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教案在大学生创业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09 11:22马玉文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7期
关键词:赋值知识库教案

马玉文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旨在启蒙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其创业能力,深化其对创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大学生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帮助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由于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单一的教师讲授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出现有学生逃课的现象,即使来上课的学生也会出现课堂上开小差的情况,比如用手机玩游戏、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看其他的书等,甚至有的学生会在课堂睡觉,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把学生手中的手机利用起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强化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为了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改革。舟道教育科技推出的超级教案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工具[1],超级教案不需要下载安装,通过网页注册账号后,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即可使用。省去了在不同电脑下载安装的麻烦,便于老师操作,学生在手机端使用微信扫码即可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且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实时互动,操作简单,节约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创新了课堂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

一、建立班级

进入超级教案我的班级页面,建立我的班级,以环本19 级四个班级为例,建立环本1901-04 班级,会生成班级邀请码,学生微信扫描二维码,输入邀请码即可加入班级。在班级花名册的成绩构成页面设置好本课程需要考核的项目,比如考勤、线上学习、作业、测试、实训等,然后调整好每个考核项目的分值,同时可以添加人工打分项目,设置好之后,加入班级的学生会在后期接收到教师推送的学习任务以及参与课堂互动,教案会实时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并按照设定的比例计算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学员名册中可以实时看到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考核成绩。

二、课堂考勤

超级教案可以通过扫码签到的方式来完成课堂的考勤,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上课时,教师向学生推送签到,并在大屏幕显示二维码和手势,可以设置手势变化的时间,比如5 秒或10 秒,时间一到,会变化出新的手势。这需要学生提前打开微信,准备好扫一扫,画出对应的手势图案,图案输入正确,即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课堂签到,设置签到时间限制,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截图传送给未进入课堂的学生。通过扫码签到,可以查看签到学生名单和未签到学生名单,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在手机端也可以看到自己的考勤情况,为了方便签到管理,可以在“我的课程包”中以“课件”形式建立签到表,在签到表中添加应用-签到,为每次签到做个时间标签,便于集中管理。通过这种形式的签到,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以往需要几分钟完成的点名,不仅大大缩短了考勤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

教学过程中,对于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学习中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6 人左右,各团队分别选出一名学生担任本团队的CEO,负责本团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同时要求各成员有相应的分工,在超级教案PPT 播放模式下,打开分组器,在分组配置页面选择该授课班级,分组模式可以选择自主或随机,随机模式下学生通过扫描建好的组的二维码,加入相应的组。自主模式下组长进入后设定团队名称,需要邀请其他成员加入自己团队,完成团队的组建。

三、课堂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超级教案中可以通过添加“应用”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添加应用中的”问答”,设置问题,借助开放式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比如,谈谈你对创业或创业的人的理解,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时间10-15 分钟),教师将该任务推送到相应的班级,在PPT 播放模式下,可以使用教案中的倒计时器,学生接收到推送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可以提交答案,而且大屏幕会实时显示学生的答案。在讲到创业者这一章时,需要测试学生的创业倾向,可以在“作业墙”布置作业,通过设置个性特征测验任务[2],推送给学生。每个学生按照要求,根据推送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测验,并计算出自己的得分,学生可以在“作业墙”提交作业照片,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在PPT 播放模式下将鼠标移至页面作业,点击打开作业墙;比如选择环本1901-04 班级的作业,点击布置的作业,即可显示已交作业名单和未交作业名单,同时右侧会显示提交作业的学生列表,点击某个学生,即可看到他的作业提交情况。有的学生因为请假没能及时提交,可以对该学生使用“延期”功能。如果需要学生对作业进行互评,可以打开互评功能,此时学生可以对班级其他学生的作业进行写评语、点赞、支持等方面的操作。想要了解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通过添加“应用”中的投票功能,设置问题,比如你的个性特征测验得分是多少? 列出不同的选项:0-25 分、26-36分、37-47 分、48 分以上,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手机端选择好自己的选项即可提交。学生提交完之后,实时显示投票结果,结果见表1。

表1 个性特征测验投票结果

从表1 可以看出,37-47 分占比最高,达到80.8%,48 分以上为1.6%,教师对每个分值区间代表的含义进行解释:0-25 分表明不具创业性;26-36 分表明中立;37-47 分表明具有一定的创业性;48 分以上表明非常具有创业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分数只代表创业倾向,不能说明一个人能否成为创业者。而且在投票界面还可以通过点击每个分数段右侧的按钮来显示每个投票结果的学生名单,对于非常具有创业性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为其提供发言机会,谈谈自己的想法,并给予一定鼓励。也可以通过点击“随机抽人”,请被抽中的学生来谈自己的想法。

对于迷失丛林游戏的开展,借助于超级教案可以大大提升互动的效果。该项目目的在于考察个人以及团队关系。教师通过超级教案的“作业墙”推送该游戏的相关背景知识和要求,介绍丛林的基本情况以及人的极限,同时要求遵守老师讲的规则,否则会不能降落,导致死亡。当需要个人独立完成时,不允许相互讨论。按照你认为的重要性大小顺序为每个物品(A-N)赋值(1、2、3、…14 等)。通过应用中的问答,推送问题:从A 到N,你为每个物品分别赋值多少?数值之间以逗号隔开。同时使用教案中的“倒计时”功能,统计完之后,要求各团队CEO组织本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商量出本团队为每个物品的赋值。教师通过应用中的问答,推送问题:从A 到N,你们团队为各物品的赋值分别是多少?分数之间以逗号隔开。需要注意的是,此次问答仅需要CEO 提交。统计完之后,教师推送专家排列顺序,每个学生用自己选择的赋值与专家选择的赋值相减,取绝对值,相加得出个人分数;CEO 用你团队商量出的赋值与专家选择的赋值相减,取绝对值,然后相加得出你们团队的分数,CEO将小组所有人的个人得分相加,算出平均数,得到小组的个人平均。教师推送个人投票及分数统计,查看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和个人得分与团队得分的差距。并对游戏的得分进行解释,并分析游戏结果:团队得分低于团队个人平均分的,说明团队工作效果1+1 大于2。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说明该人的意见对团队的影响力较大。然后推送应用中的讨论,进行分享:你们团队能够在丛林中能或不能逃生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团队在有意见冲突时是如何达成统一并最终决定选择这样的赋值结果?通过分享、讨论,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团队每个成员都需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团队做贡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要顾全大局,尊重彼此的观点,为团队着想,增强协调沟通能力,有了团队的成功,个人才会更加成功。以携程创业团队作为案例,介绍创业团队角色互补在企业决策过程中能降低风险,懂技术的管技术,懂管理的做运营,懂市场的做营销,避免一人独大的情况发生[3]。

四、知识库的学习

该超级教案中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为双创课程群提供相应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它作为授课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视野。比如:创新知识库包括创新新知、创新案例、创新故事、创新人物等四类共500 多个知识点,在创业知识库中有64 篇关于创业的故事。此外还有关于创业知识的视频。同时系统还为教师创建自己的知识库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将自己从网络上搜集到的视频资源加入自己创建的知识库中。比如讲到创新和创业者这一章时,教师建立的知识库内容可以围绕创新案例,比如废物利用创意设计,中国空中巴士、足球解决了供电问题、创意改变生活系列、养植物的灯具等;还可以建立创新故事,比如,创意从你知道的入手、不用电的手电筒以及能种树的咖啡纸杯。授课时,根据本次教学的需要选择知识库中的相关内容,点击推送,在弹出页面选择需要推送的花名册,比如环本1901-04,选择推送截止的时间;在弹窗右侧搜索或者直接选择知识库,点击进入后,可以搜索案例或是直接勾选案例前方的框选中案例;右上方可以点击选择全选或全不选,选择好案例后点击弹框下方创建推送按钮即可创建推送;创建好推送后,点击进入推送后,学生可以打开“舟道课玩”小程序,登录后输入推送码,查看推送,或点击二维码图标放大后学生直接扫描二维码查看。进入推送后会显示阅读进度,点击进入案例阅读,阅读完成后点击屏幕下方“完成阅读”按钮,教师端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阅读进度。通过知识库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创新就在身边,随时随处都可以创新。

猜你喜欢
赋值知识库教案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算法框图问题中的易错点
抽象函数难度降 巧用赋值来帮忙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我国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知识库现状研究*
——基于与QuestionPoint的对比
学生为什么“懂而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