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1-10-12 00:58祁正林
速读·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祁正林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要注重对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努力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必要性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理念

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不断提升的重要时期,学生对诗词歌赋、民俗历史等处于一个初步了解和认知的阶段,这些都为学生深入的传承和创新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能以强大的人格力量对普通人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做出铺垫,也是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思想品德、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基础的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了重要影响。小学生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始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江雪》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就能看到垂钓于汉江的老人正向我们蹒跚而来。虽然在仕途上历经了两次被贬,但是没有因此萎靡不振,却是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诗人柳宗元以细腻的笔触将老人在江边独钓的情景勾画出来,虽然寒冬腊月天气比较寒冷和寂寞,但是在生活上却是积极向上,没有妥协和退让,在孤舟上独钓寒江,将一种不屈的傲气展示给读者面前。柳宗元也在生活中不屈不挠,不向黑恶势力低头。学生在对这首诗学习之后,让学生学会如何积极向上、乐观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逆境。

(三)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德,教导人们注重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将提升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修养。

比如,在《离骚》这一课讲解的时候,老师先把屈原的生平故事可以向学生尽心介绍。屈原本来博闻强识,但是被奸臣谗言所害,遭遇皇帝的流放。但是屈原始终不敢忘国事,即使遭到迫害也心系黎民百姓,这种为国家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将对学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意识的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欧美国家思想文化正在不断地输入到我国。在学习欧美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当今的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老师就要注意从一年级教学中就要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建立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最终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

(二)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最直接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学习。小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向学生讲解各种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精神。一些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感觉难度比较高,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趣味性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个更好地感受。

比如,小学老师在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让不同学生来对这首诗进行朗诵,让学生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来感受到朋友之间的不舍之情。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还可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朗诵活动,看谁读起来最富有感情,将这首诗的情境表达出来,老师对此要进行奖励。还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诗词大赛,要求学生每天学习一首古诗词,坚持学习《古文观止》。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将会不断地学习新的诗词,将突破课本教学内容的限制,将从不同的诗词风格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强化提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教学环境。日常生活是学生真切可以感受到,特别是生活中一些传统重要节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比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介绍,可以通过传统的古诗词向学生介绍传统节日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来强化提升对中秋节、清明节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谈一谈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探讨传统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教育意义,推动课程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三、结束语

综上述,传统文化作为文明演化汇集、具有民族特质的一种精神事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总体体现。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之所以中华民族至今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为了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生,这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同时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也是小學语文课程教学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刘中浪.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家长.2020.(33):167-168.

[2]陈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55.

[3]崔军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路[J].天津教育.2020.(19):83-84.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