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2021-09-25 01:39吴婉梅黎逢弟邓金燕梁凤英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舒适度输液乳腺癌

吴婉梅,黎逢弟,邓金燕,梁凤英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广东 肇庆 526040)

近年来,有相关研究统计结果显示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名中的第1位[1]。经过临床多年来调查总结发现发病患者的普遍共性就是均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其中包括:生活压力、日常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等。加之乳腺癌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导致临床上乳腺癌发病患者常以恶性肿瘤居多,医生建议患者的首选方案是手术或化疗治疗,而在手术及化疗治疗后期的护理模式需要尽量做到人性化、细节化以及科学化。PICC与PORT置管主要的护理优势是保障诊疗方案不变动的情况下,极大程度减少患者每日针刺痛苦,提升患者放化疗期间院内生活质量[2]。所以本文主要分析PICC与PORT置管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及肿瘤介入科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及肿瘤介入科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女性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2.08±0.05)岁。观察组中女性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3.25±0.0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35岁≤年龄≤65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本次为首次置入PICC或植入PORT,植入时间≥30 d;(4)意识清楚,沟通能力正常;(5)需要执行手术治疗方案,术后需要长时间在院内进行放化疗。(6)患者既往病史中无其他重大癌症改变,排除其他传染病史,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史;(2)既往CVC、PICC置管;(3)凝血功能障碍和对透明贴膜过敏者;(4)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欠佳,不同意进行手术治疗,尊重患者意愿行保守治疗排除研究。(5)病史中存在重要器官严重损伤的患者排除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护理。我院使用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穿刺包[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660850号]。首先调查患者疼痛阈值,若患者疼痛阈值较低,则需要配备局麻药物予以局部麻醉,然后根据患者外周静脉显露情况,择取适合穿刺的血管,在血管上方扎紧止血带,测量好穿管长度后消毒杀菌,区域要大于穿刺区域,以免造成边缘区域菌群随管带入体内造成穿刺感染,进针后撤离止血带进行手动压迫止血,将导丝推入一定测量长度后撤离,安装外部连接器装备,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将肝素装置安装,防止局部凝血,最后即使穿刺感觉正确,也要进行拍片定位,确定位置并且要详细记录。观察组采用PORT置管护理。我院采用的是北京悦通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的输液港[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540677号]。首先向患者讲解乳腺癌术后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以及需要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尽快实现疾病痊愈,为患者提升置管依从性做好准备。植入开始,做好区域消毒灭菌,使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静脉,在锁骨中外区域选择颈静脉快速穿刺,穿针见血提取针心,并用手握住注射器尾部,使用导丝穿入沿着静脉方向走行,推导至上腔静脉拔出针,在离穿刺点两侧平行锁骨做点,切1~1.5 cm切口,将扩张处理器械以及穿刺鞘旋转引进血管之中,撤出导丝以及扩张用器,将无菌导管穿入鞘内,固定对齐,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创口再进行缝合。告知家属有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嘱咐家属随时陪护,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伤,按时做好装置管的护理工作,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局部感染、药液外渗、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2)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术后活动影响评分、睡眠影响质量评分、对术后的期望值评分,统计两组患者住院生活质量评分,分数总分为100分,0~30分为生活质量差,30~80分为生活质量一般,80~100分为生活质量良好。(3)在患者出院前还要调查诊疗护理舒适度,内容包括:术中诊疗护理的舒适度评分、穿刺治疗舒适度、伤口护理舒适度评分,针对以上问题选项给予评分,分数越高舒适度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住院生活质量评分状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住院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住院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75.23±3.66 91.91±5.19对照组 30 75.55±2.32 89.52±3.67 t 0.405 2.059 P 0.680 0.044

2.3 两组患者诊疗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诊疗护理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诊疗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诊疗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诊疗护理舒适度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0 69.33±2.37 82.28±2.14对照组 30 69.45±1.47 80.18±1.55 t 0.236 4.353 P 0.790 0.000

3.讨论

PICC与PORT置管方式主要应用于临床必须长时间输液的患者,输液包括输液药物以及营养素[5],2种置管技术避免患者每天需要进行的针刺痛的痛苦,一方面能够为医生护理人员给予患者输液治疗提供稳定的输液通道,另一方面化疗药物注入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常规药物注射液而言略高,患者长期注射配合度将会降低,置管技术能够维持患者配合依从性,减少拔管、拒药的情况,提升整体治疗护理效果。

本文主要从3个维度研究2种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包括: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诊疗护理舒适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住院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以往相关性研究得知,结论基本一致[6]。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患者住院期间使用2种PICC与PORT置管方式均存在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PORT置管综合临床护理价值往往比PICC置管临床综合护理价值更高,且患者诊疗护理舒适度更佳,从而提升了癌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有助于医疗护理领域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舒适度输液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