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观下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

2021-09-22 08:46马美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对象学困生解题

马美芳

[摘           要]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师生交流方式,是直接获取反馈信息、调节教学进程的重要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生视角来考察提问,对于改进教学有重要意义。学生对提问的态度存在差异,教师对提问对象、提问内容的选择、提问的评价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习机会的均等,创造平等、和谐、富有激励性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通过提问来展示学习成果,促进课堂交流。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提问;互动方式;课堂环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152-02

提问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内思维过程的常用方式,也是反映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渠道,与课堂作业相比,提问获取信息的情况更直接,也更具有普遍性。通过提问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概念理解的水平与技能训练的掌握程度,从而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教学方案,对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本文从学生的视角来考查提问这一互动方式,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看法,并透视教师在课堂上对提问的运用是否适切,从而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运用提问进行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一、调查对象

样本抽取了我校一、二、三年级共31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结果

问卷分别就学生对提问的态度、教师对提问对象的选择、教师对提问内容的选择、提问的方式、提问后的评价、学生愿望等方面展开调查。

(一)学生对提问的态度

1.学优生约有33%的学生对提问持欢迎的态度,而中等生、学困生则分别有53%和56%的学生表示对提问不欢迎。总体约有51%的学生对提问持消极态度。(这里的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学生参照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

2.“你认为老师在上课时有必要叫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吗?”有近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只有21%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还有2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3.在老师叫学生提问的目的上,有65%学生认为“提问是老师为了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15%的学生认为“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1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7%的学生认为“提问是为了给个别学生树立信心”。

(二)教师对提问对象的选择

调查发现,有5%的学生(其中学优生占42%,学困生占47%,中等生仅11%)经常被提问,有56%的学生(其中学优生占33%,学困生占52%,中等生仅15%)有时被提问,还有39%的学生(其中学优生占24%,学困生占31%,中等生45%)很少有机会被提问。

但对“老师对你提问通常是因为你( )”的选题中,有56%的优等生认为老师选择他(她)提问的理由是他們成绩好,而有69%和56%的中等生、学困生认为老师选择他们提问是因为他们的成绩一般和不够好。

在问题“你感觉老师对学生提问一般倾向于( )A.成绩较好的;B.成绩较差的;C.好的差的兼顾”中,有17%的学生选A,13%的学生选B,70%的学生选C。

(三)教师对提问内容的选择

1.调查发现,提问的内容以概念定义、公式公理和解题方法为主,分别占26%、33%和38%,而简单的是非题仅占3%。

2.在课型上,有25%的学生认为新授课适合学生提问,有33%的学生认为复习课适合学生提问,有23%的学生认为练习课适合学生提问,13%的学生认为试卷分析课适合学生提问。

3.“如果老师刚分析过例题,那么类似的题目有必要向学生提问吗?”结果表明:学优生中44%认为有必要,56%认为没必要;中等生中有42%认为有必要,26%认为没必要;学困生中仅有20%认为有必要,37%认为没必要,还有37%的说不清。

4.“如果让你回答问题,你是否希望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有33%的学优生持肯定的态度,而中等生、学困生中只有18%和15%。

(四)提问的方式

1.“上新课时,老师一般会向几个学生提问?”结果有35%的学生选了“1个”;45%的学生选“2个”;还有20%的学生选了“3个及3个以上”。

2.在“练习课上,老师向学生提问时,经常会采用下列哪种方式”的问题中,显示“几个人回答不同的问题”占58%;“几个人回答相同的问题”占30%。

(五)提问后的评价

1.在学生回答提问后,68%的学生表示一般老师点评,23%的学生表示是其他同学点评,5%的学生表示一般让提问的学生自己点评,还有4%的学生表示很少点评。

2.“如果你回答错了,老师通常会( )”,28%的学生表示老师会马上纠正,15%的学生表示老师会鼓励,还有57%的学生表示老师会叫其他同学回答,没有学生表示老师会批评。

(六)学生愿望

老师的愿望是通过学生提问能促进师生互动,获取反馈信息,学生对提问有何愿望呢?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优生担心回答错误时会被同学取笑,中等生、学困生则分别为26%和41%。在提问后有51%的学生最重视老师的评价,10%的学生重视同学的评价,还有39%的学生注重自己的感觉。这说明学生在提问后,心理上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学优生)。所以当老师没叫到自己提问时,有54%的学生表示高兴,39%的学生没有其他想法,仅有3%的学生举手要求回答。而在无法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有75%的学生寄托于老师适当的指点,10%的学生期望同学的提示,还有15%的学生选择放弃,希望老师找人回答。

猜你喜欢
对象学困生解题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