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金翠羽,峩冠锦羽鸡

2021-09-23 00:47张黎强
江苏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陶刻孔雀

张黎强

摘  要  紫砂壶“富贵吉祥”通过陶刻装饰,糅书画于一体,通过丰盈的画面和饱满的字体,把祥瑞美好的气场呈现了出来。这把壶提炼出了“孔雀”这一意象,将代表它的书画进行筛选组合,最后转化到壶艺载体上。诗、书、画在此相得益彰,陶刻装饰仿佛变成了时间的滤镜,使孔雀的内在格调拥有了外在形式和审美传承。

关键词  富贵吉祥;孔雀;陶刻;紫砂装饰

装饰艺术在宜兴紫砂陶工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紫砂陶工艺的发展,紫砂装饰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手艺人的重视,从最初的零星点缀,到如今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装饰体系,这门艺术依附于紫砂而生,同时更赋予紫砂与众不同的魅力。

紫砂装饰的技法十分丰富,通过历代紫砂手艺人的不断发展、改良和总结,目前已形成了诸如陶刻、泥绘、铺砂、堆贴花、金银丝镶嵌等装饰门类,而在这其中尤以陶刻最为成熟、最受瞩目。陶刻装饰的特点在于“以刻代写、以刻代绘”,它主要运用锋利的陶刻钢刀为创作工具,在紫砂的半成品坯体上进行陶刻。紫砂陶刻融入了书法、绘画、文学、篆刻等艺术形式,因而其综合性功能更强,也更具表现空间和表达力度。自古以来,无数紫砂艺人、文人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门装饰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清代中期的金石篆刻名家、“西泠八家”之一陈洪寿,字曼生,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紫砂“曼生壶”系列,这一系列的作品将颇具人文气息的书画转变成了陶刻语言,这种融入了文人思想情怀的陶刻装饰内容,可谓练达人心、影响深远。“曼生壶”也成为了宜兴紫砂的一个标杆,在陶刻领域更是具有非凡的影响。时至今日,当我们进行紫砂陶刻装饰时,几乎都无法脱离其影响,无论是在技法上,还是在人文意境追求上,我们当下的陶刻紫砂壶可以说均有曼生遗韵,而这成为了紫砂壶的一种象征标签。

与紫砂壶造型艺术一样,装饰艺术也是需要投入精力和心血去不断提升的,任何一件紫砂艺术作品都不可一蹴而就,包括如何设计造型,在壶体的哪个部位装饰怎样的内容,如何将装饰和造型融为一体、和谐统一,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细节。因此,设计、制作、文化提炼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现以作品“富贵吉祥”(见图1)为例,谈一谈这把壶的装饰细节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凝结着中国人最朴实的心愿与情感,历来就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常见题材。在紫砂壶领域,吉祥文化元素的作品可谓不胜枚举、各具特色,有的直接将祥瑞气息付诸于具象的造型装饰载体,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受,有的则巧妙地融入含蓄的意象载体,让人怦然心动,又意犹未尽。兩者各有千秋,也体现出了紫砂壶极强的可塑性,以及不拘一式的风格特性。我们在重新进行这一题材创作时,首先应尊重传统,从经典中吸收营养,同时也应力求创新,赋予作品新鲜的能量,或给予其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风貌。

“富贵吉祥”顾名思义亦是传达吉祥文化之意,整把壶主要通过陶刻装饰,糅书画于一体,通过丰盈的画面和饱满的字体,把一种祥瑞美好的气场呈现了出来。对于内容的选择,这把壶提炼出了“孔雀”这一意象,将代表它的书画进行筛选组合,最后转化到壶艺载体上。诗、书、画在此相得益彰,陶刻装饰仿佛变成了时间的滤镜,使孔雀的内在格调拥有了外在形式和审美传承。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美丽的观赏品,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其羽毛可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而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则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作为高档珍馐佳肴。中国古代诗文、书画作品中,关于孔雀的内容比较丰富,是古人崇尚美好、向往自由等精神境界的象征。

“富贵吉祥壶”壶身两面分别以孔雀为题材,绘制图案、篆刻诗文。壶身正面刻两首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的题画诗,一首为“秋劲拒霜盛,峩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出自《芙蓉锦鸡图》),另一首为“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出自《腊梅山禽图》)。以原作“瘦金体”为临摹原件,将徽宗笔墨的神韵通过陶刻刀法诠释于紫砂坯体上,而壶身正面也因诗文而格外饱满,充盈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瘦金体”的连贯特性在紫砂材质上亦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仿佛具有了穿越时光的魅力,大气磅礴而不失端庄厚重。

孔雀,又名锦鸡。壶身另一面刻绘一幅饱满的“锦鸡图”,与诗书前呼后应,升华了整把壶的文化内涵。陶刻装饰素来讲究以白描或写意等手法对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鸟蔬果等进行艺术表现的图案陶刻,其综合性极强,尤其是飞禽走兽、花鸟蔬果等,往往追求写实与写意的完美融合,是对中国画的另一种演绎方式。在这幅画中,一只孔雀与繁花相映成趣,它绣眼俏立、毛羽靓丽、神采奕奕,生动逼真间更见笔法之缜密精工,同时繁花盛开,秀而不媚,有朗润清丽之气。两者的画法精细纤巧,明暗疏朗鲜明,仿佛一幅国画,极具古代宫廷风格和皇家审美意味,将富贵、吉祥之气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画面左上角刻诗文“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出自唐代诗人李郢的诗歌《孔雀》,无疑将整把壶的文化气韵推向了制高点。

“富贵吉祥壶”的创作遵循一定的文化依据,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将其视为一件孔雀元素的立体艺术品,在这样一个载体上,关于孔雀的诗文、图案得以有了完整表现的空间,而陶刻装饰作为最直接的参与方式,不仅构成了一目了然的审美效果,也能带给人丰富的情感共鸣。由此可见,装饰艺术对于紫砂壶创作,尤其在人文内涵表达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够很好地再现作品的文化需求,表现格局亦相对较高。作为一名紫砂陶刻手艺人,我们不仅要提升自己的陶刻水平,更应拓宽自己的文化底蕴,如此才能在实际创作中赋予作品更好的文化识别度和认知度。

猜你喜欢
陶刻孔雀
孔雀
孔雀1
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孔雀尾
浅谈紫砂陶刻的刀法
漫谈紫砂陶刻装饰艺术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