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22 07:54程容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知识点微课

程容娟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逐步显露,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已经成为潮流。着眼于研究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评价选择方面介绍了该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微课;混合式教学;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034-02

“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做出了重要论述。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考方式等。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信息化是当下的大潮流、大趋势,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逐步显示出其弊端,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年来,虽然中职学校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教学改革,但是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传统的单向灌输的课堂模式、单一的教学形式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在“十四五”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反思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传统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接收新知。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难免思维被禁锢在教师搭建的框架之中,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难以调动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教学课堂难以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人才。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当代社会对于具有创造性的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现代化建设亟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只有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地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重“知识结果”的教学,忽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内容取材于教科书,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要目的。然而互联网时代,教材的内容远远跟不上信息的传播和更新速度,显现出了一定的落后性。传统重“知识结果”的教学,不能及时引入新知识和新案例,容易忽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导致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去索取变化、发展新的知识。

二、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革,要合理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同时又要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因此,在中职教学课堂中,认真分析传统教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扬长避短,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以微课为媒介,设计“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实现教学的有效改革。

(一)设计教学流程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保留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引入线上教学弥补其不足,将不同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优化。该模式将教学整个流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取、内化和迁移过程。在课前,教师制作或者收集针对性的微课资源推送给学生,组织学生线上自主预习;课中,针对课前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答疑解惑,结合微课视频讲解知识点,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利用微课回顾知识点,开展复习、巩固、练习等活动,实现知识点真正的巩固和迁移。

(二)选择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方法的组合与运用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根据对学生情况的研究,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主要任务是推送微课视频,发布任务清单,设置学习指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预习新知,因此本阶段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课中,可采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可结合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卡片式教学法等;采用演示法、练习法等来教授操作性强的技能点;采用思维导图法、理论讲授法等介绍记忆性强的知识点。课后,教师仍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采用微课回顾、练习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要进行知识巩固和技能迁移。

(三)优化教学评价

任何教学活动仅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是不完善的,教学评价的优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法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多方面测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诊断性评价主要通过对学生情况进行测评,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实施教学。一般来说,在课前通过线上问卷、完成课前任务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状况进行测评,并以测评结果为依据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教学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实施。诊断性评价能够对教学提供较好的指引方向,帮助教师在教学准备、实施等各个环节做到胸有成竹,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知识点微课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知识点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