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1-09-25 01:39徐红兰
医药前沿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家属协同疾病

徐红兰

(建湖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 建湖 224700)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吸烟及环境恶化是常见发病原因,患者常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运动、药物及呼吸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极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及能力,确保治疗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64±10.79)岁;患病时间6~18年,平均(12.11±3.23)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04±10.88)岁;患病时间7~18年,平均(12.67±3.0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发放疾病宣传手册,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具体方法:(1)前期宣导: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关于慢阻肺的相关疾病知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并将一些日常护理方法教给患者家属掌握,联合患者的家庭共同参与到护理干预中来,提高对患者的干预影响,如:以亲人的关怀与爱意帮助患者缓解甚至是消除对于疾病治疗的担忧与恐惧,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更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2)护理计划的制定: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情况、个体护理需求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将护理具体措施、采取的目的和预期成果告诉给患者及家属,对其提出的疑问之处耐心解答,使其能积极配合护理工作。(3)日常生活护理: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意识到吸烟对其身体带来的危害,让患者积极戒烟;对患者饮食及运动进行指导,嘱咐其多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并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当运动,运动时间与强度视患者自身情况而定。(4)用药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用药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自觉不适时应及时告知给医护人员,强调遵医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忌私自更换药物和停止用药。(5)呼吸指导:将呼吸锻炼的目的先进行宣教,并通过观察视频、亲身指导等方面教会患者正确的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方法,日常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练习,使其不断改善自己的呼吸功能。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自护能力: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向患者发放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情况,量表中评价的方面有: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概念及自我护理能力4个方面,总分172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2)肺功能: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川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10145号,规格:S-980A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包括第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ESCA评分

护理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40 81.39±3.55 116.24±4.73 37.269 0.000对照组40 81.78±3.92 104.17±4.29 24.368 0.000 t 0.466 11.954 P 0.642 0.000

2.2 肺功能

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L)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L)

注:与同组护理前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FEV1 FVC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40 1.02±0.11 1.26±0.15a 2.12±0.41 2.46±0.42a对照组40 1.05±0.13 1.13±0.12a 2.08±0.36 2.17±0.22 t 1.114 4.28 0.464 3.868 P 0.269 0.000 0.644 0.000

3.讨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主要表现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疾病,慢阻肺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很难治愈,且伴随病情进展,很容易发展成肺心病与呼吸衰竭,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慢阻肺不能治愈,在长时间病程中只能依靠药物治疗方法或非药物治疗方法延缓病程进展,常用药如祛痰药、平喘药、支气管舒张剂等可对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治疗达到稳定期后,患者便可回家康复,以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方法维持即可。但是,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治疗效果[3]。且患者在疾病长期折磨下,其肺功能低下,自护能力较差,对患者本身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精神及经济负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3个月后,两组ESCA评分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协同护理模式可极大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协同护理模式作为临床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主要强调基于现有人力与财力基础,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健康护理中来,继而通过对患者家属的指导,充分调动患者家属主观能动性,使其认识到家人的帮助对患者的积极影响,强化护士、患者及家属3方的协同作用,除了发挥护士作为临床指导者、教育者的角色外,也能使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对患者的护理中来;结合患者个体病情及护理需求,制定符合其情况的护理方案,及时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答疑解惑,使其能全面了解相关护理措施,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通过对患者饮食、运动、药物及呼吸方面的护理及指导,使患者了解到戒烟、清淡饮食及适当运动的重要性,充分激发患者的自主能动性,以良好、积极的心理干预并约束生活行为,提高自护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进行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提高护理效果[4]。呼吸锻炼是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方案,其目的是通过促进患者躯体功能的完善来缓解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继而控制病情发展;通过有效的呼吸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继而提高其肺功能,使慢阻肺患者获得更大的效益、持续更长时间;营养不良症状是慢阻肺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且营养不良对患者呼吸肌结构、功能与肺通气功能皆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伤及肺脏防御系统与免疫功能,是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协同护理模式中提出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目的是帮助患者维持其理想体重,强化机体免疫力、增强呼吸肌肌力,继而促进其体力活动能力的改善,保持有效的通气、换气功能,继而强化肺功能;焦虑、抑郁作为常见的负性情绪,在慢性疾病患者当中非常多见,而受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会诱发或是加重躯体原发疾病症状,更会使患者接受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最终影响疾病预后与生活质量。所以,在协同护理模式中我们通过强调医生、护士、家属对患者不良情绪的重视,进行对患者心理的有效评估,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和认知干预,帮助其减轻不良情绪,继而提高其临床配合度,以此来改善其预后、减少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在将以上较完善的护理内容贯彻到协同护理模式当中,再结合整个协同护理模式有效地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护理人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与能力,与护理人员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可极大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猜你喜欢
家属协同疾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