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与大学理工课程融合教学的探讨

2021-09-15 08:03朱淼谢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党史教育教学

朱淼 谢伟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奋斗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将党史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课堂,全方位、多角度、灵活地开展党史教育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教学方式。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融合面临诸多困难,不少教师感到无从下手,教学意愿不高,但是只要教师在深化党史学习的基础上,明确党史与理工课程之间的关联,灵活运用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场景,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使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进行高质量、有特色的融合。

[关键词] 党史教育;理工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岭南师范学院人才专项(ZL2045);2020年度岭南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2020JG1-19)

[作者简介] 朱 淼(1983—),男,安徽蚌埠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物理及材料科学相关研究;谢 伟(1984—),男,安徽合肥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3-0009-04    [收稿日期] 2021-04-23

一、引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斗百余载,成就了当今国兴民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学生作为我国共产主义事業的接班人,只有学史明理,才能不忘初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中国的发展掌舵护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为祖国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鞠躬尽瘁、奉献终生的共产党员楷模。他们当中既有在某一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又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劳模工匠,还有致力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企业家。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

然而,在现阶段理工课程教学实践当中,党史教育的融合还十分薄弱,甚至绝大部分课程自始至终没有引入一点党史教育。党史教育在当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普遍依靠公共政治课程开展,与理工课程教学分家的现象存在已久。

二、党史教育融入理工课程教学的困境分析

当前党史教育与理工课堂教学融合度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对理工课程融入党史教育的意愿不高

我国中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文理分科教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工教师对文史类教学内容具有天然的隔阂感。不少教师在潜意识中认为党史教育就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出现在理工课程的课堂之上。任课教师作为理工学科的从业者,不必跨界涉足文史类学科为学生讲授党史知识,也没有将党史教育融入理工课程教学内容的意愿。检索网络上已公开的各大高校中的多门理工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发现,鲜有教师将党史教育写入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当中。

(二)理工课程的知识体系本身不包含党史教育的内容

理工课程具有相对封闭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外延。一般来说,理工课程知识间的交叉仅限于理工课程范畴之内,其知识体系本身并不依赖于党史知识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党史教育不是理工课程知识体系的必需品,讲或不讲都不影响理工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广大教师认为党史教育是与理工课程无关的内容,想不到也不愿意占用理工课程的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党史教育。

(三)教师对党史教育和理工课程教学融合无从下手

在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大背景下,有不少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希望能在自己的课堂中融入党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党史观。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却发现将二者融合并非易事,史政内容与数理内容相差太大。如果在课堂中强行引入,会显得十分突兀,不但起不到良好的宣教效果,还会破坏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这也是目前困扰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融合的关键问题所在。

(四)党史教育形式单一,流于表面,教学效果欠佳

在已经尝试将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教学进行融合的课堂中,现阶段还普遍存在党史教育形式化、方式单一化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理工课程中的党史教育仅安排在绪论当中做轻描淡写的介绍,教学形式单一且主要依靠课堂讲授,学生在党史教育过程中缺乏代入感,难以在教育过程中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三、提高党史教育与大学理工课程融合的思路与建议

党史教育看似与理工课程融合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只要明确二者在对人的培养上的共同价值就不难发现,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教学是完全可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对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的教学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针对上述问题形成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解放思想,突破局限,促进教师的党史教学意愿

理工课程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文理分科的观念把党史教育与理工课程教学对立起来。中国共产党史不仅仅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技术史。通过将党史和理工知识的融合,可以拉近党史与理工科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党史和相关理工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是值得大力提倡和广泛开展的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党史教学的积极性,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活动时,应特别注重党史与专业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内容上,可以发掘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历史和人物典型,以此为切入点实现党史学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以材料学为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师昌绪同志的生平和事迹深深地感染过很多材料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明令禁止35位在美学习的留学生回国,师昌绪便是其中之一。巧合的是,71年后中美拉开了高科技角逐的大幕,美国政府又一次对在美华人学者严加管控。我们重温师昌绪同志回国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怎能不激起我国的年轻学者传承先生信念的斗志和学习热情?当我们在课堂上讲授枯燥的理论知识时,它们就会像突然有了灵魂一样,每个字都在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而努力工作和学习。

猜你喜欢
党史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