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

2021-09-30 03:51张慧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强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

张慧玲

现代主义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存在了许多的弊端,“强权下的服从性”现象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之中。“强权下的服从性”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正是当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减少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教育改革,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创新。

一、建立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

电影《浪潮》中,教师文格尔在周一课上利用“纪律成就力量”这个格言从思想上巩固了自己的权威。接着,通过口头投票,文格尔成为课堂中的“领导者”。之后,他又纠正了同学们不正确的坐姿,并提出发言时必须要站起来。原本相对自由的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严肃认真。“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分级让师生之间瞬间有了等级之差。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感。教师对学生的疏远与陌生,自然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是出现“强权下的服从性”现象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扮演“严师”,更应该成为学生的“益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妥善处理,因为它决定了整个学校的面貌。同时,我们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学生多多走向讲台的方式,培养他们成为小老师的意识。课堂学习也不能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应该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发现问题后积极快速地改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更新自我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怀照顾,纯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教学创新必须建立在正确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在电影《浪潮》中,教师文格尔进行了一次教育实验改革,企图利用“独裁主义”的思想控制整个课堂。看似带有创新的做法,却因为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初衷过于理想化”等诸多因素,最后酿成了巨大的悲剧。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也存在着许多有关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就课堂现状而言,教师更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缺乏深入研究的决心与恒心。很多教师也在试图进行教育改革,可是,所有的改革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与千锤百炼的。像电影《浪潮》中,教师文格尔的实验失败了,这是因为他在还没有深入了解到独裁的可怕之前就贸然进行了实验。所以当我们教师试图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时,应该深思熟虑,做到师生间的思想解放,最重要的是确保创新的方向不能出错,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让“强权下的服从性”再次回到我们的课堂中。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但是我们的教学并不能完全围绕教材转,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种类非常多,有演示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积极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2.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凭借,所以在选择上一定要精当。教材的内容包括文本、插图、练习等,对于这些内容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我们可以联系练习3中的“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三国知识。3.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口语评价是课堂上最常用最方便的评价方式,但如果反复评价多了,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作为教师可以尝试开发多种评价方式,如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使用成长记录袋等,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与进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同样非常重要。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投入其中。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为了保持课堂纪律,往往会刻意压制课堂气氛,他们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孩子们上课时的专注程度。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只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能够掌控课堂节奏的,而不应该盲目地讲述课程内容,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若教师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愿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那么也就更容易造成课堂上的“独裁”。

三、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必须为全面成长服务

在“浪潮”运动中,作为主力军的学生为推动整个事件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浪潮”中的成员是一群高中生,但是他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教师文格尔对团员们所提出的命令,如“统一服装”“统一手势”等看似简单,却遏制了个性的自由发展。

若是教育单纯侧重教师的权威和教育者的绝对正确性,对于学生不尊重,也认识不到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很容易导致“强权下的服从性”现象的出现。由于学生缺乏独立的个性与思想,且盲目崇拜教师的权威,于是他们都一步步变成了提线的木偶。然而,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喜欢采用强制化的手段把学生模式化。他们推崇整齐划一、个性一致,对待敢于表现自我、有独立思想的学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该有独特的个性,若教育者不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而是按照同一個模子来搞教育,那么必然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当然,所谓学生的自由也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自由。那么作为教师,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方法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合发展的、宽松而又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其次,应该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去支配,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是让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完成家庭作业上;最后,我认为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浪潮》真的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值得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和琢磨。《浪潮》中的“强权下的服从性”现象也不能被轻易忽视,而是应该时刻提醒着我们强权与独裁的接近。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格外小心和注意,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于教师的权威,一定要使用得当,否则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影响与危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在“强权下的服从性”和课堂教学创新中找到平衡,建立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出有利于愉快学习的教育环境。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匡亚明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强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
不要种下强权的种子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狮子:我是大王,我怕谁?!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