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采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2021-09-25 01:39殷锦荣张小凤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布司血尿酸痛风

殷锦荣,张小凤,熊 璐

(博罗县人民医院老年病风湿免疫科 广东 惠州 516100)

痛风属于临床常见病症,主要是由于单钠尿酸盐大量沉积在关节囊等关节组织导致关节疼痛,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高尿酸血症是诱发痛风的危险因素,据相关调查统计发现,大约有10.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炎症反应,从而诱发痛风,故临床常把降低尿酸作为治疗痛风的重要方向[2]。现阶段,常规西药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手段,别嘌醇在临床比较常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别嘌醇的毒性比较强,容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而临床研究发现,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3]。鉴于此,本文将100例痛风患者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对患者血尿酸水平、血清炎症反应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痛风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各有35例、15例;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36岁至72岁,平均(48.36±3.52)岁;患病时长5个月~7年,平均(2.58±0.34)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各有26例、24例;患者年龄区间范围在35岁至72岁,平均(48.29±3.47)岁;患病时长6个月~7年,平均(2.59±0.33)年。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100例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痛风,并且符合《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治指南(2018)》中痛风的诊断标准[4];(2)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超过476 μmol/L;(3)患者入组前三个月没有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的心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2)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感染;(3)患者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或胰岛素等药物:(4)患者对本研究用药的耐受力较差;(5)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别嘌醇片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11020432;规格:0.1 g×20片),使用方法:2次/1 d,1次0.2 g,温开水吞服,连续治疗4周。

研究组采用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非布司他片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20130058;规格:40 mg;使用方法:1次/1 d,1次80 mg,温开水口服,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血尿酸水平,检测方法:空腹抽取3 m L静脉血后进行离心分离,分离时间为5 m i n,速度为每分钟3 500 r,获取血清后保存在-20 ℃的冰箱中备用。采用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2)观察两组的血清炎症反应,检测方法:清晨空腹抽取3 mL外周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进行离心分离,离心时间为10 min,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 000 r,获取血清后保存在-20 ℃的冰箱中备用。采用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BK-500)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以及血沉。

(3)统计两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仔细记录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心衰的例数,计算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x-±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价分析两组肾功能指标与血尿酸水平的差异

治疗前,在血尿酸水平上,两组的数据比较相似,差异不大(P>0.05);连续治疗4周后,两组的数据减少,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评价分析两组血尿酸水平的差异(x- ± s,n=25)

2.2 评价两组血清炎症反应的差异

治疗前,在血清CRP、hs-CRP、白细胞以及血沉上,两组的数据比较一致,差异不大(P>0.05);经治疗4周后,两组的数据减少,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评价两组血清炎症反应的差异(x- ± s,n=25)

2.3 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

在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上,对比对照组(16.00%),研究组(8.00%)略低,对比差异不大(P>0.05),见表3。

表3 对比分析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n(%)]

3.讨论

痛风主要是由于人体内产生的尿酸过多或者肾脏排泄物减少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石沉积、痛风畸形等[5]。痛风比较常见,关节和肾脏是其常见的发病位置,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关节肥大、僵硬、畸形以及活动受限,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临床加强对痛风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对痛风多采用药物治疗,别嘌醇是常用药物,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能够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防止次黄嘌呤与黄嘌呤代谢成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含量,避免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别嘌呤的毒性比较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药物治疗效果,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而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主要药物成分是非布佐司他,用药后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非布司他能够阻止关节内尿酸盐的沉积,不会阻碍嘌呤与嘧啶的合成以及代谢过程中的其他酶物质,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临床发现,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在痛风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患者发生痛风后,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血清C R P、h s-C R P、白细胞是常见的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痛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血清C R P、h s-C R P、白细胞都是促炎因子,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后,上述指标的水平会异常升高,损伤机体组织。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在机体感染6 h后开始急剧上升,并在感染48 h内达到峰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等提供了信息[6]。本次研究发现,在血清C R P、h s-C R P、白细胞以及血沉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非布司他能够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相较于别嘌醇,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布司血尿酸痛风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