的表达特点,以声调、语气和情感的变化来揣摩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里需要重点提及的是,语感作为语言素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学生语言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其語文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因素。正如夏丏尊所言,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语感,可见其重要性。回归主题,诵读的主要意义和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既然其作为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比如“模糊思维理论”提出者就认为,我们不一定非要强求区分事物之间的界限,而是可以通过一种模糊的逻辑来分析,这也正与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言相符合。指导学生进行通过模糊的方式进行学习,就是诵读,诵读强调对语言文字的自我感知,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逐渐突破语言的表层信息来窥见文本作品当中丰富的深层意蕴,最终自然而然地也就能够过渡到思想情感的境界当中。

二、正确指导诵读

不同于记叙文、散文等现代文体裁,古诗词独有的韵律、节奏和用字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诵读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鲜明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音韵,初步化解字词难理解,句意难把握的困难,当然这也意味着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进而才能够予以学生充分的指导。

如何指导学生读好古诗词,首先要学会把握节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来看,一堂古诗词赏析课中应当适时、适量地为学生补充一些基本的韵律学知识,如此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生在循序渐进地积累和实践应用中便可以很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一个正确的诵读节奏与习惯。试想,一首诗的朗读如果没有基本的节奏,只能称作是机械的复读,但如果加上声音长短或是停顿等节奏变化,从书面语言到声音表达就会更加的鲜活灵动。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多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那么对这五言诗的节奏划分就可以依据“二三式”或“二二一式”来进行划分,七言诗则可以按照“四三式”为主,当然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二二三”或者“二二二一”。无论如何划分,都需要注意停顿之处必须要有适当地停顿或拖长来作为区分点,若在停顿处仍连读便失去了节奏划分的意义。

其次,把握古诗词的诵读节奏除了诵读还要能够合理适当地变化声音语调,即符合诗词内容与意境的变化。比如《枫桥夜泊》中的秋夜是静谧且具有禅意的,那么诵读该诗就不易过高的声调,而应当轻缓的读出,以轻声和舒缓来体现出诗中意境的空灵与宁静。那么对于诗中浓缩了诗人情感或是对全诗意境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关键字词,则仍需要通过重读来突出和强调。诵读最重要的是对情感释放的把控,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要逐渐地学会通过诵读来对诗词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一首诗或高亢激昂,或忧愁烦闷,又可能欢快轻松,也可能低落悲伤,但一千个读者就可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只有关注到这些点,才能够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使之充分利用到诵读的意义和价值,对文本作品产生独特的领悟,形成鲜明却又独特的情感感受,最终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加以表达。

三、读写结合

合理恰当地运用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师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去进行写作实践训练的渗透,使读写紧密结合,令学生也形成意识,在锻炼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语言表达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双向提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目标。例如,在《江南春》中,作为一首典型的写景诗,全诗描写的江南春景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角落,而是将千里江南的纯净尽浓缩于四句诗当中,以春天的勃勃生机带出一幅丰富多彩且又充满气魄的江南花卷,深邃而又优美,表达着诗人一缕缕含深蕴的情思。那么在这首诗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了江南的纯净,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来进行创意扩写,于诗中的细微处展开想象,凭借诗人见到江南春景时的内心表达,来调动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与文本和作者的交流。

综上所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处在初期阶段,本文对于相关的问题调查和分析也十分匮乏,在此也希望广大一线教师能够在对语文核心素养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深厚认识的基础上,深挖教学内涵,充分发挥古诗词教学价值,提高其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晏波.浅谈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7.

[2]卿敏敏. 小学古诗词和习作整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王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12):51.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诵读古诗词教学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