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国情教育探究

2021-09-16 12:40夏家顺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国情道德与法治初中

夏家顺

摘要:国情所体现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是个人服从于国家的权威,人民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是一种公民意识的外放,在爱国情绪下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能够维护国家稳定,保障民族团结,促进人民的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国情课程资源是国情和课程资源的整合,是能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资源。就广义上来说,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国情,具备社会责任感。而狭义上的国情教育,则是让学生在校内参加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因为目前并没有单独的开设国情教育的课程,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成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最合适的科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国情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162

一、国情课程资源的内容

(一)正确的国家观

所謂的国情,可以直接理解为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感,这也是所有中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国情把个人的小家和国家的大家联系在一起,显示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任何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和国家这样的大环境,只有充分发挥出集体的作用,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各部门功能的综合作用。因此,个人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具备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当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有义务挺身而出,维护国家的利益,这就是正确的国家观。

(二)民族精神

中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自成立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具备高度的统一性。民族精神是指人的精神,它是同一个民族下,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聚合,是个人精神下的民主化和国家化,中华民族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具备极强的国情意识。

(三)正确的文化观

中华儿女应该要正视中华文化,做到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情怀,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政治课程中运用这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树立起对于中国文化的正确认知,做自信的中国人。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强,初中生认知能力不够,难免会出现他国强于我国的错误认知,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国情意识,让学生能够对于传统文化做到正确的认知,自觉的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国情意识。

二、开发国情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一)突破教材局限

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时,教材中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因此属于间接性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才能够获得直接性的知识。国情的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开发课程资源,能够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挑选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中,获得有关国情的内容,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哲学等内容,虽然教学的内容诸多,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发课程资源,联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国情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教育,让其能够树立起爱国情怀意识,丰富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国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挖掘教材中的国情资源

教材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在深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出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发挥教材的教学潜力,实现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这是老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其教学意识和教学责任的考量标准。

(二)利用信息技术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并且提供了海量的课程资源。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优化师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学习《同住地球村》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搜寻各国文化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围绕地球村这一主题进行收集,并且将知识进行整合,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分享的知识加强对其引导,让其能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提高企业民族的自豪感,然后,老师再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案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进行介绍,着重强调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的互动中,自觉的拓展教学资源,更好的建立起国情意识,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合时事热点拓展教学资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的日益强大,提高其民族的自豪感。在《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这一章节中,老师可以结合时事新闻,讲述其他国家人物对于目前我国发展的评价,并且引入各国借鉴我国改革开放的案例进行发展的这一事实,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正在逐渐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另外在微课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选择更多的红色教育内容进行课堂知识的展示上,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丰富学习的内容,加强知识的延伸,使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老师在引入时政新闻时,要对内容进行筛选,选择能够弘扬正能量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析新闻的过程中,提高其民族的自豪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

四、结束语

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政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老师要重视国情教育,将国情教育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荣誉感,提高民族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的国情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勇.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探索,2007(1):51-52.

猜你喜欢
国情道德与法治初中
家国情?家国梦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