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1-09-16 12:40李光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联网+互联网

李光磊

摘要: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技术发展同样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互联网+”理念的渗透,拓展了高中物理教学的可能性,但是要使这一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新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方法与适用情境,建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渠道,促使物理教学在更好的环境下开展。

关键词:“互联网+”下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165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影响非常重大,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网络教育并大力推广,现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我国在网络方面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深受国家重视。近年来,国内有关中学网络教育的研究和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国内的网络教育平台也逐渐增多。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近年来科技发展迅速,各类移动终端的出现,为人们跨越空间进行交流提供了可能,即使相隔两地,仍然能够进行交流与沟通,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样也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现代网络与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充分重视,通过利用技术手段,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的渠道,从而加深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内容,使物理课堂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就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为例:该课时的主要内容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包括定律的完整表述与数学公式。那么,在课前,教师可充分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布置有关“预习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前任务,学生便可及时接收信息,从而完成课前预习这一任务。大部分学生完成预习后,教师还通过这类软件收集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而利用这些信息提升课堂的针对性,使“牛顿第一定律”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如果学生在学习内容或课后作业中有不懂的内容,也可利用通信软件询问老师,并及时得到解答,从而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无论是在课前或课后,都可利用各类即时通信软件,来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外的联系,为课堂更高效地开展提供助益。

二、注重学科整合内容,扩充学生知识容量

互联网在教育活动的运用,能够促使学生接收知识的效率更高,可以有效打破教材的束缚,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更多知识内容。比如在学习《相互作用力》和《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两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其中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结合,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并以“牛顿与物理知识”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设备,对学生进行信息拓展,比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们观看视频、图像资料,对牛顿这一人物信息进行介绍,促使学生们深入了解这一著名物理学家的生平故事和从事物理研究事业过程中的一些事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还可以结合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等相关内容,为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视频内容,促使学生们了解相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

三、教学情境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讲解要更加的形象,可以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教师要将其的创设重视起来。例如:以讲授“电磁感应现象”这一知识点为例。众所周知,“电磁感应现象”是我们高中教材中较为抽象的教學内容,“电”与“磁”都是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科学猜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讲解相关物理原理,也可以通过网上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PPT与人们日常用电的图片以及三峡水电站、风力发电、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视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接着,教师可以按照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分析讨论—课后检测的步骤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方式融合展开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发电方式有哪些,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思考电磁感应会不会产生电流。然后,让学生思考“磁铁上的线圈是如何产生电流?应该如何判断有没有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能够产生电流应该如何测量?”并且提出自己的猜想。其次,教师让学生结合相关知识点,分析不同绕法线圈产生的电流的异同。引导学生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通过改变磁铁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Φ,产生感应电流。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本节课知识点的练习巩固。这种利用生活情景与信息技术相交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不仅将抽象化的知识点转换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还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情境创设的质量,也让教学情境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深入融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加强了课堂师生互动。

结束语

“互联网+”的应用使高中物理的教学可能性得到提升,但对于部分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在对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策略解决问题。就如何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主要应关注利用通信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恰当地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策略,定能促进“互联网+”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之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维骅.“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思考[J].教师博览,2020(27):17-18.

[2]何昀,姜海鹰.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途径[J].考试周刊,2020(57):126-127.

[3]帅永兵.“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知识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05):33-34.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互联网+互联网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