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2021-09-30 17:35张丽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动笔习作交流

张丽美

写作文和制作美篇,你更愿意选哪一个作为周末语文作业?我问过班里的孩子,同样需要文字素材,但更多人愿意选择制作美篇,因为感兴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怎樣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降低要求,让笔动起来

很多学生反映,作文素材十分有限,几乎没什么可写,即使去写,也有很多学生难以达到写作的规定字数,为此,我尝试降低写作要求。

1.降低字数要求

学生平时写作就已经是挤牙膏,五一假期一说写五篇小作文,班里的学生顿时傻眼,甚至戏谑“求推荐一个路近人少不堵的景区,玩一次就能写五篇作文的那种”。篇数有点多,那就必须降低难度,不要六零零,不要五零零,只要三零零。一听每篇作文字数只需300字,他们乐了。当然,要求降低并不意味着没有要求。虽然只有300字,但要求学生不能纯粹写景或抒发情感,得有事件。当然一天里发生的事也很多,主要看他们写到作文里的都有哪些事,他们都关注些什么,这样才能达到动笔写作积累素材的目的。

2.降低难度要求

有些作文题目确实有一定的审题的难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难以完全看懂题目要求。写作前,我会让大家一起审题思考,说说自己的理解与构思,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以启发,带着他们一起学习审题,从而适当降低写作难度。

此外,为了鼓励学生动笔,我还作了其他尝试。例如布置作文时经常会有两个题目供大家选择,甚至还可以自由写作,题目自拟。平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点滴生活感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限定字数,旨在积累素材。

改写、续写、扩写也比较适合日常写作训练。这一训练可以用在学过的古诗或小说上,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达到动笔写作的目的。

动笔批阅同学的习作,也是不错的选择。起初,学生会因为怎样写评语而纠结,当得知评语无须面面俱到,只要围绕一点或两点你最有感触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后,他们动笔批阅的兴趣大大提高。要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比较在意同伴的看法的,同伴的影响作用远大于家长和老师。当然,作为老师也要把关,鼓励写作认真的学生,也要表扬批阅细致的学生。

只有让笔动起来,写作互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积累写作素材。否则仅靠阅读佳作例文,最多也只是积累别人的“素材”,写作时无法真正为自己所用。

二、交流素材,让脑动起来

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如何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去也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作文课上,我尽可能让学生动脑思考。

1.学生之间交流素材

我的作文课上,经常让学生互相交流写作素材,然后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大家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或收获,然后将它们分类,把能表现同一类型主题的素材找出来。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对素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一个班的写作素材是有限的,我任教两个平行班,经常把两个班的作文本相互传阅交流。这样,能拿来交流的有价值的素材就更多,两个班的学生就能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2.教师提供写作素材

如果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素材有限,那么作为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供给孩子更多的素材。

丹阳属平原地区,很少见到茶叶的种植情况,当得知即将提供给大家关于采茶的写作素材时,学生还是比较兴奋的。我用图片加视频的方式记录了采茶的过程,边播放、讲解,边回答学生的提问。学生仔细观看并概括其主要过程:采茶、拣茶、杀青、揉茶、烘焙。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能关注到,整个过程离不开勤劳的双手,如果想要表现采茶人的辛劳可以扣住采茶人的手或动作去刻画。我又出示另外的图片:红艳艳的蛇果、碧绿的竹林里钻出土的笋尖、茶树间嗷嗷待哺的一群雏鸟……学生看得可带劲了。我借机引导,表现采茶人的辛劳,这几幅画面需不需要?如果我非要把这几幅画面写进作文里,那么作文又有了什么新的主题?如果我们站在茶叶的角度去思考,你是否有新的收获或启发?

这一设计源于我市语文教研员戴老师给我们的启发。我们农村孩子在写作中很难切题,这一问题难以解决。戴老师引导我们思考《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人,找一找谁是主人公,有什么依据,如果以鲁肃为主人公,那么文章又该如何调整。这一指导让我们豁然开朗,用心安排材料的详略就能真正做到切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让学生思考,如何安排素材详略,如何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提供素材的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在交流中,学生的脑子飞速运转着。他们有思维的碰撞,有灵感的乍现,更多的是理解了好的素材是紧紧围绕文章中心而呈现的道理。

三、提供平台,让心动起来

好的习作是应该让大家相互借鉴学习的。让学生心动,才会有写作的行动,我会提供一切可以展示的平台给学生。

1.班级内部展示

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我会挑选出写作认真且有闪光点的习作,无须刻意去写评语,只需“可传阅”三个字,足以让学生兴奋不已。

学校会定期更新板报内容,需要学生准备手抄报。这种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设计让学生很有成就感。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下分册有个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我就尝试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设计手抄报,撰写宣传稿,借综合性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黑板报也特地留有“佳作园地”一栏,供大家定期展示优秀习作。有了班级内的习作交流,就有希望踏上更广的交流平台。

2.语文公众号展示

我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当地语文公众号“语文像花儿一样开放”,在这里,学生能看到更多更优秀的同龄人的习作。鼓励他们积极写作,积极投稿,能在公众号上看到自己的作文,这对孩子的鼓励是巨大的。一有本校或本年级的佳作,我也会第一时间转发至班级群,让他们看到,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3.班级群展示

对一些写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而言,能在公众号上看到自己的习作的确不太容易,但班级群也是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会定期在班级群里反馈作文批阅情况,不仅有优秀作文,还有优秀片段,甚至是“某某金句”。表扬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呈现,例如美篇。这种集图片、视频、音乐、文字于一体的新型写作形式备受人们青睐。定期制作美篇用来宣传班级的优秀习作或片段,便于班级群分享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当努力的付出得到善意的肯定后,学生的那颗写作之心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如果说动笔写作是基础,动脑思考是成长,那么用心写作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学生有了“心动”,才会有行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许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继续钻研,带领学生在写作之路上奋勇前行!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动笔习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毛毛雨
春天的雨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