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困境与进路

2021-09-15 05:41程仙平张翼翔
成人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老龄群体学习者

程仙平,张翼翔

(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杭州 310030)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深深地影响着教育生态的重构与发展。“信息技术是否可能制造新的社会不公平”,引起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实践反思。

2020年由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日益成为我国教育领域重要方式,包括老年教育在内各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活动如火如荼,这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和挑战。“近日,哈尔滨市一名老人因无法扫描健康码而乘公交受阻的新闻引发了关注”,这则新闻报道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信息化时代,处于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弱化阶段的老龄群体是否准备好适应数字化学习浪潮的冲击”“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教育技术研究者的承诺远大于实际”,[1]面对学习需求如此旺盛的老龄群体,老年教育不宜制造出新的学习障碍,进而使老龄群体被数字化学习所抛弃。

正视老龄群体数字化学习能力不足的客观事实,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能够为推行老龄群体数字化学习、保障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积极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实现“老有所学”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老年教育的责任与担当。老年教育是基于对老龄群体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的基本认识前提下,以满足他们生存、生活、生产等各类需求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发展,老年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 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 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老年教育供需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自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积极推广“远程老年教育推进计划”[2]以来,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尤其是老年在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融入和服务于老年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更迭推动线上线下教育服务快速融合,为老年教育“互联网+”行动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发展契机。“互联网+老年教育”的跨界融合,能够促使先进信息技术服务于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能够有效地扩大老年教育供给,能够弥补我国老年教育资源短板。《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强调“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伴随现代信息技术革新和互联网生态的逐步成熟,产生了新的道德困境——“数字鸿沟”的出现与扩大。[3]在信息技术的吞噬下,作为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日趋弱化的老龄群体,是否适应以在线学习平台为技术服务支持的数字化学习,值得老年教育研究者关注和跟踪,这也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人文关怀体现。换言之,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是推动老年数字化学习的重要议题。

二、核心概念和文献综述

一般而言,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泛在场景,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媒介,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学习支持服务(Learning-Support Services)是指对学习者提供帮助或支持服务,有研究者认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教育技术支持、资源支持、环境支持、互动活动支持和管理支持”。[4]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是学习支持服务理念在数字化学习中的应用与落实,是为数字化学习者提供基于数字化学习空间内各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和。

数字化学习致力于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壁垒,为现代社会创造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习方式便捷和开放的教育目标,并能促进教育的民主与公平。老年数字化学习,主要是指老年学习者通过电脑、网络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资源进行的学习活动。在积极老龄化时代背景下,推进信息技术全面融入老年教育事业,进而实现老年教育在内容、方式、形态、结构、决策等方面深刻变革是大势所趋。数字化学习迅猛发展势头引起了有关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有研究者认为,“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者面对与传统学习不同的虚拟环境,对学习者的信息收集、筛选和处理能力要求更高,而且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也有很大不同”,[5]致使“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很低”,[6]直接造成“学习缺乏深度”。有研究成果指出,“我国数字化学习对于支持教与学、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实现高阶学习目标表现欠佳,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自控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7]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培养能适应数字化学习的高效学习者,应该利用数字化技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注重在数字化学习中训练元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8]检视研究文献发现,目前数字化学习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学龄时期的学习者,对老龄群体学习关注较少。数字化学习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意味着知识、教学、学习三者关系的重新组合和构建”,[9]“扩大城乡老年教育供给、落实老龄群体终身学习权的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引发了老龄群体学习障碍等问题”,[10]这直接指出了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发展硬伤与实践困惑。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实践,探索适合老年群体的终身学习服务供给途径和方式,是教育信息化针对老年群体终身学习这一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11]

老年数字化学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但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由于信息技术不足和学习支持服务不健全,以致老龄群体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弱化,已逐步形成一条因年龄构筑的银色数字鸿沟。基于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基础,当前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更应善待数字化时代的“弱势群体”,正视老龄群体数字化学习的适应力,致力构建学习服务支持体系,促进数字化学习有效发生和学习获得,确保老龄群体终身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困境透视与问题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立足以“线下+线上”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长三角地区广播电视大学老年教育办学情况,通过访谈和文献资料就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现状开展工作调研。同时,辅之定量研究,对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结果提供支撑。

1.学习障碍制约“线下+线上”有效融合

传统老年教育主要是基于课堂教学满足老龄群体的生活交际、生存发展等需要。以数字化学习为潮流引领的“互联网+”则促进了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为老龄群体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新路径。数字化学习给老年学习者带来了新问题,调查发现,因数字化学习适应能力缺陷而造成有67.81%老年学习者存在着较强及以上数字化学习障碍(见表1),直接减弱了他们学习体验和成果获得。数字化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源于年龄和身体机能的变化造成老年学习者“学习接受能力下降、学习反应速度降低”,[12]“在学习中存在注意缺陷障碍(ADD)”。[13]为此,推进老年数字化学习首先要关注老龄群体的数字化学习障碍问题。

表1 老年数字化学习障碍调查(N=205)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体、线上数字化为辅助的“线下+线上”教学模式已成为老年教育工作推进的主要模式。但“老年群体对于终身学习更倾向线下学习,以学习班面授方式进行”,[14]他们“更愿意大家一起聚聚,教室里可以相互交流。疫情线上学习期间,和同学、老师大家看不到彼此,无法适应这种学习孤独”。各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尤为缺乏顶层设计,包括对老年学习者学习特点研究不足,对老龄群体学习障碍缺乏足够重视,直接造成“线下+线上”两张皮,融合不够,致使老年数字化学习可持续发展处于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对老年学习者而言,“网络在线学习吃力,注意力不集中……课程学习和在线学习不连贯”,直接造成老年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数字化学习效果不佳。

2.融通无效致使学习平台“孤岛”建设

学习服务平台是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研究者指出,“老年群体的信息工具使用熟练程度与群体终身学习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5]这表明服务老龄群体的数字化平台要坚持为老年学习者“量身定做”,“降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门槛以便于老年学习者的操作”。[16]本研究发现,老龄群体对数字化学习平台满意度较低(见表2)。数字化学习亟待提升学习服务平台的无障碍程度,以消除老年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消解因服务平台技术问题而生成的技术障碍,进而有效地提升老年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体验。

表2 老年数字化学习平台满意度(N=205)

反观当下,“现有的数字化技术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线下学习搬到在线学习平台上, 尚未从学习者的学习体验角度去思考便于学习者理解和使用”,遑论考量学习者数字化学习效果。“十三五”以来,各地在老年教育发展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支持、保障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各类学习平台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但平台间功能差异显著,兼容性差。通过对多个老年在线学习平台的定向测试,发现多数在线学习平台更加注重平台个性化服务功能,却忽视或无视学习技术兼容性和老年学习体验感,而且区域内各类平台缺乏有效融合,各自为战现象严重。平台间的技术障碍直接造成各类平台建设“孤岛”,各类平台间缺乏有效沟通协作机制,人为设置技术障碍因素众多,平台建设“1+1>2”功效难以发挥,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制造老年数字化学习的“功能型障碍”。

3.标准滞后造成学习课程同质化

以慕课为代表的数字化课程席卷全国,日益成为学习领域的时尚宠儿。研究发现,各地普遍存在“现有的老年教育多媒体资源及微课程开发质量不高,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更多的是简单照搬线下课堂教学面授教育课程的内容”,这一方面是由于忽略老年学习者的学习独特性和体验感,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年群体高层次的课程需求较少,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见表3)。有研究者指出,“目前我国线上老年教育缺乏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且没有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各地封闭式发展,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17]

表3 在线课程学习需求满意度(N=201)

调研发现,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一套符合老年人学习特征、能够满足老年数字化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和建设标准。由于课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的缺失,在对25家老年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建设情况的特征分析时发现,重复建设(购买)现象极其严重(80%),地域性个性化资源少之甚少(10%)。如某基层老年学校负责人所说:“数字化课程市场上课程重复买卖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定制课程投入要求高,为节约成本很多学校更多的是通过购买,快速引进数字化课程”。在追求课程建设“短平快”的同时,老年数字化课程建设尚不能实现为老年学习者“量身打造”“下单定菜”。

4.应用不足导致学习效果“雁过不留痕”

从信息化应用角度而言,老年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运用和资源开发更多的是服务和满足老龄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但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现象,对老年学习需求的追踪和分析缺乏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年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二次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调研发现,众多数字化学习平台仅仅有对老年在线学习过程记录,而对学习成果的应用则处于“浅尝辄止、止步不前”状态。二是老年数字化资源无法实现“精准配送”,对老年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分析不足,学习资源配送机制尚未建立,老年数字化学习的精准服务尚在路上。

四、研究启示和对策建议

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对老龄群体数字化时代学习和生存能力的忽视问题正在侵蚀着老年数字化学习发展潜能和市场愿景,构建支持服务体系是今后推进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内容。

1.强化信息技术的人文关怀

毋庸置疑,数字化学习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带来极强建设性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强的破坏性”,[18]身处信息化时代的老年学习者不能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难民”,因而亟待补齐人文关怀缺失的短板。一是彰显教育人文关怀,回归教育育人之根本,在数字化学习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间保持平衡的张力。二是正视老年学习者天然脆弱性。对于老年学习者而言,“生理上各机能的衰退造成反应速度和反应频率的降低,依赖更多的资源和外部动机来维持学习动机”。[19]推进老年数字化学习,要始终遵从老年学习者天然禀赋和学习特征。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激发老年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基于老年学习者学习特点,分层分类创设学习载体促进精准施教。加快老年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训练,强化老年人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增强老年人的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2.构建“线下+线上”老年学习智慧化教育场景

可以预见的是,以“线上+线下”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化老年学习将是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和必然趋势,因而推动老年学习教育场景构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快老年教育“线下+线上”模式应用研究,坚持以满足老龄群体终身学习需求为核心,推进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基于用户体验深化在线平台学习服务功能,引导老年学习、促进应用推广和满足教育服务。二是加强老年学习需求数字化采集和预测技术的使用与普及,建立采集、反馈和评估等需求吸收机制,形成集点单式、预约式和个性化定制能力,实现双向互通型需求识别机制体系,形成集点单式、预约式和个性化定制的学习参与机制。三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产品能够在老年学习领域得以应用与推广,为智慧化老年学习的教育场景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3.建设“通识+专业+个性”标准化数字化资源

在数字化学习的发展浪潮中,学习资源是满足老年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媒介,更是激发老年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载体。为此,基于老年核心素养建立老年数字化学习的专业课程纲要,建立学科体系、专业框架,把握数字化环境下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内容和路径。依托人体工程学原理制定老年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行业标准,明确数字化资源的技术规范和制作方案,实现数字化资源集约化生产,避免重复建设。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精准配送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强化资源需求分析、学习追踪,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高效生产、统筹调配。延长数字化资源供给的“服务链”,以云平台服务为依托,以老年学习需求产品为导向,多途径更新升级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

4.培育“档案+资质+信用”学分应用市场

在强化数字化学习技术赋能的同时,推动数字化技术对老龄群体终身学习需求的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推进数字化学习成果的应用,增强老年数字化学习的获得感。基于区块链技术加快区域老年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学分银行信任体系,将老年数字化学习成果与老年生活体验衔接起来。推进“1+X”老年学习服务等级框架,“1”为学习成果证书,“X”为学分应用通道,开发畅通学习成果认定、转换和应用的信息技术。开展老年学习大数据监测,建立老年学习的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技术,跟踪监测学习者学习成果转换,分析老年学习兴趣偏好积极培育老年数字化学习市场。

构建老年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既是跨越“数字鸿沟”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2020年,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促进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这要求我们在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促进信息技术赋能老龄群体的终身学习的同时,需要更加正视和关注老年人数字化学习获得感和生存能力问题,逐步构建面向老年人的智慧化学习生态,践行“老有所学、学有优教”目标导向。

猜你喜欢
老龄群体学习者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