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通识课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研究

2021-09-15 07:22陈煜夏林中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专创融合专业化教学改革

陈煜 夏林中

[摘 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下,各个高等院校都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要求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个专业在双创背景下,要求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至少1门。创新教育是现代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开设创新通识课是很多学校创新教育采用的方式之一。针对创新通识课与专业脱节的问题,结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创业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改革,将创新通识课进行专业化的教学改革,为高职信息化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创新通识课;专业化;教学改革;专创融合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移动通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改革与研究”(2019jgqn01);2020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高职扩招背景下基于精准教学的混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GGZKZ2020160);2020 年度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先行示范区背景下ICT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ybfz20022)

[作者简介] 陈 煜(1986—),女,湖南郴州人,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和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夏林中(1980—),男,安徽安庆人,博士,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3-0097-04    [收稿日期] 2021-03-16

从2002年开始,国内已经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试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已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内实施和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领导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下,各个高等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学要求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各个专业在双创背景下,要求开设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至少1门,此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启蒙类、兴趣引导类、思维培养类、知识技能类、实践实训类等,如“创业基础”“创业项目管理”“创业思维与方法”等。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创新通识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响应学校的号召,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创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运用企业管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意识和创业能力。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其就业开拓广阔的空间。

但是在实践中,大都存在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现象。通过本专业78份大三应届生的问卷调查可知:23.08%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毫无关系,51.28%的学生认为稍微相关;51.28%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内容偏少;48.72%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为一般,33.33%的学生比较不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靠自己[2]。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创新通识课与专业课程存在课程分立的问题,由此导致本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内容采用的是普适内容,课程专业相关度较低

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创业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主要是基于公共基础教学部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教材进行开课,为了更好地在各个专业开展“创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为普适性内容,适合大部分专业对创新创业的要求,但是无法体现出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授课教师多为基础部教师或外聘教师,无法结合专业进行课程讲授

由于“创业基础”课的开设是在基础部教师设计的教学大綱指导下开展的,承担这门课的教师主要是基础部教师或有创业经历的外聘教师,但是基础部教师与外聘教师大多不是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出身,所以课程内容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相关度较低,学生学习之后对专业的创新创业环境不了解,无法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很多学生的创业与专业无关,无法学以致用,创业对口率较低。

(三)创新通识课的理论内容居多,实践内容偏少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创业基础”课程主要包含6章内容: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通过分析任课教师的教案与授课PPT,并旁听课程内容可知,该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讲述介绍为主,中间穿插了一些学生的报告,实践内容偏少,学生无法将所学基础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创业基础”课程的专业化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学目标改革

“创业基础”课程主要是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创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些教学目标都是普适性创业的相关学习目标,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但其所学知识与专业是脱节的,无法得知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环境,从而导致在创新创业方面难以学以致用,所以本专业的学生创业对口率较低。需要调整创新通识课的教学目标,要将创新创业目标加入教学目标中,所以需要对“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创办和经营企业时所需的综合经济、法律、文化、管理等知识,还需要对ICT(电子通信技术)产业的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案例有相关的了解,让学生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找准创业点,培养其与专业相关的创业观念。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专业化教学改革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