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下)

2021-09-24 11:57蒋惠云
云南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河边乡愁村民

蒋惠云

后来的十多年我在镇上中学教书,大多时间是在宿舍与教室两点一线间度过,对乡村的生活知悉少了,但从学生们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活学习状态中,尤其是与家长的交流中,看他们神采奕奕、满眼流星的样子,我可以感觉到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那几年,每个乡镇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教室、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享有营养餐补助,教科书免费,学杂费也减免,学生和家庭在教育支出上的负担日益减轻。条件好的学校,配备了多功能教室、活动室、健身房、图书室等,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不再枯燥单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的视野也越来越宽广,指尖滑动就能知晓天下事,教师教学能力学习提升的途径很多,只有不想学没有学不到的,很多教师正从“教书匠”的角色向“综合型”和“专家型”教育工作者转变。这些不仅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是国家逐渐强盛后对农村利民惠民政策力度的加大,尤其是脱贫攻坚以来,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产业扶贫等方方面面的渗透和补给,农村的面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产生了质的飞跃。

六年前,我成为泸西报社的一名记者,走遍了泸西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和田间地头。随着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深入,走进我儿时向往的这方热土,一点一滴地感受着农村的细微变化。有时采访一个专题或做一个深度报道要下乡一两个星期,有的村寨一个月要去几次,走在这些熟悉的乡间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满眼的橙黄、油绿、火红、金灿灿,是那样的祥和温暖。我发现农业天地是那么广袤,农村的素材那么丰富动人,“三农”世界里有好多鲜活的、向上向善的故事,打造这番新天地的主体是新时代的现代农民,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创新,他们知艰识苦、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他们的故事淳朴生动,有进取励志的,也有温暖感人的。巨木村的马右芬大姐身残志坚,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一个五残三幼的八口之家;山口村的建档立卡户张小五吃苦耐劳,盖了新房又买了轿车;益谷村的残疾人夫妻周老红一家,在逆境中相濡以沫用勤劳创造幸福生活……幸福的模样大致都是相同的,新时代的农民们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到决战脱贫攻坚的滚滚浪潮中,发挥着主战场上不可替代的主观能动性,抒写一曲曲不朽的时代赞歌:“不等不靠勤致富,自强诚信感党恩,”是农民群众对这个美好时代发自内心的赞叹。在泸西大地上,在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上,在一个个不起眼的乡村角落里,脱贫攻坚的成果日益彰显,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儿时的乡村留给我的美好憧憬,也曾在一度时间使我迷茫,疑惑,无解,艰难地熬过了一个从困顿逐渐到明晰的伸展,眼前的愿景继而又亮丽起来。

泸西县白水镇小直邑村

泸西县金马镇现代农业花卉基地

对于中国这个农耕大国来说,乡村依旧是更多人的故土,它承载的不仅仅是酸涩抑或美好的回忆,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诗人席慕蓉的笔下,乡愁是对故乡无数碎片化的记忆,无法割舍,难以忘怀,永不老去。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希望乡村富饶美丽,同时又希望她不失去乡村独特的韵味。然而,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乡村和城镇边界模糊,面貌呈现出同质化,“千篇一律”让乡村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和风情,几千年来乡土文化的精髓也渐渐悄然流失。拯救渺远的“乡愁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情怀,而是一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体现的责任和担当。让乡村更像乡村,这应该是乡愁最美的模样。庆幸的是,一些地方在搞好新农村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拾掇起那些有关“乡愁”的精神文化元素糅合到“一村一品”的定位中,使每个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村庄都能讲述出更多富有个性的原味故事。

喜欢小河边,“民族乡愁味道”是我赋予她的概念。这是泸西县午街铺镇一个小村子,名字清丽朴实不加任何修饰,似乎脱口而出或信手拈来。也许你会惊异于这里应该住着多么纯粹的人家,才能那么祥和无暇。当你走近一群“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彝族撒尼人,看到不施粉黛清丽脱俗的撒尼姑娘,看到勤劳勇敢热情似火的撒尼小伙,看到慈祥善良热情好客的撒尼老人,你就不会惊异于眼前这一切的璞美和纯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炽热追求,就像一缕清风可以瞬间点燃歌舞的热情那般。你瞧,村口那一座大三弦雕塑矗立在路边,无需奏响,就有千亩的松涛,万亩的林海起伏跌宕地唱和着。你眼前仿佛跃动着两排对舞的撒尼青年男女,小伙子手持大三弦,以笛子和哨子作伴奏,笛声一响,小伙子边弹边跳,姑娘们手牵手,“一”字形急步向小伙子们跳过来,或踏着鲜明的节拍,拍着巴掌欢快起舞,热情奔放跳动着野趣美。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每年火把节,小河边撒尼人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气氛异常热烈欢快。“撒尼不跳舞,白来世上走。”午街铺镇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围绕火把节、密枝节、祭龙节、接雨节等主要传统节日,挖掘传统文化大小三弦、霸王鞭、虎舞、钢叉狩猎舞、祝酒歌、山歌等原生态民族元素,实现彝族民俗及饮食文化“农家乐”的娱乐、养生、旅游等开发价值,使民族文化成为小河边村的一项特色经济产业,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正在形成。

走进小河边,处处透着浓郁的撒尼民俗风情,小路上,墙壁上,灯杆上,屋檐上,每一个民族乡愁元素都在向你宣示:“回家了,回来就好。”移步进村,一步一景,满目清爽,家家户户干净整洁,道路边村民的房前屋后和家庭小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绿化带,种上了菊花、月季、松树等植物,也有石榴、苹果、梨、桃,有的小院可以看到匍匐、南瓜和悬挂于架的葫芦,这里花团锦簇,那里瓜果飘香,都由淡黄色的竹栅栏围着,仿佛是我家的,又仿佛都是大家的。有意无意间将彝族特色民居掩映其中,点、线、面构成了村子四季常青、花团锦簇的生态环境。水塘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胡晓良介绍,很多人付出了努力,才有了小河边村今天的模样。以前村里基础设施差,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村子柴草、猪牛粪便、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再加上生活用水困难,许多村民不爱洗澡换衣、不讲个人卫生。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村子的道路交通、通信通电及村民的住房、人畜饮水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村庄环境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却没有太大改观。

一旦脏乱差,乡村就失去了本色。2018年,抓住红河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机遇,镇党委、政府带领村委会和村小组开始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干部群众参与其中,把民风民俗和文明新风的内容手绘到墙体上,引导村民转变陈旧观念,动手拆除烤棚、危房、粪塘、猪圈等乱搭乱建圈舍,清除柴草堆、垃圾堆和粪堆,建设卫生厕所。就连村里两个经常是污泥浑浊、杂草丛生、垃圾漂浮的臭水塘也变成了村里最美丽的“水景聚宝盆”。谁不希望生活在一个畅安舒美的坏境中呢?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工投劳,在路边空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遍地植绿……小河边村很快换了一副模样,房在树中、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村民主人翁意识的回归。小河边村从村规民约着手,倡导全体村民共建共管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从强制要求到自觉自愿形成习惯,现在每家每户一起床,就自觉打扫庭院和负责包干的公共路段。最让人感动的是,70多岁的老党员张文华主动申请无偿为绿化带浇水剪枝,这一干就是4年,村子建盖村民活动场所,村民还无偿让出了0.4 hm2土地。这几年,通过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等系列项目的实施,小河边村不仅快速实现了脱贫摘帽,而且村庄美了、民居靓了,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绿树、繁花、靓丽民居、民俗文化彩绘交相辉映,乡风文明,团结进步,村民们容光焕发!同时,烤烟、高原水果、小黄羊、生猪、土鸡、肉牛养殖等产业发展也撑起了乡村的致富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80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14 995.6元,已经从一个落后的贫困村嬗变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村和文明小康示范村。

泸西县金马镇现代农业蔬菜基地

泸西县午街铺镇小河边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风雨喜现彩虹。在泸西大地上,“民族歌舞之乡”的小河边只是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在“小布达拉宫”城子古村,山环水绕长满野果的“农村花园”小直邑村、益谷村,“乌金故里”旧城村,大山深处的“香巴拉”者白村,以现代高原农业闻名的爵册村、新坝村……我们都能欣喜地拾掇到“美丽富饶、民族团结、邻里互助、乡风和谐”等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乡愁元素”,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一村一品”的特色建设,解开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密码”,一个个宜居宜业富有典型乡土文化特色的村村寨寨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奋斗之路弥艰,累累果实弥香!”脚踏泸西大地,遥望寥廓苍穹,俯瞰星罗棋布的美丽乡村,一个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在红河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丰碑上熠熠生辉——伟大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唱响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这一个个基层党员、一个个乡村干部、一个个扶贫工作者、千万个人民群众、千万个“美丽事业”的践行者,千千万万个“美丽中国”的筑造者、千千万万个“美丽乡愁”的织梦者,面对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心存敬意呢?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幸福着,感动着,欣喜着。这一颗颗,像珍珠一般串在一块,一株株,像春笋一样拔节生长,一粒粒,像稻谷般抽穗饱满的“乡愁”,构成了乡村最可爱动人的模样。

(完)

猜你喜欢
小河边乡愁村民
内向的小孩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乡愁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乡愁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夏天的小河边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