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

2021-10-12 23:44酉莉莉
速读·下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互联网+互联网

酉莉莉

◆摘  要: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开展"双创"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法规、机制和教育体系,与综合教育改革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应积极搭上"双创"教育这趟改革发展的"快车",形成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和模式,对促进高等院校内涵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学科改革的积极进行,许多高校都扩大了招生范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直接找工作,导致就业压力急剧增加。但低层次人才市场饱和,甚至有外溢趋势,高级人才仍然不足。大学生创业的结果也不容乐观。创新是国家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勇于创新、勇于自主创业的青年人才,才能担当重任。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以此为就业渠道。中国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军带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虽然它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很多大学生创业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应对困难的心理和能力。由于冲动或热情投入,或无创新或盲目跟进,最终导致大多数人与成功失之交臂。

一、全面构建相关教育机制,双创教育融合综合改革

首先,学校要完善课程体系,把两个创造课程作为各学科的专业课,要选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到学校,加强教育管理,加大对违反教育大纲的案件的处罚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完整的教學知识内容培养和学术知识教育。比如,学校缺乏专业教师或现有教育、师资水平不足,对学生专业前景和发展的认识不深刻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增加教师力量队伍,组织在职教师开展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创业学分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创新实验研究、各种科技创新比赛、个人专利以及自主创业等进行全方位统计,为学生准备专业文件,并根据这些来创新创业。每一年或每学期,高分学生都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参加学校、补习班、专业、年级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可获得积分。关键点由他们的表现决定,所有的关键点都可以转换成学分并计入学业成绩,在创业过程中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导致专业课程学业不能按照进展顺利完成,学校可以适当调整学生的学业进程,让学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给学生减免后顾之忧,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当中,发挥应有的能力和优势,并将劳动成果纳入学生档案和评奖中来,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二、利用好互联网+,建设双创平台

提升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适当将学科特点和学年特点结合考虑,这样可以使得开展双创教育的目标性增强,更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在原有基础设施上,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通过完善扩大基础设施支持校内学生创业。根据商科类学生专业的特点,利用校企共建平台、科研带动实践、实践促进科研的模式,使实践平台具有双创实践中心与双创孵化器功能。突出学校特色,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联合政府、企业、职教园区等多方合作,打造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为一体的“四维一体”平台模式。教学模式方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教学模式、企业现场教学模式、作业产品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产学合作育人等方式创建校内实践平台,将专业创新实验室、现代化智能型工厂等引进创业园。构建智能课程群,教师和学生参与校内、外智能生产全过程,实现双师型教师与技能型人才的转型训练。教师科研工作模式方面,加强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转变教学方法学以致用,开展适合商科类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验和科研实践,开发相关的实训实验项目,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有创新。企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参与教学改革与产学研一体化活动,可以充当“课题组组长”“实训教师”“师傅”等角色。在实践中体会创新,在实训中融合创新,学生参与科研和进行实践创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

三、推动校企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协同育人相融合

1.发掘校友资源,引进和聘请校外专家、企业家组建双创教授团队和教师团队,主要任务是负责各项双创实践、成果转换等活动的指导工作,形成具有特色的创业导师机制。

2.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相融”的教育方式,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校内外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五模块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特色与行业需求相融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教育与企业资源相融合、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融合、培养过程与企业协同相融合”五融合人才培养特色。

3.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个层面的互动机制,从而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统筹多元主体形成合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实践平台和相关资源。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课程,并把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其所在专业与年级特点,搭建完整的实践活动平台,建设一支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制定指导性意见,各高校必须要引起对双创教育的重视,必要时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甚至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有效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促进专创融合,最终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多层面互动,四年全贯通式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总之,高等院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使之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岩松,朱伟,刘毅.基于CIPP的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5):113-11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