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对策略

2021-09-13 11:16周粉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周粉萍

《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首先就来源于音律的美感,然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了解作者创作古诗词的初衷。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必然要从诵读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而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换掉一个则会让整个诗词意境大改。了解这些,我们才有可能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词,他们想通过这些字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而学生如何在学习古诗词中去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美,感受中华文明的美好,作为现代初中生又如何将古诗词中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以诵读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求学生读得响亮准确,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掌握诗词的韵律。同时,教师可以用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古诗词要如何处理停顿、节奏、重音和语气。教师还可以挑选有意境、有情趣的音乐辅助诗词教学,激发学生研究古诗词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要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句诗中感受到作者在看江景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独自遗留在人世间的一种孤独与寂寞。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找到古诗词的情感,并且学会将这种情感融入诵读当中,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独自一人的怆然以及理解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每一组通过抽签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诵读这首诗,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词当中展现的形象、意境以及情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将古诗词变成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进而通过听觉、视觉和感觉去体味古诗词的美。通过诵读,学生明白诗歌所要表达的想法;通过诵读,学生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以字词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所感触

古诗词的每一个字词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形成的,教师要利用这些关键词将学生引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明白作者是怎样通过艺术形象来抒情的。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从这些关键词中直接感受到诗人情感的变化,并学会赏析。字词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关键字词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词的心理状态,感受这些关键字词的妙用,从而知道诗词中每一个字词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教师要着重讲解“直”和“圆”。正是因为这两个字,让读者一下子就能够想象出塞上的场景,并且显得更加自然和令人向往。教师也可以用换字的方法来分析,如果不用这两个字,那么王维的这首诗歌也就不能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也不能创造这个千古佳句。通过这些字词的分析,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能够理解合理运用词汇的作用。诗歌作为古代文学较高的语言艺术,炼字、锻句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常用手法,也是诗人用于表现思想内容、反映情感的手段。教师不仅要以字词为切入点,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这些字词的作用与不同。从字词切入,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古诗词对文字的考究以及这些考究背后存在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

三、以意境解读为抓手,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所感悟

古诗词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一物一事或者其他创造一种意境,一种作者通过简短精練文字组合以后想要表达的意境。教师在指导学生研究意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自己思考,用心感受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自主思考,并不是教师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让学生将自己对古诗词的想法融入意境中,让自己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去感受、体悟、理解。

例如,在《关雎》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雎鸠”在古代所代表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喜欢雎鸠?是因为它美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个“逑”仅仅是对于爱情的期望,还是作者通过对爱情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抱负呢?教师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并且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阐述给教师和同学们听。通过这种自主思考的方式,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也能体会到诗歌中展现出来的美好甜蜜的意境和背后的意义,从而真正了解《诗经》的独特魅力。从意境出发,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地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让学生获得审美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将核心素养设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让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古诗词相关知识,还能够在古诗词学习当中获得审美意识,能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并且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

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同时展现月夜的美景。让学生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样的场景中想象到月亮在朱阁、绮户之间流动的样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种美,而正是这样一种并不悲伤的描写,让我们能够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审美的技巧和感悟。核心素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它也更能让学生从美的角度分析古诗词。

五、以实践运用为拓展,让学生增强审美能力

古诗词教学并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当中,而是要引导学生把对古诗词的理解化为运用的动力。学习古诗词一是为了能够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让古诗词相关的知识能够得到传承;二是为了能够恰当地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增加文章的美感,最主要的是能够通过古诗词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了解这些,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古人、古诗,也能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通过举办鉴赏诗词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词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进行阐述,阐述自己喜欢这首诗词的原因,以及这首诗词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同时分享自己收集的好词好句。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词改写大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填写诗词的快乐,培养学生对字词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托物言志的技巧。

审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化为自己运用的内在动力,也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魅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