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探究

2021-09-22 09:13潘洁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4期
关键词:线下函数概念

潘洁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优势和数字网络教学优势进行有机结合,教师根据数学课本的知识点,推介网络资源,制作符合教学规律的微课、微教案、微练习供学生“线上”使用,“线下”教学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即翻转课堂再造教学流程,重构教学生态链,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兴趣;自主能力;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208-02

在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5年,“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成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怎样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数学知识的抽象复杂特点,如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进行适当地融合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中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解析和探究,希望为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一、混合式教学重构传统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即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线上可以让学生采用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发展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学习能力。教师在线上发布和提供学习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收到学生自学效果的反馈。线下的传统教学因为有了前期线上的学习,在线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线上学习出现的错误,调整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课堂传授知识。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将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制作成微课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相混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线上教学不是单纯地把网络上的视频收集堆砌发送给学生看,而是教师对收集的视频进行筛选,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學重难点,对所选取的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整合视频资源,制作成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微课,给出学习建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充分实现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可以发布课前在线测试来评估学生的预习效果。线上的学习也要注意构建畅通的师生交流渠道,利用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很好地在网上实现及时的答疑解惑。教师在得到学生预习学习情况数据的前提下,调整线下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的重要阶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重心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希沃白板、优化大师、GeoGebra等软件增强课堂师生互动的场景,让学生能够全方位投入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针对课前评估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进行重点解析和答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答疑完毕后教师还可继续让学生参加课堂的在线测试,了解学生知识重构后的掌握情况。

线上教学的优势是可以使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资源,有画面感,有声音,形象生动,学习的时间自由。线下传统课堂的优势是面授,师生能面对面交流,教师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进行即时补充和纠正;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混合式教学方式是动态的,教学过程会嵌入中职生喜欢的时尚元素,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博学生眼球,引起他们的关注。通过多媒体信息化等教学手段,能帮助学生主动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点。线上线下的教学互动,教师现场答疑评价,能唤起中职生对数学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给予学生数学自信,培养数学思维

中职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面对抽象、枯燥、复杂的概念及定理,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为学生搭建一个立体化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知识。在教学重难点问题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和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课前课后鼓励学生重复观看章节重点知识、微课小视频,帮助学生自行查缺补漏,培养学习主动性;利用教学平台制作的游戏竞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用GeoGebra软件画图,动态的图像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形象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理念,小组合作画图,降低了难度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了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为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否在实际教学中很好地操作,这是检验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否先进的办法。实验班级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进行教学,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每个班级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进行分组,力求做到每组成员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每组人数控制在5~6人。

第一阶段:线上的课前学习。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观看函数概念微课视频,复习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初中自变量和函数的关系;学习“蝴蝶效应”,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蝴蝶效应,感受事物之间通过变化互相联系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热情;在平台上发布一组作业,给出几组变量关系,要求学生去判断它们是否是函数,如果遇到无法判断,就运用本节课优化后的函数概念再进行判断,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比较初中函数的概念和现在函数概念的区别,理解新概念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这三个要素,用手机GeoGebra软件画出初中已经学过的函数图像。通过线上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平台,教师根据收集到学生完成的情况,调整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线下函数概念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古代的时间概念
关于函数的一些补充知识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高中数学中二次函数应用举隅オ
无独有偶 曲径通幽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