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信息可在认知迭代中动态收集

2021-09-11 08:04郭佳佳
关键词:小学英语

郭佳佳

摘要:评价信息收集随认知迭代而动态进阶。在认知1.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对应知识的获取,即“What(是什么)”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2.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指向成长为更高阶的理解与运用,即“Why(为什么)”“How(怎么做)”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3.0阶段,基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评价信息收集对认知发展提出“应变”要求,它要求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任务中,灵活应对、迁移、创新,即收集“If what(如果……怎么办)”层面的评价信息。这些都能在小学英语名师课堂中找到“证据”。

关键词:认知迭代;评价信息;动态收集;小学英语;名师课堂

信息驱动决策,评价信息关注学习过程、定位学习水平,是促成课堂评价目标、生长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资源。评价信息收集的指向与方式是动态的,是紧随课堂认知迭代而持续进阶的。

一、认知迭代的内涵

迭代思想,源自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种算法,主要是指为达成目标,主体在持续的过程反馈中不断优化、跃迁的状态变化。每一次状态的跃迁,称为“一次迭代”。基于此,哈索克·张提出了认知迭代的概念,即“为了强化确定的认识目的,而产生知识的周期创新性进步”。而本文的“认知迭代”主要是指小学英语课堂里,在任务驱动和评价信息的动态收集、反馈中,学生对课堂认知的三次迭代,以达成课堂评价目标。

崔允漷教授提出,学生学会某种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的第二次转化。第一次信息转化是“教的信息”到“学的信息”的物理位移;第二次信息转化则是学生自我从“学了”转向“学会”的化学反应。据此,笔者认为,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经历了从“知”到“用”再到“迁移创新”的三次认知迭代。第一次认知迭代(即认知1.0),学生激活已知、获取新知;第二次认知迭代(即认知2.0),学生理解新知、实践新知;第三次认知迭代(即认知3.0),学生发展思维、迁移创新。至此,实现“呈现任务—收集信息—反馈信息”的教学循环。

二、认知迭代与评价信息动态收集的基本图示

评价信息动态收集,指在认知迭代的不同阶段,评价信息收集的目标指向是动态变化的。课堂上,评价信息的收集推动了认知迭代,而认知迭代又引导评价信息收集的进阶。

评价信息收集怎样随认知迭代而动态进阶?如图1所示,在认知1.0阶段,评价信息的收集对应知识的获取,即“What(是什么)”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2.0阶段,评价信息收集指向更为高阶的理解与运用,即“Why(为什么)”“How(怎么做)”层面的评价信息;到认知3.0阶段,基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评价信息的收集对认知发展提出“应变”要求,它要求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任务中,灵活应对、迁移、创新,即收集“If what(如果……怎么办)”层面的评价信息。

三、评价信息动态收集的三个阶段

(一)认知1.0阶段:重视收集“What”层面的评价信息

第一次认知迭代,是知识本身的更新与扩展。而知识的学习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知识的获取总是基于已有认知与经验,因此,激活已知、衔接新知尤为重要。此阶段的评价信息收集,指向已有认知的激活以及新知识的获取与识记。

1.收集已有认知的评价信息。

(1)温故与摸底。

如李勤华老师执教Whats the matter?的复习课,在课堂伊始的热身环节这样设问:I feel happy today. Being happy is a kind of feelings. Do you know how many kinds of feelings? 教师基于文本主题“Whats the matter?(怎么了?)”,抛出了核心话题“feelings(感觉、感受)”,并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了学生关于话题的已有认知。在滚动发言中,教师收集了丰富的评价信息,实现了短时间内集中、有效地激活关联词汇,为接下来的复习、拓展做充分的语言准备。

(2)谈话与破题。

“温故”承“已知”,“谈话”启“新知”。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想象、表达,这就是破题的过程。如教学Water一课时,张扬老师运用free talking(自由谈话)的方式,收集学生交流“water(水)”的评价信息,链接前后的教学要点。教学片段如下:

师Today, I will show you a new friend, he is powerful and helpful. What is it? Lets enjoy a video.

(播放錄像,录像中的文字内容如下:Hello, I am your good friend. I am powerful. I can help  flowers bloom. I can put out fire. I can help  fish swim, too. I am changeable. When I climb the snow mountain, I change into ice. When I jump into the hot pot, I change into vapor. What am I?)

师Do you like the little drop? What is it?

生Water!

师Good job! Its water. And what do you know about water?

生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

生Its useful and helpful.

生The water is healthy to us.

生I think its powerful and changeable.

生I think we can make electricity from water.

生Everything needs water.

生I think water can help everything grow.

师Good!Today, we will learn more about water.

课堂上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表明,学生能充分调动已有认知,多角度地交流话题,并展示丰富的思维过程。这些评价信息涉及水的多种形态、水的各种作用,以及水的重要性,为后面“Where is water from?(水来自哪儿?)”“How do we use water?(我们该如何使用水)”等阅读任务和表达任务做了认知铺垫。

2.收集识记新知的评价信息。

对知识进行获取、识记、确认的评价信息,是证明认知完成第一次迭代的重要依据。在众多名师课例里,教师多采用“Look and guess(看一看,猜一猜)”“Read and find(读一读,找一找)”“Listen and tick(听一听,勾一勾)”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详读文本、细听文本,收集“who(谁)” “what(什么)”“when(何时)” “where(哪里)”等角度的评价信息,研判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认知2.0:重视收集“Why”“How”层面的评价信息

1.收集“Why”层面的评价信息:知识理解。

“Why”层面的评价信息集中体现学生的是对概念、逻辑的理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收集评价信息时,一般引导学生总结、比较知识,或证明文本中的某个观点。

如戈向红老师执教的Make a money chart一课,是面向五年级学生的一节财商课。Make a money chart一文,讲述了小男孩Lee带着10元钱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的经过。Lee想要买薯条、玩具小狗和漂亮的笔记本,妈妈则指引Lee理性消费。

教学中,基于学生对文本的听、读、记,戈老师设置了“Why doesnt Lee buy them?(为什么Lee不买它们?)”的任务,给予适切的方法指导,搭建了表达的支架(见图2)。

此阶段,评价信息收集的过程即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通过自主梳理课本第4页内容,学生的评价信息自然呈现:(1)找出了a bag of chips(一袋薯片)、a toy dog(一只玩具狗)的价格;(2)比较价格是否高于10元,确认是否买得起;(3)明确物品是否真实需要,确认是否购买;(4)总结了文本的消费观,并完成填空。通过比较与总结,学生明确:消费不能超过所持有、所买即所需的消费观,最终理解了理性消费的文本内涵。

2.收集“How”层面的评价信息:运用实践。

“How”层面的评价信息则体现学生对概念、逻辑的简单运用。能够根据要求灵活、自主地运用知识完成简单任务,是第二次认知迭代完成的主要依据。

如周亚文老师执教At the zoo一课,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So, now we have 3 good friends——

(教师手指板书。)

生Size, looks, colour.

师They are very important! Lets say a chant about 3 friends. Everybody, lets stand up!

生(齊读,教师伴读)Animal, size, colour, looks...

师When we want to talk about animals, we use——

生Size, colour, looks.

师When the animals are different, were going to describe them with different words. Now, lets make a riddle. You can choose an animal from the back of paper. And you can finish the riddle by circling the correct phrases according to the chosen animal.

(教师出示谜语卡,见图3。学生完成制作。)

师OK, who can show us your riddle? You please!

生Its fat. It has a big nose. Its not black. It likes eating so much. Guess, what animal is it?

生(齐)Its an elephant.

师Is it an elephant?

生No!

生Is it a pig?

生Yes!

……

周亚文老师以动物的size(大小)、colour(颜色)、looks(外貌)三个显著特征为抓手,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描述不同动物的独特要点。学生到底有没有形成知识运用的能力?周亚文老师设置了这样的任务来收集评价信息:从以上三个角度设计一个动物谜语,并请同学猜测。

在展示过程中,学生设计的动物谜语,特征描述清晰、明确,大家可以较快地猜出谜底。评价信息显示,学生经历了过程理解,已经会用新知完成简单任务,证明第二次认知迭代完成了。

(三)认知3.0:重视收集“If what”层面的评价信息

学生需要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而现实又是不断变化的。“If what”意味着面对复杂、变化的现实情况,学生能灵活生成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而个性化、整合性评价信息的涌现,则是第三次认知迭代的关键。

1.收集个性化的评价信息。

个性化的评价信息呈现出有思辨、有逻辑的独立表达观点与论据,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理”。吴艳丽老师执教Two Fish一课,要求学生基于主题知识的理解,独立地分析问题,并有条有理地表达观点、给出论据。教学片段如下:

师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fish? Lets read the story with the recorder, then try to answer.

(学生跟读文本并思考。)

师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fish?

生I think the first fish is foolish and the second fish is smart. Because its dangerous in the bucket. The fish will be cooked by people someday.

师Good idea! You gave your opinion with the new words and showed us the reasons! Claps for you. Who can show your opinions and the reasons like him?

教学中,一条评价信息反馈后,教师确认了表达的逻辑要点:(1)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I think...);(2)说明佐证观点的原因(Because...);(3)运用所学知识(the new words or phrases)。学生在教师给出的思维支架下能够独立表达:(1)I think the first fish is foolish and the second fish is smart. Because its dangerous in the bucket. The fish will be cooked by people someday.(2)I think the two fish both have a hard life. Because it is dangerous both in the bucket and in the sea. There are some sharks in the sea, and the sharks will eat them...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展了分析、思辨能力。

2.收集整合性的评价信息。

学生对于知识与经验的整合是这類评价信息收集的要旨。上述李勤华老师执教的Whats the matter?是一节复习课,课堂关注抗疫、孤老等社会现象,展现了具有时代性、多样化的社会画卷。教师将课程情境主角扩展为生活中需要关心或帮助的群体,如leftbehind children(留守儿童)、lonely old people(失独老人)等。在情境中,教师多次建构对学生话题逻辑的反应,引导学生用“Theyre..., and/but...”“Dear..., if youre..., please...” “He/She is..., because...” “I like/can..., so I...” “If my... is..., I...”等句式表达,感知他人的感受、困难,并尝试关心和帮助他人。

建构完成后,教师设置了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的评价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完成一份“Pass on love(让爱传递)”的爱心清单(见图4)。借助爱心清单引导学生体察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并认真记录他们的困难、具体设计帮助的方式等,完成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的评价任务。

评价信息的动态收集,是对“教—学—评”一致的课堂实施的一次探索,它是基于课堂评价目标、对接认知迭代,推导出的评价信息收集的进阶层级。课堂上,认知迭代是过程与目的,评价信息动态收集则实证了迭代的完成,又开启了下一次的认知迭代。

参考文献:

[1] 张菊荣.教学是否专业:基于课堂评价模型的理解——《间隔排列》一课的课堂观察报告[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8(5).

[2] 李法勇,真溱,汤珊红.迭代思维在知识服务产品化中的运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7).

[3] 石诚.认知迭代——早期温度测量体现的科学进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8).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综合版块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多元化单词记忆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