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25 01:39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重症病情肺炎

王 芳

(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肺病科 湖北 武汉 430061)

重症肺炎是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病情严重者,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治疗难度大,临床上重症肺炎发病急、并发症发生率高,延误治疗则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1]。研究证实,在欧美及北美国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升高[2]。国内有研究发现,大于65岁人群中患肺炎患者的构成比远高于中青年,为28.7%[3]。重症肺炎30 d病死率高达23%~47%[4]。由于老年患者在身体机能、疾病恢复上较中青年人差,而在临床护理上施加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探讨在此基础上的系统护理方案能够使更多患者受益[5]。本文回顾性的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病例,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重症肺炎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护理方案分组,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各52例。研究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75.9±4.5)岁,病程3~11 d,平均(7.4±1.2)d;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62~83岁间,平均(75.8±4.6)岁,病程3~12 d,平均(7.5±1.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根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制定并试行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严格遵医嘱用药,及时将痰液清除,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交代相关注意要点,简单进行营养指导和疾病知识介绍。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案:(1)呼吸道干预:对于有肺通气功能异常存在的病例,需要间断性进行低流量吸氧,对给氧浓度进行严格把控。病情逐渐恢复平稳后多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促进排痰,必要的情况下可予以雾化吸入,间隔2 h进行叩背1次,以坐位或卧位为主[6]。(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对疾病与治疗的耐受度十分有限,机体状况差,加之病情或并发症的影响极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积极交流沟通,正确宣泄不满。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技巧,可选择音乐疗法、放松训练,通过看电视、阅读、聊天等转移注意力,避免其对疾病给予更多关注,并对其心态进行优化;提供家庭支持,叮嘱家属多关爱、鼓励、温暖患者,帮助其将思想顾虑消除,积极进行配合。(3)生活指导:尽可能帮助患者在入院后熟悉医院各项制度、病房环境,保证室内清洁、舒适、温馨,合理调整温度、湿度,一般将温度设定在20℃,湿度为55%,定时通风换气,摆放绿植,避免噪声干扰,控制探视人员数量与探视时间,保证患者睡眠充足。(4)饮食干预:合理、科学搭配患者的日常饮食,选择蛋白、维生素、热量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将正确烹调食物的方法告知患者,禁止摄入辛辣、刺激类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充足,嘱咐患者多饮温水,针对口腔黏液多者需增加饮水量。(5)出院健康指导:于出院前1 d进行,叮嘱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进食,不去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的场所,若有不适感,即刻前往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价根据原则[6]制定,将临床症状(咳嗽、咳痰等)改善≥70%,动脉血气参数、肺部X线检查结果基本恢复至正常,为临床护理显效;将临床症状改善≥30,动脉血气参数有所好转,为临床护理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加重或改善<30,病情恶化或直接死亡,为临床护理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例)

3.讨论

根据本次回顾性研究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本次研究认为,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客观理化和检查指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老年重症肺炎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包括有细菌、真菌、病毒等诸多病菌微生物感染导致,多就诊呼吸内科,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喘气、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临床相关研究发现[7],肺炎发生不仅与病菌微生物感染有关,同时与患者自身免疫损伤、化学物理因素也存在密切关系,主要是由于上述因素影响肺泡、肺间质、呼吸末端等产生炎性反应所致。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生理机能减退,一旦病情发展到重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导致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病情严重者也会危及生命安全,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针对此类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难度,制定针对性、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倘若可对其疾病特点进行正确把握,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则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的主要的框架是护理程序,在护理过程中将患者摆在中心位置,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将其作为指导,以患者身心、文化、社会、精神等不同方面的需求作为临床护理诊疗实际的现实依据,以期制定更佳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从生活干预、心理疏导、呼吸道干预、用药、饮食干预及出院宣教指导等不同方面着手,确保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情康复[8]。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更具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中加强呼吸道干预,保证呼吸顺畅,避免炎症反应加重;做好心理护理可使老年患者更系统了解到重症肺炎与治疗相关知识,对自身存在的有关疾病与治疗的错误观念给予纠正,减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使患者的信心提高,从而更好配合治疗;做好生活与饮食指导,可保证患者的营养丰富,膳食均衡,以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更好提升自身体质,更好提升自身免疫力,对于病情控制也具有积极意义。做好出院指导可使患者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严格遵照医嘱服药,提升自我照护能力,更好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复发。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客观理化和检查指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基于本次研究,同时也认识到,本次研究缺乏系统性,缺乏在大样本基础上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患者临床护理需求特点,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综合护理方案,并在大样本、长时间随机对照试验中开展临床护理研究,以期得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综合护理方案,是今后护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猜你喜欢
重症病情肺炎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