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内容的优劣势

2021-09-27 18:16华兰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摘要:通识教育科的课程构架通常分为三个大方面: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学、科技与环境。(谢世杰,2011)。有学者(赵志成和麦君荣,2006)指出在各单元下又设有主题、探讨问题及说明,以协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各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有关的讨论角度和方向。在教授通识课程时,老师经常会采用议题探究的方式来引出相关单元的课程内容。2013年2月2日,圣芳济书院 F.5B班通识教育科老师在教授该班同学通识教育科中的全球化单元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上使用经济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个议题来帮助学生重温之前课堂已经讨论过的文化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说出经济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值得一提的是该班学生通识教育科成绩属于中下,但相互间的学习水平差距不大,而且均对该门课程没有太大兴趣。接下来本文会阐述该议题探究的相关理论,结合相关的学习理论和文献数据分析该议题课程的设计,学习及评核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对该堂课程对达成通识课程目标的效用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议题探究的学与教;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因材施教

在上述案例中,学习内容的选材和设计上有遵循到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2)反思性原则;(3)认知的深度原则。案例中老师将这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和已经学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有效的融会贯通。

该堂课程的框架设计和内容可以归纳为:第一部分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所讲的与这堂课议题相关的内容,即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影响。第二部分首先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分析这堂课的议题经济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然后老师以“劳动市场一体化”为例给学生示范如何构建论点,之后再要求学生接着老师推出的论点来推出推论;再者根据老师的示范,学生需要学着写出经济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挑战;最后老师总结课堂所学并要求学生完成拓展学习。

整堂课程中,(1)在议题的选择方面,标准比较难拿捏准确,如果议题范围过于宽,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相反,议题范围过窄又会使得学生无从发挥,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节课程在议题的选择上有效地将经济全球化这个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宏观的话题很好的和他们身处的生活环境香港连接起来,让他们更加容易去进行探究。(2)教学目标是非常清晰的,还会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将该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与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连接。(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多以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自己去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多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4)在课程设计上有提到同学们可直接于座位上说出答案,这一举措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中去学习,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对议题的想法。

该案例中课程的框架设计和内容安排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在学习该堂课程的时候,会预设为学生已经在基础教育里学习掌握了关于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也已经知道了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为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事实上老师无法确认学生是否已经确实的知道或掌握这些知识,是否有足够基础知识去探究这节课的议题,而且通识或其他学科老师也比较难掌握通识教育科的教学内容和主题教授下的教学深度和广度。(2)无论香港或是内地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填鸭式学习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学生比较缺乏自主学习和批判式思维,无法开放式思考问题,而在这堂课程中老师还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够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的,这种情况下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3)在探索该议题时,老师有要求学生作口头回答,有的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时,如若语文表达能力不够,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换句话说该案例中的议題探讨与语文表达能力形成了捆绑。

案例中同学们学习完后会有实时评估,每位同学需要以段落的形式写出推论,老师会收集所有同学的推论,评改完后于下堂课和同学再讨论。这种方式对于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所教授的内容时会起到督促和促进作用。同时老师在评改完后在下堂课再和同学们讨论亦可帮助同学们回顾复习到该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体来说,案例中课程的评核方式是有利于同学们学习的。

前文已经提到过案例中的课程采用的是以议题探究模式的教学,(1)就相关性而言,该堂课程中所选取的议题题材比较好的和香港的社会发展进行了联系。(2)在反思性方面,老师所选取的议题并没有很注重到激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和方向去思考。(3)认知的深度方面,老师所选取的议题有很好的将该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和之前课程已经要求掌握的相关概念进行结合,使同学们可以对该议题有前面的了解。(4)该堂课程的行动和实践性,老师在使用该议题的时候有将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但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到这两方面。

案例中的该堂课程在达成通识课的效能上并未达到十全十美,有可取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上一部分中也提及过该堂课的设计和内容上所存在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该依靠学生和教师在具体课程学习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逐步去探索和改进更加有效的教授方法和合理的内容安排,显然没有办法一蹴而就,彻底的改变或解决所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世杰(2011):《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未出版。

[2]赵志成和麦君荣(2006):《香港通识教育课程发展评析》,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未出版。

[3]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编订)(2007):《通识教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4]布森祖(2010):议题研究设计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基础,辑于罗天佑主编《探究学习:理念与模式》,(页18-42),香港,香港教育大学。

[5]王义遒(2009):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页 99-111。

[6]刘凡丰(2004):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5,页26-29。

作者简介:

华兰(1991—),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硕士,助教,从事企业管理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