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策略探析

2021-10-11 02:36俞丽萍
关键词:素养提升

摘    要:实践活动类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对学生的自我管理、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可采用如下策略:在课程的整体规划上要明确定位,有序开展;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要凸显课程特点;在课程内容的架构上要聚焦素养获得;在课程评价的设计上,强调发展导向。

关键词: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类课程;课程开发策略

多元化、智能化和数据化的教育时代,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获得知识将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而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需要被重视。素养的提出正是反映了时代的要求,著名教育家叶澜指出素养是建筑在先天遗传基础上,是由后天的养育、个体所受的各级各类教育、人生经历、个人已有生命实践积淀而成,因此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素养的培养及提升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素养落实的载体。

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丰富和完善学生素养、提升课程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实践活动类课程是一种相对于认知性取向的学科课程的课程类型,它不以系统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目的,旨在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1]。宗旨是引导学生探究自然、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2],对学生的自我管理、社會责任、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活动类课程该如何开发呢?无论是哪一类课程,都要制定具体的课程纲要,明确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要素[3]。课程的四要素之间彼此关联又相互影响,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围绕课程四要素进行开发策略探析,认为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等素养的获得。

一、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明确定位,有序开展

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与学校的办学目标息息相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或教师个体对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经常将梳理出来的教学资源文本当作课程的全部,没有目标,没有课程体系,评价与目标脱节。

实践活动类课程在开发前,应关注学校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框架),评估开发的课程与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影响,并依照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有序进行。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是帮助开发者认真思考课程开发的目标、明确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路径以及评价的方式。泰勒在1949年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1)确定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4]。在这四个步骤中,确定目标最为重要,其他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塔巴在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详细而具体的八个步骤:(1)诊断需要;(2)建立目标;(3)选择内容;(4)组织内容;(5)选择学习经验(学习活动);(6)组织学习经验;(7)评价;(8)检查平衡与顺序[5]。结合实践,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可以依照表1进行。

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不能盲目,必须有序进行。基本流程能引领开发者静下心来进行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和可行性分析,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

二、课程目标的有效设定:凸显课程特点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方向,课程目标不清晰,就很难衡量学生学习的效度;没有目标的课程就没有方向,无法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课程目标的设计既是一个知识问题,又是一个技术问题,设计时要有依据、有原则、有流程。实践活动类课程的目标应聚焦学生素养的获得,指向学生的探究、创新及情感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一)立足学生发展

课程因学生而存在,没有学生,就没有课程。关注、研究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也是课程实施的归宿。实践活动类课程应聚焦问题解决等创新素养的培养,不能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案例1】七年级“智慧农业”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总目标,助力学校培养自信、阳光、高素养、有梦想的新一代社会责任公民的育人目标。通过课程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启蒙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培养智慧教育背景下学生生态信息素养。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育,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实现新模式下的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等,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引领、带动、辐射等作用。

这是常见的一类课程目标设计,假大空,看似有素养,实则无法实现,无法评价。课程是为学生开发和设计的,目标设计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者要分析课程能给学生提供什么,学生学习以后能获得什么、是否能达成等,而不是简单地把教育的功能下移。

(二)聚焦实践素养

开发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宗旨是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及问题解决等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和谐相处、爱家人爱家乡爱国情怀等,因此课程目标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素养培养和提升。

【案例2】七~八年级“美丽心灵、美丽青春”课程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并悦纳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获得良好的自我概念。能够加深对自我的思考与认识,从他人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

(2)通过活动,能积极融入团体,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体会团体的温暖,提高凝聚力。从团体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实现,有自我满足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3)通过辅导,学生可以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敞开心扉、主动交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

(4)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而快乐地成长。

上述目标,与实践活动类课程的目标相差甚远,说明开发者对实践活动类课程认识不到位,不清楚此类课程的目标指向,所以对课程就不能正确定位。课程定位不准,要实现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宗旨也就没有可能。

(三)指向规范叙写

课程目标的表述要简明扼要,不仅要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表达,还要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和提升。每一门课程目标的设计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性表述,不用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的设计不能太细也不能过高。

【案例3】“美丽昌化我的家”课程目标

原始文本上有学校的办学目标、校本课程的总目标、还有“美丽昌化我的家”具体的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长达1000多字。根据原始素材和课程内容,梳理后可以将课程目标表达如下:

(1)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有关昌化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知识等。

(2)以合作探究、体验、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收集、整理、筛选、处理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和了解本土民俗文化,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如上,虽然只有简单的三点,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结果是什么,以及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获得哪些素养的提升等都已表达清楚了。所以课程目标的设计应该是简洁明了、可达成的。

三、课程内容的序列架构:聚焦素养获得

课程内容包含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只有知识没有活动或只有活动没有知识,都不能稱之为课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特别关注与目标的关系,要按照一定的准则以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形成学科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相统一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选材要贴近社会生活

实践活动类课程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着重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基本技能,或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用。所以课程内容不仅要联系现实社会,而且应注意与未来社会相连[6]。如“智慧农场”课程,开发者利用学校的已有资源,结合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建构起有一定排列顺序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深入了解和感悟家乡的变化,提升爱学校、爱家乡的情怀。又如“荒野求生大挑战”课程,学生通过学习野外求生技能,解决荒野求生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生存能力。

(二)学习内容要有逻辑性

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独特的逻辑结构,但无论是怎样的结构,都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选择教学资源,精心设计相关活动形式和内容,并把握素材内容的重、难点,明确教学资源各素材之间的性质关联、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等,再合理有序地进行组织和安排。在安排上要突出重点,从易到难,或按知识系统本身的联系和衔接关系排序,或者根据所要提升的能力素养进行组织,形成有逻辑关系的课程结构。

【案例4】“本草中华”课程内容节选(表2)

表2中的内容架构显然不妥。四个活动与前面的知识内容并非同一个逻辑体系,更何况这四个活动设计的意图是一样的,从内容选择上来讲,选择其中的一个就好。在实践活动类课程的体系建构中,实践活动应与所学内容匹配,当然也可以以实践活动作为主线合理安排所学内容,两者皆可行。上述内容可做如表3所示的调整。

(三)活动设计生活化、主题化

实践活动类课程应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融入社会、感触生活,通过参与和体验等系列实践活动,增加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实践中应用。设计活动时要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策略去解决所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学生能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学科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和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实践活动类课程的活动,不能只是上网查找资料,如“回家拿出医药箱,寻找一味中成药(没有的去家门口的药店寻找),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主要成分的主要功效”;也不能是假探究活动,如“查阅相关资料,探究陆游与沈园的关系”等。活动设计要贴近生活形成主题,不仅要有体验,而且要有深度和广度,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如考察探究、项目设计、访谈等等。

【案例5】七年级课程“柚子情”中关于“柚子的生长环境”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学校的柚子树分布,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完成一份分析报告。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一是学生要了解柚子树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二是要观察整个校园的布局,三是还要考虑柚子树生长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等。这样的活动设计是整体的、开放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个学习过程是自主性的。所以,生活化、主题化的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等素养。

四、课程评价的多元设计:强调发展导向

课程评价既是一个导向机制,又是一个质量监控过程,它贯穿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始终。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能清楚回答“我要去哪里”“我现在在哪里”“我如何去那里”等,并养成善于思考、喜欢探究的良好品质。目前,许多实践活动类课程的评价手段单一、封闭,与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宗旨不匹配。实践活动类课程的评价应突出发展导向功能。

(一)评价主体和形式多元开放

课程评价是用来回应课程目标的,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得如何,希望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检测。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能力,并在“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实现观念、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积极变化[7]。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自己、同学、老师,也可以是场馆的工作人员、父母等。评价应开放多元,不拘形式,但目的都是激励学生自我成长。建议采用表现性评价或描述性评价,不建议用分数和等级进行评价。

(二)评价内容指向明确

采用表现性评价或描述性评价等发展导向的评价形式,除了“谁来评,怎么评”多元开放外,评价内容即评什么也非常重要。在實践中,评价内容设计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维度与课程目标不匹配,二是评价的具体指标指向不明。

【案例6】“‘高见度’科学趣味拓展实验”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

表4为“‘高见度’科学趣味拓展实验”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的相关情况。

对照表4中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经过学习后到底有没有达成课程预设的目标,评价中根本没有体现,所以这张评价表形同虚设,因为它没有办法检测学生学习的达成度。该课程的评价应从目标出发,从实验设计、实验中的表现以及实验结

果几个维度展开。评价指标应基于这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设计,从而检测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在实验设计与制作、问题解决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发不仅对教师的课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有序开发实践活动类课程,提升学生的素养,实现实践活动类课程的育人价值,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论实践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1):20.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5-03-31)[2021-07-28]. http://jyt.zj.gov.cn/art/2015/3/31/art_1229106823_614182.html.

[3]柯孔标,李荆,方凌雁.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7.

[4]施良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兼述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4):1-24.

[5]汪霞.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6):11.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3.

[7]俞丽萍.培养自主实践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8):52.

猜你喜欢
素养提升
寻语文之根,享阅读之乐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浅谈兴趣引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浅谈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职业素养培育
高校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