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小学语文中的美学素材

2021-09-16 13:39鄢李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0期
关键词:人性美意境美小学语文

鄢李琴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育不应该只注重课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的审美意识要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开始培养,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古诗古词的意境美,在现代文中感受社会的人性美,在教材的课文中感受作者的情怀美。教师通过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学素材;意境美;人性美;情怀美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299

美学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学中那种直观的美学,还包括一些比较抽象的,隐藏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美。曾经有人说过“生活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挖掘美学素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小学语文的素材,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知识中的美妙。通过教师在方向上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渐地养成善于发现和感受的习惯,从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更容易发现身边的美好。从而,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也更加容易感受到教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

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古诗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是小学语文的学习重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故事词中的美学素材。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古诗词中的含义,还要根据古诗词的表达手法,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美。学生通过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美妙,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这首古诗中的美学素材,让学生通过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枫桥夜泊》这首诗是诗人张继在经历唐朝的安史之乱后,途径寒山寺时所写下的这首羁旅诗。这首诗中不仅精确且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使古诗的描写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古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这些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意蕴浓郁的意境。而古诗的后两句通过对:城、寺、船、钟声的描写营造了另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形成一种迷茫、凄清、寂寥的意境。学生通过感受古诗中所营造的意境美,可以切身体会到诗人在旅途中的愁绪,意境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挖掘了古诗中的意境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现代文中的人性美

现代文作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表达方式,其通俗易懂,简单直白的方式比较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更容易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从而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进行现代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力去挖掘其中的人性方面的美好,引领学生感受社会中所充斥的人性美。从而使学生对这个社会充满希望,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文章中的美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作者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课堂氛围得到渲染,充满着感动的气息。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机智的语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体会文章中的人性美,从而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希望。

感受作者的情怀美

所谓情怀,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高度的自我关怀,集中表现在对人的个人价值、个人尊严和个人命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维护,是传统文化遗留下的瑰宝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精神价值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精神信仰和文章中体现的作者所表达的人文情怀之美。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文章中的美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极力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梁启超先生用《少年中国说》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抵抗侵略。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受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辛勤育人,工人认真工作。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了解到文章中的情怀美,更深一步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知识和成绩上的成长,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改善教学方式,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知识的美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李芳.初级汉语教材语文趣味性分析[D].中央人民大学;2018年23期

[2]张梅.浅析小学语文中對美学教育的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16期

猜你喜欢
人性美意境美小学语文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人性美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温暖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