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超声查斑块

2021-09-11 22:18唐益君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9期
关键词:造影颈动脉血流

唐益君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335-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这“三高”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些病症均是损伤血管的因素,且血管最先受损的部位是血管内皮,接着血液中过多的脂肪沉积于血管壁,形成早期的脂纹,经过数年至数十年的进展,最终发展为粥样硬化斑块。

一、超声新技术识别“易损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中最危险的一类我们称为“易损斑块”,它的成分中含有新生血管,通透性及脆性较大,易被炎症介质破坏而发生斑块内出血,导致斑块不稳定、破裂脱落。脱落的斑块进入脑血管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进入心脏血管可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进入肾脏血管可发生肾性高血压、肾衰,进入四肢血管可发生四肢末端缺血坏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发达国家的“头号杀手”。目前,国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很高,并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斑块的主要方法,而颈动脉的硬化情况间接反映出全身動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常规超声可以清晰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斑块的大小与部位,但不能显示斑块内是否存在新生血管,从而判断斑块性质,识别易损斑块。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直径小于红细胞的血流示踪剂,可自由通过肺循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造影剂可进入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从而识别“易损斑块”。诸多研究表明,超声造影检查可早期了解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存在和程度,其结果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且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度相关,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颈动脉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疗息息相关。它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剂量的调整。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者应使用他汀类药物以改善斑块的成分,缩小斑块的体积;如经超声造影检查发现斑块内有较丰富新生血管者(即易损斑块),则需调整药量。它也可用于血管外科内膜剥脱手术指征的判断。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率在50%--70%且超声造影检查发现为易损斑块时,可考虑行内膜剥脱术。

二、超声如何评估易损斑块

目前,超声是临床上检查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其中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是最常采用的技术,而诸如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也逐渐进入临床。

1、二维超声

常规二维超声是动脉硬化的基础检查方法,不仅可测量许多临床常用的重要参数,还可观察管壁内膜是否光滑、有无斑块形成,初并步判断斑块的稳定性。

易损斑块在二维超声上表现为斑块的整体形态不规则、表面纤维帽薄或不光滑,内部脂质核心回声低或低至无回声,非均质性,基底部的线状回声连续性差或回声不一致,或斑块表面有溃疡。

2、彩色多普勒成像

在二维图像基础上行CDFI,可清晰显示斑块造成的管腔内局部血流充盈缺损,特别是对二维超声观察效果较差的低回声斑块和溃疡型斑块显示效果较好。斑块表面有溃疡时,CDFI可显示为彩色血流信号的充盈缺损。

3、弹性成像技术(EIT)

超声弹性成像是基于目标组织在被施加压力时产生位移变化的大小予以不同的彩色编码,从而判断组织内部各成分的硬度。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硬斑」由于内部以钙质为主,弹性系数大,弹性成像时表现为蓝色;「软斑」由于富含脂质成份,弹性系数小,弹性成像时表现为黄绿色或以绿色为主;而混合斑块在弹性成像时表现为蓝绿相间。

4、三维超声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通过后处理、三维重建等步骤将颈动脉切面图像转换为数字化的三维图像,从而使得斑块形态及管腔狭窄程度展示得清晰立体,斑块表面的纤维帽也清晰可见。

5、超声造影(CEUS)

超声造影技术是对常规超声的一种补充,利用超声造影剂与红细胞具有相似血液动力学的特点,可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以密度较高的点状或短线状增强造影剂的形式突显出来,从而可更准确评估斑块稳定性。

6、超微血管成像(SMI)

SMI是评价组织微血流灌注的新方法,可对微细血流和人体组织微小运动产生的频谱信号的混杂分布区域的差异进行滤波处理,从而显示微血管中的低速血流图像。由于斑块内新生血管为低速血流,因此可应用SMI技术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评价。然而,钙化及纤维组织在SMI检查下与新生血管相类似,也表现为强回声,需注意鉴别。

三、斑块超声描述与评估

1、斑块超声特征描述

应提供斑块部位、大小、形态结构、回声强度、内部回声分布信息。斑块回声临度以强、高、等、低区分(血液为无回声,胸锁乳突肌为等回声,血管壁外膜为高回声)低于胸锁乳突肌回声为低回声,与胸锁乳突肌回声相同为等回声,高回声与血管外膜回声相同,高回声伴声影为强回声,斑块内有二种以上不同强度构成为混合回声。此外,还应注意斑块表面规则和不规则,回声分布均匀与不均匀,有无斑块内出血(斑块内不规则无回声区)及溃疡形成。超声报告斑块以物理特性为主:如低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等。

2、斑块稳定性的评估

国内、外学者研究报告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顸后相关。通过斑块特征与病理分析发现,以脂类成分为主的低回声斑块,斑块内膜脆弱容易破裂出血,继而血栓形成;这类斑块不稳定,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以纤维素为主要组成的等回声或高回声,钙化病变呈高回声伴声影者,这类斑块,内膜纤维帽完整较厚,不易破裂称稳定性斑块。近年来,己有学者应用超声造影观察斑块造影后增强特点判断稳定性。提出经超声造影后显示斑块由周边向内部呈密度较高的点状及短线状增强为易损斑块(不稳定斑块),斑块无增强或周边及内部呈稀疏点状增强为稳定斑块。

猜你喜欢
造影颈动脉血流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超声造影和x光造影区别?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用于检测牙髓血流的比较研究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改良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牙髓活力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