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与融合

2021-09-16 13:39谢蓉李晓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0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比较融合

谢蓉 李晓林

摘要:论文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进行比较,指出了两种理论在形成过程及研究目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对产权起源及产权本质认识、对产权制度变迁及产权绩效评价的认识、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然后探讨了两种产权理论在对产权与经济效率关系的认识、对产权具有社会强制性的认识、对产权制度—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等方面具有相通之处以及两种产权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融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343

1 引言

当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热度不减,笔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与融合进行了论述。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是以历史的、社会的宏观整体视角来研究产权问题的。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论》第一卷已经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深刻指出了该过程体现的并非资本家与工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劳资对立的阶级关系。这种深层次的关系主要通过资本家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得以体现。另外,马克思认为社会的产权结构和所有制形式是由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两对矛盾历史性运动的产物,而不是在自由契约条件下的个人与个人间商业交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产权制度是社会不同阶级间的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普通的个人与个人间的交易关系。可见,马克思是以历史的、社会的宏观整体视角来研究产权的相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阶级分析法等。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分析了公有产权转化为私有产权的原因,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发展。用阶级分析法在分析资本主义所有制及产权相关问题时,揭露了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不平等,体现出资本家与工人在阶级上的对立关系。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是以碎片化、质点式的微观视角来研究产权问题的。“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之一,“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以碎片化、质点式的微观视角来研究产权问题的主要原因。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对产权的研究是从孤立的“理性人”个体出发,認为产权关系是个体对财产的排他性占有关系,产权关系并不具有历史性。在分析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时,主要根据“成本—收益”模型,从效率的角度去探索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认为“理性人”之间的交易推动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产权制度变迁。然而,“理性人”是被抽象掉历史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个体。因此,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视角是碎片化、质点式的微观视角。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实证研究法和计量研究法。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交易成本,而产权结构的差异会带来交易成本的波动,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西方经济学者运用实证研究法和计量研究法对产权与经济效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使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具有丰富现实性的案例内容。可见,两种产权理论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很大差异。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融合

3.1 两种产权理论对产权与经济效率关系的认识具有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论述了产权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对产权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产权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原始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原始的生活资料、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只能支持简单再生产,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产权关系以看似平等的形式表现在流通领域,劳动者由于对工资的需求而提高了出卖劳动力所有权的积极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率。另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对剩余价值榨取的目的性,在资本主义产权制度以及价值规律的驱动下,资本家会加速扩大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过程中也能提高经济效率。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也认为产权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西方经济学家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了产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他指出,“权利界定、配置会对交易费用和产值(效率)带来影响”。这说明产权的配置会对交易费用和经济效率产生影响,体现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可见,两种产权理论都认为产权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二者在对产权与经济效率关系上的认识具有相通之处。

3.2 两种产权理论对产权具有社会强制性的认识具有相通之处

马克思不仅精通经济学。还具有深厚的法学功底。马克思在探究产权本质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揭开产权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实质的。另一方面从法律层面进行了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特定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条件下会产生特定的所有制,这是经济社会运动下的客观事实。这一客观事实在法律上的表现即是产权。马克思认为“法律是事实的公认”,因此,产权这一公认的事实具有社会强制性。

西方经济学家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书中对产权的法律界定进行了论述,认为法律创造产权。西方经济学者阿尔钦也从法律层面对产权的本质进行考察,认为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强制下的物品使用权。诺思则认为“产权是个人对他们所拥有的劳动、物品和服务的占有权利;占有是法律规则、组织形式、实施及行为规范的函数。”可见,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主张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产权是法权赋予的,因而具有社会强制性。因此,两种产权理论对产权具有社会强制性的认识具有相通之处。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作为产权理论方面的两大核心理论体系,形成过程及研究目的、视角、方法、对产权起源及产权本质认识、对产权制度变迁及产权绩效评价的认识以及两种理论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在对产权与经济效率关系的认识、对产权具有社会强制性的认识、对产权制度、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以及两种产权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融合的可能性。在经济复苏缓慢、降速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加快改革步伐,试图从改革中获取经济红利。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任,产权改革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可见,产权改革对当下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在此状况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比较与融合研究有利于形成新的认识来应对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难题,有利于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核心指导作用和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合理内核应对现实问题。相信在两种理论的共同支持下,中国的改革事业会稳步地向前推进,中国的产权结构更加合理,经济也能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比较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