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2021-10-12 10:54李娜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捷性和普惠性较强,不需要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受互联网金融特性的影响,导致有诸多的风险问题存在于创新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作用,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需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保驾护航。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监管路径

新时期下,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得到深度应用,催生出来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业态。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便利化等优势明显,不仅群众不同层次的信贷需求、理财需求等可以得到满足,还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伐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被应用过来,对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但需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依然存在,需通过监督机制的完善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促使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得到保障。

1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现状

1.1 发展速度迅猛

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将一系列扶持政策制定出来,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以P2P产业为例,其在发展初期具有迅猛的增长态势,达到了69%的平均增长率。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繁出现,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大力监管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在创新发展中对风险控制问题也日趋关注。以2019年为例,我国金融科技风控申请专利已经达到118项。

1.2 助力新兴业态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过程中,信贷、支付以及供应链成为主要应用场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信贷和支付领域。从信贷领域来讲,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能对传统金融机构难以高效服务的金融需求者进行有效覆盖。互联网金融具有简单的申请流程、较短的贷款期限等优势,可以有效补充传统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这一特征,推动了消费金融的发展。由于消费金融可以对消费者即时性、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进行满足,目前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从支付领域来讲,移动支付的兴起,促使企业、消费者的支付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其中,线下、线上皆为移动支付的场景。线下移动支付的快捷性、高效性较强,消费者可以结合采用移动支付、生物支付等方式。而在线上支付普及过程中,有效驱动了销售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商产业[1]。

1.3 呈现组织形态多样化特征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技术逐步得到深度应用,为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将一系列新金融模式、新金融工具等衍生出来,包括智能投顾、虚拟货币等。受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技术组织创新的驱动影响,传统金融在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创新升级步伐显著加快。互联网巨头由于在资金、技术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快速响应金融科技的发展,在线上消费等多种场景内融入互联网金融,获得了较快发展。而传统金融机构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与金融科技企业积极构建协作关系,业务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显著提高了电子银行的交易额度,银行业的智慧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2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挑战

2.1 法律风险

通常情况下,造成法律风险的因素有这些:首先,法规不确定性。近些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但对应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未来容易改变法律环境,这样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法律合规风险。其次,监管漏洞。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快的创新速度,涌现出大量新的金融产量,而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管法律,导致有诸多的监管漏洞存在,这样将难以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最后,受法律不清晰、监管不完善的影响,一旦互联网金融创新逾越了法律红线,将会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2 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互联网金融能够高效收集和处理大量信息,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出现持续演化、创新的态势,这些信息难以对未来进行准确预测。如很多互联网金融缺乏专业的审核能力,不能够科学审核客户的信用状况,这样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成本、风险发生几率将会遭到增大。即便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对资金的用途进行追查,这样将容易有违约风险产生[2]。

2.3 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容易有信息安全问题出现。互联网金融机构对用户的真实信息进行大量掌握,受网络漏洞、安全技术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信息泄露等问题出现,导致客户信息的安全性遭到降低。其中,网络中断、网络病毒等皆是技术风险的成因。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出现错误操作,也会造成技术风险的产生。

3 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的应对策略

3.1 防范法律风险

首先,对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进行完善。在准入制度方面,需将与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匹配的准入门槛拟定出来,明确牌照的发放要求,且对业务分类标准进行明确,以便对监管部门进行科学确定。同时,要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技术标准进行设立,避免技术不达标的企业进入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在退出制度方面,要对负责互联网金融企业退出的监管部门进行确定,详细规定企业退出的条件与过程。在退出管理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问责条例、破产制度等完善构建起来。其次,对监管主体法规建设进行完善。相较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够继续沿用传统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否则监管的有效性将得不到保证。在未来发展中,需对互联网金融的監管主体进行明确,科学划分职责,加强相关部门间的配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产品等进行经常性核查。此外,要完善对应的监管法规,全面、动态监控线上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3]。

3.2 应对信用风险

首先,要将信用管理体系统一构建起来。个体、小微企业等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主要用户,这些用户缺乏完善的信用记录,难以对用户的征信情况进行高效获取,导致信用风险容易法。面对这种情况,需在监管部门的主导下,行业自律组织、大型企业等相关主体密切配合,逐步将互联网金融信用管理体系、征信平台等构建起来。依据平台系统的支持,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对用户的征信情况进行实时查询,更加准确的开展征信审核工作,促使借款人违约风险得到降低。其次,要将披露制度完善构建起来。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与推行,可促使违约风险得到缓解,信息不对称情况得到改善。其中,平台违约、客户违约是信用风险的主要类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可能利用虚假债权等方式对投资者的资金进行骗取,而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详细全面披露,可促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对信息披露形式、内容等一系列要求进行明确,促使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等得到保证。

3.3 控制技术风险

一旦有信息安全问题出现,不仅用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要强化控制技术风险。首先,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讲,需将信息安全体系完整构建起来,以便促使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得到提高,避免有失误操作等问题出现。同时,对风险监控预警系统进行构建,将防火墙、物理隔离装置等技术设施综合利用起来[5]。通过对风险多层防护机制进行建设,避免信息在传输、储存过程中受到攻击。此外,也可对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平台进行立体化的构建,促使安全保护的全方位目标得到实现。其次,大力建设软硬件设施。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等直接影响到技术风险的产生,如果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将会增大病毒的侵入几率。因此,互联网金融机构需切实增强自身信息安全防护意识,结合实际需求,将充足的资金资源投入进来,大力建设软硬件设施,促使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运行环境得到改善。

4 结语

互联网金融面临着较多的风险类型,且不同类型的风险互相影响,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作用。面对这种情况,需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以便促使互联网金融创新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树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商业文化,2020(13):30-31.

[2]张伟,崔岚.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208-209.

[3]梅源.试论大数据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296-297.

[4]刘圆佳.信息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24):245-246.

[5]叶绿原.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时代金融, 2020(08):42-43+45.

作者简介:李娜(1986-1-16),汉族,女,山东省临沂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